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作为改革的主体单位,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在此契机下,绩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应该及时转变管理思路,力求提高医院的经济管理效率,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该文在充分阐述当前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医改政策,重点分析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工作面临的难点与挑战,讨论下一步绩效管理工作的侧重点与建议.
作者:金丽霞;刘毅;刘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采供血机构日常主要工作是对献血者血液进行筛查,该项检查也是血液运用于临床前的必检环节,若在献血者所献血液中筛查出血液病毒标志物,则判定为血压筛查不合格,无法应用于临床.因此,加强对献血者的相关健康宣教具有重要意义,应通过多种不同途径加大宣教力度,加深献血者对各种基本知识的了解,包括无偿献血、献血并不危害健康等相关知识.此外,血站应对所采集的血液进行严格检测,帮助患者及时了解献血后血液情况,尤其注意对不合格血液的信息反馈,是各个地区血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李艳慧;时玲玲;李运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针对神经阻滞体表定位、穿刺角度与深度技术难点,探讨在神经阻滞教学中应用体表解剖及三维数字化虚拟人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初探.方法 将贵州医科大学2013级麻醉学专业A、B两个班随机分为教学改革班和传统讲授班;神经阻滞教学理论课时4课时,见习课时1课时;教改班按照教学改革方案进行教学,传统讲授班按照现行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以客观理论考试、主观问卷调查为指标比较2种教学方法的差异性,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教学改革班优良33人、合格68人、平均分(75.35±8.30)分,传统讲授班优良13人、合格86人、平均分(69.41±8.34)分,两组理论课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问卷调查教改班从体表标志辨识能力(7.35±0.641)分、局部解剖空间构想能力(6.51±0.641)分、神经穿刺方向与深度把握能力(6.72±0.743)分、神经阻滞并发症预防(7.06±0.559)分、学习满意度(8.44±0.754)分5个维度自我评分均高于传统讲授班(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机结合体表解剖与数字化虚拟人技术在神经阻滞中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学以致用的缺点.
作者:陆巍;姚旌;王林;沃春新;张忠杰;于子龙;陈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在我国医疗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医疗技术不断创新,医院高值耗材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由于高值耗材具有价值规模的特点,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对其管理,但当前一些医院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需要引起重视.该文对医院高值耗材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首先对当前我国一些医院在高值耗材管理方面基本情况特别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医院高值耗材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医院更好地开展高值耗材管理工作、提升高值耗材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
作者:吉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对老年住院患者血压及心功能改善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科室中组建一支全科医学团队,选择全科医学团队成立前后各100例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比较全科医学管理团队成立后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血压控制水平、心率、患者满意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随访半年,比较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对症治疗后其血压控制水平、心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实施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后,其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且平均住院天数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住院患者血压及心功能改善方面的效果显著,能够提升医护人员的各项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籍欣欣;刘中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门诊药房药品管理中应用用药指导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次研究对象来源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该院药房取药的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90例,对照组按照处方自行抓药,观察组提供用药指导,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门诊药房投诉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门诊药房无投诉案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7%、8.9%,且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8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药房药品管理中采用用药指导临床价值较高,可提高患者对药房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郭静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医疗卫生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政府更加关注民生,更加重视医疗卫生工作,广大人民群众也更加关注医疗服务水平、关注卫生改革发展.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显得意义更加深远.医德医风是从医之本,该文通过分析医德医风现状、存在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作者:俞佳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对血站新护士进行上岗前培训,并对培训方法和培训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新入站的护士进行血站基础教育培训、业务科室轮转培训、科室培训3个环节的培训后进行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上岗.结果 通过岗前培训可以使新护士掌握了其岗位要求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独立上岗的能力.结论 通过对新护士进行有效的岗前培训,同时制定完善的培训考核制度,有利于血站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利用.
