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巍;白琳;武猛;王芝洁
目的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52例心肌桥患者,其中30例有肌桥近段血管粥样硬化者(A组),22例孤立性心肌桥患者(B组),观察A组患者肌桥近段置入支架后预后情况.结果肌桥的检出率1.41%,均发生在左前降支的中、远段,A组和B组的肌桥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的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明显重于B组(68.3±14.0)%和(53.2±15.0)%,P<0.05.随访中A组14例行支架置入者,9例出现心绞痛,复查造影,其中7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为50%,7/14);B组预后良好.结论心肌桥有促进其近段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的倾向,且与心肌桥的狭窄程度有关.
作者:韩艳丽;王营;姜红菊;左岩霞;朱靖;王健;刘芳;李继福;陈玉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以及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ASVD)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患者97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HCY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行颈动脉壁内膜-中膜厚度(IMT)、动脉斑块积分检查.结果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动脉斑块积分呈正相关,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无关.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危险因素无直接关系,血清HCY水平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闫桂芳;刘坤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按心脏超声特点将31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LVH(+)]组157例,无左室肥大[LVH(-)]组157例.使用常规方法提取白细胞DNA,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测定CYP11B2基因多态性.结果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显示在LVH(+)组与LVH(-)组之间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不同,其中LVH(+)组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LVH(-)组(分别为0.66、0.51,P<0.01),而在CT基因型频率LVH(+)组显著低于LVH(-)组(分别为0.27、0.41,P<0.01);T等位基因频率LVH(+)组显著高于LVH(-)组(分别为0.79、0.72,P<0.05).结论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高血压LVH密切相关,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可能是高血压LVH发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崔俊彪;王曦云;盛莉;李庆祥;刘艳萍;张燕;张淑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0岁,因活动后心悸、胸闷20年,加重5年,于2005年9月23日入院就诊.20年前曾有风湿性心脏病史,4年前因甲状腺癌在我院行右侧甲状腺切除术.查体:神清,T 36.8℃,P 82次/min,BP 130/6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型健壮.甲状腺右侧叶缺如,颈静脉轻度怒张,右侧颈动脉搏动明显.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胸骨左缘3、4肋间隙可闻及Ⅲ~Ⅳ/6级舒张期杂音,腹平软,肝、脾不肿大,双下肢无水肿,NS(-).
作者:胡润磊;张桂敏;杨鸿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梗死相关冠脉内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入选32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行择期PCI术的AMI患者,年龄32~77(48.8±15.2)岁,心肌梗死病史时间小于4周,女性11例,男性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PCI+NS)与试验组(PCI+BM-MNCs).对照组与试验组在PCI术结束后分别通过大腔导管于梗塞相关血管注入NS与BM-MNCs.对所有患者于PCI术前,术后45 d、90 d行ECG、24 h动态心电图、静息Te99mSPECT检查.结果①试验组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1.6×108~5.8×108[(3.5±1.8)×108]个,细胞活性均大于92%.②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45 d静息Te99mSPECT灌注缺损区面积较术前分别缩小34.32%和23.05%(P<0.05),且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90 d静息Te99mSPECT灌注缺损区面积较术后45 d分别缩小14.77%和3.82%(P<0.05),但两组组内比较仅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4 h Holter监测,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动过缓在术前,术后45 d、90 d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梗死相关冠脉内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一定的疗效,并且不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作者:王子超;高传玉;刘煜昊;高恩民;牛振民;陈岩;阎新慧;谢建;翟亚平;李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性,45岁,以胸闷、气短半小时伴全身皮肤瘀斑于2005年1月11日入院.患者平素体健,1日前因受凉后出现咽痛、咳嗽,自服阿莫西林(哈药集团制药总厂)0.5 g,约30 min后感胸闷、心悸、气短、恶心,继之全身皮肤出现瘀斑、肿痛、发痒,畏寒,出冷汗,上腹部疼痛.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对诊断的意义及治疗情况.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胸痛为常见首发表现,高血压是导致AD发生的常见原因.超声、螺旋CT和MRI三种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结论AD的病因主要为高血压病,影像学技术是其主要诊断方法.
作者:任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报告2002年4月至2004年12月6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方法男性58例,女性9例,年龄41~76岁,平均58.5岁.合并二尖瓣病变同期手术3例,3支血管病变39例,2支血管病变28例.采取体外循环下手术(on-pump-CABG)和非体外循环下手术(off-pump-CABG)两种方式,各有其适应指征.结果全组死亡1例,其余治愈出院,随诊1~18个月,心绞痛消失,疗效满意.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安全,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付立;江汝健;汤楚中;陈有东;李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将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对照,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拟诊冠心病(CAD)患者227例,二周内行平板运动试验与CAG检查.将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与CAG的结果对照分析.结果227例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阳性99例,其中CAG阳性75例,CAG阴性24例.平板运动试验阴性128例,其中CAG阴性109例,CAG阳性19例.平板运动试验检出CAD的敏感性为83.9%(99/118),特异性为82.0%(109/133),阳性预测值75.8%(75/99),阴性预测值85.2%(109/128),预测准确性81.1%(184/227),假阳性率为24.2%(24/99),假阴性率为14.8%(19/128).总运动时间、峰运动METs、S-T段压低出现的导联数、峰运动收缩压、S-T段压低持续时间,CAG阳性组与CAG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CAG阳性组与CAG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率高于男性组(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CAD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它操作简单、经济、实用,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卓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细胞膜表面离子通道功能的异常是出现心律失常的关键.探讨心律失常疾病中心肌细胞如何作用于离子通道,蛋白质以及这种蛋白质如何转运,识别相关的通道及转运蛋白和多个亚单位的基因编码,了解调节离子通道的功能,控制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的心律失常产生机制的进展,对引起离子通道电流的多家族性及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葛郁芝;周萍;吴志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调研背景心血管系统疾病是人类为常见的一类疾病,是目前世界人口的一大死因.我国是该疾病发病及死亡人数多的国家之一,预防与治疗血管疾病对我国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1929年由Dr.Werner Forssmann在德国的Eberswald市为自己实施导管插入术至今,心血管介入技术已经走过了75年,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当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流技术.
