沈胜伟
近5年来,我院共收治阑尾炎300余例,治疗中遇到几例特殊合并症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士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笔者于1998~1999年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进修期间,收治1阴道输尿管瘘患者,经保留导尿管局部外用糜蛋白酶治疗后痊愈.作者返院后使用相同方法治愈2例阴道直肠瘘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高速涡轮机是口腔科常用的医疗器械.笔者作为一名全科医师,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发现该器械对许多指(趾)甲患者的治疗有方便、快捷的作用,效果颇佳,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血栓形成,使其管腔完全或不完全闭塞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许多医生由于对其严重性认识不足而采取不合理治疗,导致疾病恶化,甚至发展为心肌梗死.我院自1998年12月至2002年12月收治47例UAP患者,联合应用肠溶阿司匹林与小剂量尿激酶(UK)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人群普遍接种麻疹疫苗,麻疹发病率已大大降低,发病年龄、临床特征也有很大变化[1].本院1997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成人麻疹32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程菊湘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人到老年不仅身体上常有许多疾病,在心理上(精神方面)也会出现许多疾病.现将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分别介绍如下.
作者:陈爱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麻醉恢复期患者易出现躁动,如不能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本文对54例麻醉后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原因进行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居玲燕;顾新珠;曾振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占外科急腹症首位.即使在影像学普及的今天,外科医生在诊治过程中主观臆断、先入为主的事例仍时有发生,现就临床常见的误诊问题提出与同道商榷.
作者:王永勤;王丽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病例介绍男性,32岁,于入院前二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不适、头痛、视力减退,伴有轻度头晕.无明显耳鸣、耳聋,无视物旋转及视物重影,无肢体运动障碍,无抽搐及意识障碍.
作者:曾显成;张杰;王国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年来,我院应用冬非合剂治疗严重颅脑外伤患者,降低了病死率,报告如下.
作者:文海燕;敏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志贺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菌痢)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其病原菌型复杂多变,了解志贺菌属的分布、变化规律及药敏状况,可为流行病学及菌痢的防治提供信息,现将我院1998~2002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志贺菌的分布特征及药敏状况报告如下.
作者:雷牛剑;彭素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是一种安全、成功率高、方法简便、经济的终止早孕的方法[1].为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受术者的痛苦,寻找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笔者对在术前用药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申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会阴Ⅲ度裂伤为分娩期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形成肛瘘及肛门失禁,影响生活质量,给产妇带来痛苦.现就2003年5月以前所治疗11例Ⅲ度会阴裂伤病人,做回顾性分析.
作者:周玉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自1992年开办老年痴呆病房以来,共收治了770位病人,其中有5%的病人不能张口进食,靠鼻饲维持生命.鼻饲时间短2周,长一年半,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病人血红蛋白平均>110g/L.现将鼻饲方法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相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高某,男,56岁.于2002年10月5日因恶心、呕吐、手足麻木到我院就诊.患者2月前因咳嗽到地区结核病防治院就诊,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现服用利福平、异烟肼已2个月,10日前出现手足麻木,恶心呕吐,不思饮食.
作者:焦基洪;孙鸟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脑血管病后出现癫痫发作,在临床上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我院近3年收治的459例脑血管病63例出现癫痫发作分析如下.
作者:姜瑞华;时晶;毕玉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临床上常用手术切除方法治疗翼状胬肉,但存在术后易复发、并发症多的问题.我科将丝裂霉素应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63岁.因用力排便而致昏迷30分钟入院.入院后频繁呕吐,初为胃内容物,后呈咖啡样物,且频繁吸入气管.
作者:郭迎秋;秦英;王桂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安尔宝疫苗是由巴斯德-梅里厄-康纳公司生产的,用于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婴幼儿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1984年上市后,世界上已有一些国家将其列入计划免疫,国内目前开展的还不普及.
作者:杨亚明;殷俊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元江县那婼乡地处云南省偏僻山区,以哈尼族为主,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经济文化落后.多年来,妇幼保健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以减少婴儿死亡率,但仍未达到理想指标.笔者就婴儿死因分析如下.
作者:陈光清;白继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