作者:梁洁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普通双层不锈钢治疗车进行一种可拆卸式改良后,在优质护理中的运用.方法 分别在不同时间段内使用改良前及改良后的治疗车进行输液、加取液体、发放口服药、尿管护理、小换药等操作.统计对比上述操作所使用时间、治疗高峰时段红灯呼叫次数;同时发放调查表了解护士对改良治疗车使用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使用可拆卸式改良后的治疗车,护士输液、加取液体、发放口服药、尿管护理、小换药的操作时间均显著短于使用改良前的治疗车操作时间,且显著减少治疗高峰时段红灯呼叫次数(P<0.05),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论 使用改良的普通双层不锈钢治疗车,可有效提升护士工作效率及安全性,提高护患满意度,有利于病房优质护理的开展,且价廉物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天霞;甘春燕;钟晓莉;林雪蓉;辜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PDCA护理管理在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和家长满意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患儿就诊先后顺序从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该院儿科治疗的患儿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儿接受儿科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而观察组50例患儿则接受PDCA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不同管理措施下儿科护理质量以及家长满意度差异.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房管理、家长健康知识、护理操作以及患儿治疗依从性4方面评分分别为(97.48±4.18)分、(87.50±5.32)分、(96.75±5.39)分、(14.45±1.28)分,而对照组病房管理、家长健康知识、护理操作以及患儿治疗依从性4方面评分分别为(93.08±4.20)分、(91.24±3.95)分、(51.12±6.77)分、(12.08±1.48)分,观察组护理质量更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00%,而对照组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儿科的护理管理中,不仅改善病房护理质量,而且能够促进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瑞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小化镇静策略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CBM、 万方医学网、Cochrane图书馆中关于ICU机械通气小化镇静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筛查和质量评价,并将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研究,包括1322例患者.结果证实,小化镇静可减少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的人均用量(Z=17.07,P<0.01)、降低谵妄发生率(Z=3.19,P<0.01)、缩短机械通气持续时间(Z=3.76,P<0.01).结论 小化镇静策略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安全有效,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常瑞;杨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该院冠心病专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措施,为常规组,一组实施风险管理,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文书质量评分(95.3±2.1)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95.6±2.4)分,专科护理质量评分(97.3±2.6)分,隔离消毒质量评分(100.0±0.0)分,各项数据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49例),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40例),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4例),常规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11例),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专科的护理管理质量,提升各项护理工作的完整性,减少各类安全问题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该护理管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问题式学习法(PBL)结合病例分析模式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134名神经外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72名.常规组采用传统LBL教学,研究组采用PBL结合病例分析模式教学,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基础知识得分、病例分析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学生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PBL结合病例分析模式在神经外科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提高病例分析能力,且学生接受程度较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医院岗位设置是现代医院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该文主要从医院岗位设置的重要性、存在问题及完善路径3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健全医院人才机制、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作者:张小丽;王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基于PDCA循环病案管理流程的优化和改进措施.方法 通过分析传统病案管理流程,总结病案管理流程的优化措施.结果 供应组、编目组、整理组、签收组等分工较为明确,而且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如果前面工作没有完成,后面的工作就无法进行或滞后.结论 科学的病案管理流程可减少或避免重复劳动,进而提高了病案管理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因此病案管理工作应坚持PDCA循环管理,不断地优化、改进,实现医院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规范培训对提高骨科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的效果.方法 该院骨科于2017年1-6月,对其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并制定《骨科护理人员床边交接班培训评分表》,比较其培训前后得分情况,并汇总其培训后护理人员反馈意见.结果 培训后,床边交接班工作各项及总分均有明显提升(P<0.05),且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均表示该次培训对其提高床边交接班工作质量有重要意义.结论 通过对骨科护理人员进行床边交接班规范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其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患者治疗水平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宋嘉琳;朱洪英;朱凤祥;王海超;张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开展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0月该院老年压疮患者38例,依据护理管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9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管理、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57.89%;观察组护理后压疮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能够减轻压疮程度,提升压疮治疗效果,可推广.
作者:张文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我国药物临床试验工作经过多年发展,临床试验质量有了一定改善,但在CFDA近期自查核查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该文通过对近年对药物临床试验工作开展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就药物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措施进行探讨,认为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有利于保障药物临床试验的实施.
作者:姜亚莉;徐亮;蔡萍;张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安全管理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乡镇医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纳入的114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7例,研究组采取安全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看出,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02%明显较对照组19.30%降低(χ2=6.598,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低,但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65,15.349,12.534,P<0.05).结论 安全管理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明显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身心安全,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维持良好医患关系,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管菜英;蔡小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主要分析在医院手术室的相关护理管理工作中,落实品管圈活动护理模式后,对护理差错发生概率、患者切口感染等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 该次研究的病例均选自2016年1月-2017年7月需要到该院开展手术医治的病患,从中抽取64例,将其等量分2组,探讨在不同护理模式条件下,对护理差错发生概率、患者切口感染等指标产生的影响.结果 分析组患者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100.00%、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3±2.2)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中的各项指标参数值、护理差错发生概率等均高于参照组的相关指标(P<0.05).结论 在临床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工作中,落实结合手术室品管圈方案后能达到较好的医治效果与护理价值.
作者:李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