作者:周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射频消融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患者34例,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速(IRVT)采用起搏标测确定消融耙点,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采用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相结合确定消融靶点.结果其中20例起源于左室间隔部和流出道,14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31例即刻成功,3例失败,成功率91.2%.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邓小军;韩明华;郭涛;赵玲;李淑敏;刘中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的外科治疗经验和体会.方法12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10例心上型横切右心房和左心房后壁,行肺总静脉与左心房后壁吻合,2例心内型切开ASD与冠状静脉窦口之间的残余房间隔壁,自体心包补片将肺静脉开口与冠状静脉窦隔入左心房.结果患者均手术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至3年,恢复良好,心功能明显提高.结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术前正确诊断,术中吻合口应足够大,避免狭窄.
作者:吴铁军;汤服民;熊健;罗运成;王留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了解胺碘酮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快速心律失常后首剂静注负荷剂量3~5 mg/kg,5~10 min注入,继之以微量泵维持,如无效,15 min后可再次予1~1.5 mg/kg胺碘酮静注,前6 h1 mg/min维持,其后以0.5 mg/min维持,24 h总剂量900~1200 mg.其中7例患者插入Swan-Ganz漂浮热稀释导管,用GEsolar9500心电监护仪及配套血流动力学插件测定和计算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静脉应用胺碘酮后显效53例(67.9%),有效69例(88.4%);7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静脉应用胺碘酮前后动脉血压、平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压、心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对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有效而安全的用于这些患者的抢救.
作者:于萍;张代富;周晓茜;叶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Lep)和一氧化氮(NO)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2例冠心病患者和60例正常人,分别测量血压(BP),检测血清Lep、NO、血糖(B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Lep含量[(14.67±6.02)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NO含量[(49.84±8.97)μmol/L]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Lep和NO呈负相关(ρ=-0.437,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Lep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而血清NO含量低于正常人.冠心病患者血清Lep和NO呈负相关.
作者:刘国祥;步秀婷;章莉;冯玉明;董波;吕晓霞;周传麟;刘延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成人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的经验.方法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对156例成人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均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其中双叶瓣125例,单叶瓣31例.13例行瓣膜侧倾缝合,6例行主动脉瓣瓣环加宽.结果存活151例,死亡7例,死亡率4.48%.结论对主动脉瓣膜行人工机械瓣瓣膜置换手术术前充分估计瓣环大小,术中良好的灌注、心肌保护、选择合适瓣膜和恰当手术方法,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修宗谊;谷天祥;谷春久;阎德民;章志伟;韩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电生理标测指导下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阵发性房颤患者20例,环状电极指示下对肺静脉行射频消融电隔离术.结果20例患者共接受心脏大静脉电隔离治疗28次(6例进行了第2次,1例进行了第3次),隔离静脉68根,肺静脉62根,上腔静脉6根,在房颤心律下消融58根,62根肺静脉中54根达到消触终点.平均操作时间和X线透视时间分别为(120±18)min和(32±9)min.平均随访(5.0±2.3)个月,示13例无房颤发作、2例房颤发作明显减少,总有效率达75%.结论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房颤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骆合德;邱一华;冯金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的影响,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本院2004年1~12月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6例,分开始进入血液透析组(40例)和维持性血液透析组(36例),应用彩色超声测定左室形态及功能各项参数,测定透析前血压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结果开始进入血液透析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75%出现左室肥厚(LVH),30%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维持性血液透析组55.6%出现LVH,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持性血液透析组血红蛋白、血钙、血磷、钙磷聚集和血浆白蛋白升高,C反应蛋白降低.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后,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善,可能与贫血、营养不良及炎症反应的纠正有关.
作者:李翠平;李秀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以慢性血管炎症并主要影响大、中型动脉内膜纤维变性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近研究表明,炎症在冠心病(CAD)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免疫细胞控制着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效应分子加速病变的进展,炎症的激活能够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作者:李志强;郑兴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建立AngⅡ诱导新生大鼠CFb纤维化模型,采用MTT比色法检测CFb增殖;采用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CFb胶原合成,分别观察不同浓度异鼠李素对C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异鼠李素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AngⅡ诱导CFb的增殖和胶原合成(P<0.01).结论异鼠李素具有抑制C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对心肌纤维化具有一定的防治效应.
作者:李华;李家富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