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发病影响因素线性结构模型分析

郭信江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统计学, 线性模型
摘要: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常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以往的病因分析中,往往忽略了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61例老年胃癌临床分析

    2000年1月至2003年2月共收治胃癌病人206例,其中60a以上61例,占29.6%.现将61例60a以上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邵和为;胡晓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放烧复合伤造血功能障碍发生机制与造血重建系列研究

    本项目研究放射损伤、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对造血实质细胞和造血微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在损伤条件下两者之间有机联系的改变及相互影响.掌握放烧复合伤时造血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而探索促进造血重建的措施.

    作者:罗成基;邹仲敏;陈幸华;孔佩艳;郭朝华;周燕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一起风疹局部爆发的调查报告

    2002年5月31日至2002年6月5日,某小学发生了一起风疹的局部爆发.为了能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本文特对风疹爆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地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劲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豆分离蛋白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大豆因富含优质蛋白、磷脂、维生素和无机盐而被人们广泛认识.近年来,人们陆续发现大豆还含有某些活性成分,如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和大豆低聚糖等.大量动物和人群实验研究表明,这些活性成分具有降血脂、抑制肿瘤以及雌激素样作用等各种保健功效[1~2].

    作者:韩加;吐尔逊江;付德润;徐臻荣;王颢;王运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管紧张素受体和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多基因遗传病,它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常见、严重的疾病之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活动是人类原发性高血压及许多高血压动物模型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肾素、血管紧张素都是通过和受体结合发挥效应,它们调节体内的水盐代谢、血管张力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临床上在血管紧张素受体对高血压的作用方面作了很多的研究.

    作者:董红星;吴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渔民饮用水微囊藻毒素污染与肝脏血清酶变化的研究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无锡市居民饮用水的主要来源.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地面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特别是有毒蓝绿藻大量繁殖,其毒素通过饮用水和娱乐用水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为此,作者于2001年5月至2002年3月选择受蓝绿藻污染为严重的无锡市渔港镇进行调查.

    作者:杨坚波;徐明;林玉娣;陈艳;俞顺章;胡磊;沈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631名市场从业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分析

    目的了解各类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社区干预策略和干预效果评价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市场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的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市场从业人员总体上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缺乏了解,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年龄偏大者、女性、农村居民和低收入者相关知识水平更低.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态度总体上较消极,而对待HIV/AIDS高危行为的态度较积极.从业人员的高危行为主要是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比较薄弱,但接受艾滋病和性病知识宣传教育的意愿较强烈.结论从业人员是艾滋病潜在的一类高危人群.

    作者:徐刚;叶冬青;王德斌;曹洪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闵行区某种畜场检出大肠杆菌O157:H7的报告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1982年新发现的肠道致病菌,它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出血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国内外调查和监测表明,家畜和家禽是大肠杆菌O157:H7的宿主.

    作者:唐利红;申惠国;谈逸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合肥市344名学生烟民的吸烟模式调查

    吸烟已成为危害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是烟草大国,尤其令人担心的是青少年吸烟率正逐年上升.有研究显示,现在我国2亿20 a以下的吸烟者中,约有1/4终因为吸烟所引起的疾病致死,多数人为中年早逝,近半数为肺癌.

    作者:朱继民;刘自兵;武松;王江敏;叶冬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战士军团菌肺炎34例临床分析

    军团菌肺炎(legeioutlla pneumophila,LP)是以肺部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青年发病并不少见,为提高对本病认识,将某院1991年1月至2001年10月收治的符合LP诊断标准的34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郭炳衡;姜莹;李春鹏;李采尧;万超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学生上网卫生行为现况调查

    为了解学生上网和使用电脑可能对健康的影响,作者于2002年10月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席庆兰;谢素芳;彭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江宁县钉螺孳生地环境特征的分析

