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林;张金明;李玲
腹胀是婴儿常见的症状之一,我们用葱白脐部外敷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温学莲;杨秀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编者按:已故重庆市中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龚志贤同志是全国著名的老中医,早年曾任职于卫生部中医司兼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在全国中医界声望颇高.龚志贤同志执业中医近60载,对中医理论有很深的造诣,在临床上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善治外感、内伤诸疾,注重实用,疗效优异.1980年,他参加和指导的<中医药诊疗肾盂肾炎的专题研究>曾获国家重大科技奖.他所总结的<几种慢性炎症的证治要点>1981年在国内发表不久,即为日本三家中医研究学术组织所转译,在日本广为交流,影响甚大.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龚老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他所诊治的患者,上至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皆能悉心诊治,一视同仁.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WHO已经将支气管哮喘列为全球重点防治疾病.据国内外调查报告显示,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本质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逐渐确定肾上腺皮质激素应作为控制哮喘气道慢性炎症的首选药物.国外报道,哮喘患者在吸入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遵从医嘱现象.
作者:李清联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药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如何杜绝假药,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药,是药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保证药品质量,我们对药品购进、验收、入库、仓储、保管、统计,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作者:田宝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了解我县村级卫生机构的发展现状,制定出适应改革需要的村级卫生机构考核管理办法,我局组织人员对全县村级卫生机构(包括个体诊所)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侯朝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农民.因站立不稳1天,全身乏力3天.于2001年10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T37.2℃,P 72次/分,R 20次/分,BP18/11kPa.患者站立不稳,向后倾斜,颈部有数个暗红色大小不一的斑丘疹,无痛痒.
作者:赵正红;马宝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NP)是糖尿病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90%[1].我院采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2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秋里;李睿;贾百泉;苏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痔、肛瘘、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上述各种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多有相似之处,如便血、疼痛等.因此门诊对病人因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肛门、直肠不适等症状来求诊者,应重视直肠指诊高度警惕直肠癌的可能性.通过直肠指诊,约80%以上的直肠癌患者可发现阳性体征.该方法简单、方便,不增加病人的痛苦,病人乐于接受.对于痔、肛裂、直肠息肉的诊断一般不难,但对于直肠癌的诊断,特别是早期症状不明显时,更应认真仔细.
作者:薛桓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甲氧氯普胺又名灭吐灵、胃复安,是临床各科常用的止吐药,并能促进食管及胃的蠕动,加速胃的排空,改善胃功能,应用较广.但该药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自1993年10月至1998年6月,我们遇到8例因消化不良或胃肠炎而有反酸胃胀、呕吐的患者,均在1次或数次常用量给药后发生锥体外系症状,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科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将家庭这一概念引入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完整的家庭保健服务已成为现代医学的基本概念.家庭保健与服务的理论与技术是全科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作者:刘畹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褥疮主要是由于长期卧床,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缺血缺氧而致.过去我们常用盐水加庆大霉素治疗,对于浅表褥疮效果还可,对于深部较严重的褥疮效果一般.我院自2001年1月采用自制象皮膏用于治疗褥疮,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淑芳;卢艳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常并发脑膜脑炎[1],需及时处理.利巴韦林(病毒唑)作为广谱抗病毒药已广泛用于临床,对单纯疱疹病毒、麻疹、水痘、腮腺炎病毒及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均有作用[2].为研究病毒唑不同途径给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的疗效,我们采用超声雾化吸入与静脉给药对照,观察两组用药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覃遵祥;黄翠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例1:患者男,38岁,入院前两天饮白酒150 ml(含乙醇42度),晨起后觉周身软弱无力,不能活动,呼吸急促,肢体感觉正常无麻木,当地医院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格林-巴利氏综合征),给予10%葡萄糖、能量合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明显效果,症状加重入院.既往无周期性麻痹病史.体查:一般情况正常,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力0级,膝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心电图示Q-T间期延长,T波低平,可见U波,查血钾2.28 mmol/L,诊断为低钾性麻痹.给予补钾治疗,痊愈.
作者:贾雄杰;李茹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血瘀暴崩是指瘀血潴留胞宫,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经血暴下不止,病势较急的病症.此病常见于产后,胎膜残留不下,或功能性子宫出血,瘀血潴留日久,治疗不当,久漏成崩.当时既有腹痛拒按,经血暴下不止的血瘀见症,又有正气欲脱之势.此刻标本俱急.按崩漏治疗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若塞其流,有致瘀血潴流病势发展,欲破其瘀,势必造成经血暴下不止,导致正气虚脱,选方用药颇感困难.当务之急,只有扶正为先,药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为原则.如:田七、血竭、云南白药、炒蒲黄、炒荆芥之类.
作者:黄寿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组自然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典型病例病程经过分为5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其诊断并不困难.但少数病人,其病程中可因某些脏器损害,使其他症状尤为突出,这就给诊断增加了难度,有时甚至误诊.现将近几年来本院收治并误诊的2例特殊类型的EHF报告如下.
作者:杨超梅;谢秋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多的国家,至2000年,60岁以上人口有1.3亿,占世界老龄人口的1/5.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与美国伊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调查了5055名上海市区55岁以上的人口,发现4.1%有痴呆,14.4%有轻度智力减退,可见,老年性痴呆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护老课题.
作者:何美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历史背景1996年,由集体经济支撑的新罗区医疗保健制度在大部分地区逐渐解体,绝大多数的村卫生所被个人承包,转化为个体诊所,边远山区卫生所解体,城镇所在地卫生所急剧增加(由148家增至293家),形成了山区缺医少药,有病难求医,城镇出现无证行医、无序竞争,使三级医疗网的网底严重破坏.担任农村防病治病的15家乡镇卫生院处于个体诊所的包围中,设备简陋、技术力量不足,卫生院整体功能难以发挥.针对这种情况,新罗区卫生局在充分调查研究后,提出在全区实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的管理方案.
作者:谢金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是小儿常见的疾病,据统计90%~95%由病毒引起,其中许多病毒具有感染力强、传播快、潜伏期短、发病急、病后免疫力不能持久等特点.文献报道双嘧达莫(潘生丁)在试管内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我们对2000年3~4月间接诊的病毒性上感患儿50例单用双嘧达莫进行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仰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1.1胃、十二指肠溃疡据我国临床资料,上消化道出血48.7%~52.75%由于溃疡病所致,其中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占多数.根据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及节律性上腹痛,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进行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如见典型的龛影,则诊断确立.
作者:晁思钰;朱文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镇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外来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对我镇人群的免疫屏障受到严重冲击.我院自1982年以来,坚持开展预防接种,特别是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在昆山市卫生防疫站的关心和支持下,设施完善,制度落实.儿童五苗覆盖率每年都在98%以上,学龄期及学龄前儿童基本控制了相关传染病的发生,为儿童身体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疾病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依然存在.
作者:徐定郁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