    目的探讨江宁县钉螺孳生地的环境特征.方法在ArcView8.1软件支持下,建立江宁县钉螺孳生地分布的地理信息系统,并利用其方位分析及图层叠加分析钉螺孳生地的空间方位及土壤类型特征.结果通过建立2000年江宁县钉螺孳生地分布地理信息系统,可见江宁县钉螺分布呈聚集性;在此基础上,空间方位分析显示江宁县山区钉螺孳生地有78.95%分布在朝东及朝南等阳光充足的地区;进一步通过空间叠加发现,江宁县江滩钉螺孳生地的土壤类型主要为灰潮土及水稻土,且螺密度以灰潮土>水稻土;虽然山区钉螺孳生地土壤类型较多,但还是以紫色土、水稻土及黄棕壤土为主,且螺密度以石灰岩土>紫色土>黄棕壤土>水稻土,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土质沙粘、微碱性、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中钉螺密度较大,酸性土壤中的钉螺密度则较小.结论江宁县钉螺在东向或南向阳光充足、土质较粘、土壤偏碱且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区较多.

    作者:张治英;孙志东;徐德忠;周云;龚自立;刘士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我国疾病控制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是无可讳言的永恒话题.早的人类文明史中已有关于疾病的详细记载,我国的<黄帝内经>和古希腊Hippocrates的<空气、水及地点>等著作,在人-疾病-环境间关系的论述中,透示了人类应该去对抗疾病和如何控制疾病的信息.两千多年过去了,人类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迁.

    作者:王声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莱芜市1993~2002年涂阳肺结核病人阴转分析

    作者对莱芜市1993~2002年涂阳肺结核病人2、3月末痰菌阴转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涛;张梅;卞爱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儿脑性瘫痪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该文系统的介绍了脑瘫在早产、低出生体重、脑室周白质软化、孕期感染等病因方面所取得的新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研究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脑瘫病因中遗传和环境因素致胚胎发育作用的研究亟待重视,制备并应用动物模型研究脑瘫已成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汪志国;邱洪斌;鲁向锋;王滨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从库恩的科学进步模式看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变化

    关于科学进步模式,库恩的科学革命论是世界上影响较大的主要流派之一,笔者以库恩的科学进步模式的观点来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failure,CHF)治疗理论的发展变化过程,深入理解库恩的科学进步模式,用以指导科研活动及临床实践.

    作者:张赛丹;廖旺;李慧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电磁辐射对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近年来研究电磁波效应文章非常多,现仅将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受电磁辐射的影响作一介绍.

    作者:郭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九江市农村居民伤害流行特征分析

    伤害已成为九江市农村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为了解其流行水平及主要伤害类别分布特征,为下一步干预工作提供依据,笔者对九江市农村疾病监测点1992~1996年伤害专项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泽民;吴光中;朱仲江;何峰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清TNF-α及h-EGF含量与重型病毒性肝炎的预后

    目的为探讨重症肝炎预后的影响因素,本文检测了49例重肝患者血清TNF-α和h-EGF含量变化.方法采用ABC-ELISA方法分别测定血清TNF-α和h-EGF含量.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清TNF α水平治疗前稍高于存活组,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h-EGF却相反.随着病情进展,死亡组TNF-α水平升高,h-EGF水平降低;存活组与之相反.血清TNF-α水平越高,病死率越高;而h-EGF水平越高,病死率越低.结论TNF-α及h-EGF分别能反映肝细胞坏死及再生情况,其动态检测能较好预测重肝发展趋势,可用作评判重肝预后的指标.

    作者:周和龙;何生松;曾令兰;李淑莉;杨小铭;罗端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 238例外伤骨折病人流行病学分析

    收集了1998~2002年外伤骨折病人1 238例,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外伤骨折的原因将致伤因素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交通伤共764例,占61.7%,其中摩托车撞伤517例,占41.8%.第二类为工伤336例,占27.1%,包括机器挤压伤、切割伤、硬物撞击伤、坠落伤等.第三类为生活伤,共138例,占11.1%,包括跌倒伤、刀砍伤、爆炸伤、枪伤等.

    作者:岳维民;伍伟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