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临床价值

刘丽惠

关键词:风险管理, 老年患者,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研究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并分别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60例)及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6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风险事件总发生率(7.5%)与对照组患者(3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能有效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某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化管理现状和实践

    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化建设也突显重要.该院充分借鉴目前各省市的成熟典范以及针对各培训基地住院医师信息化管理覆盖的不足,同时结合该院的具体情况,逐步建设并完善了一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笔者就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化管理现状和使用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基层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综合性信息管理平台的发展方向.

    作者:刘凌;孟淑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运用PDCA循环持续降低二级库库存率

    为降低二级库库存率,应用PDCA循环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健全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制度、完善二级库耗材领用流程、 落实耗材管理奖惩条例和开展规范化培训,二级库库存率得到明显改善,从整改前的>9%调整到<6%.在处理阶段,应注重二级库管理的持续整改,并做到定期反馈与沟通.实践证明,采用PDCA循环能有效降低二级库库存率,持续改进医用耗材库房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便捷、有效使用耗材.

    作者:沈静妍;陆小华;钱春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DRGs在医疗管理中的抓手作用及存在的难题

    DRGs是目前公认的先进的医疗付费方式,它的应用对医院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医疗质量和成本控制、绩效考核及人才培养、减少老百姓看病负担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抓手作用.但DRGs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付费方式,在具体的应用中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包括:推广和监管的困难;各地区各医院使用的信息库标准不统一;DRG分组器的分组规则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错误;监管方(合管办)和(医院)之间信息不对称,增加了DRGs实施难度;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国家医疗保险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够等.

    作者:刘小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医改政策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自从我国大力推行新医改政策之后,不单单改善了以往看病难和贵等弊端,同时更全面加快医药卫生产业发展进程,集中表现为医药产业的快速升级和行业利益的均衡划分.笔者分别阐述新医改政策对于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细节,以及日后医药产业科学性经营发展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有关工作人员重视.

    作者:林佳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BL结合TBL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PBL结合TBL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该院神经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0名,根据不同教学的模式进行分组,其中,使用传统带教模式的30名作为传统组;使用PBL结合TBL教学模式的另30名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秀率96.67%、合格率100.00%,高于传统组的优秀率63.33%、合格率76.67%(P<0.05);研究组学生问卷各项目的量化评分及问卷调查总分与传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TBL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纪培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开展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0月该院老年压疮患者38例,依据护理管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9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管理、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57.89%;观察组护理后压疮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能够减轻压疮程度,提升压疮治疗效果,可推广.

    作者:张文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站新护士上岗前培训的探讨

    目的 对血站新护士进行上岗前培训,并对培训方法和培训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新入站的护士进行血站基础教育培训、业务科室轮转培训、科室培训3个环节的培训后进行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上岗.结果 通过岗前培训可以使新护士掌握了其岗位要求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独立上岗的能力.结论 通过对新护士进行有效的岗前培训,同时制定完善的培训考核制度,有利于血站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利用.

    作者:梁洁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齐齐哈尔市2011-2016年蟑螂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齐齐哈尔市该地蟑螂种类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为该市防治蟑螂侵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蟑螂抓捕采用粘捕法.采用规格17 cm×10 cm的粘蟑纸,以甜鲜糕点为饵(2 g/片),每15平方米放置1张.结果 齐齐哈尔市城镇室内蟑螂均为德国小蠊,平均密度为1.71(只/张),平均侵害率为18.06%,全年均有蟑螂活动,5~11月为活动频繁期,行业分布为农贸市场、餐饮业为主.结论 德国小蠊是齐齐哈尔市城镇唯一的种属,侵害率高的为餐饮业(28.13%)、农贸市场(25.06%),今后应作为重点防制场所.

    作者:李琳;刘爱民;果春杰;穆艳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究微信群平台管理对学龄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微信群平台管理对学龄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该市450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对比实验,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宣教,实验组则采取微信群平台管理模式,对比两组1年后宣教结果.结果 实验组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率及接种后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信群平台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学龄前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率,降低其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张凤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应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纳入117例自2014年8月-2017年10月间在该院接受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并将其分为常规管理组和规范化管理组,常规管理组患者接受常规疼痛管理,规范化管理组患者应用规范化疼痛管理.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出院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天、术后次日规范化管理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管理组45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满意度为80.36%,规范化管理组55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满意度为96.49%,规范化管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应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素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肝神经外科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评估其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在2016年6月-2017年7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评估其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护理人员的文件书写、病房管理、专科操作、服务态度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的护理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实施前85.0%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王廷艳;胡晓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DCA护理管理对儿科护理质量与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PDCA护理管理在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和家长满意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患儿就诊先后顺序从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该院儿科治疗的患儿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儿接受儿科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而观察组50例患儿则接受PDCA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不同管理措施下儿科护理质量以及家长满意度差异.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房管理、家长健康知识、护理操作以及患儿治疗依从性4方面评分分别为(97.48±4.18)分、(87.50±5.32)分、(96.75±5.39)分、(14.45±1.28)分,而对照组病房管理、家长健康知识、护理操作以及患儿治疗依从性4方面评分分别为(93.08±4.20)分、(91.24±3.95)分、(51.12±6.77)分、(12.08±1.48)分,观察组护理质量更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00%,而对照组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儿科的护理管理中,不仅改善病房护理质量,而且能够促进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瑞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普及营养知识在儿童保健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普及营养知识在儿童保健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儿童的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4月-2017年4月选择该地区行健康体检且存在营养问题的儿童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42例,针对两组儿童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同时观察组开展营养知识普及工作,对照组不做营养知识普及,观察对比两组家长儿童保健工作满意度和儿童营养状况改善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儿童保健教育工作满意度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儿童营养状况改善情况而言,观察组营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童保健工作开展过程中,普及营养知识尤为重要,能够改善儿童营养状况,促进其健康成长,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邱建红;雷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站成分制备百级净化室中的无菌操作技术分析

    血液的采集大都由血站完成,对血站成分制备白级净化室有着较高的质量要求,需要灵活应用无菌操作技术,实现无菌操作,确保血液质量达标,避免使用中患者感染其他疾病,大化临床疾病治疗效果.因此,该文从不同角度客观阐述了血站成分制备百级净化室的无菌操作技术.

    作者:段艳芳;崔茜茜;李少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药品质量监督工作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

    目的 总结药品质量监督工作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 解析药品监督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总结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结果 药品监督过程中存在冷藏药物运输不标准、药物检验能力不足、药物质量意识薄弱、假药进入药物市场、药物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对冷藏药物的质量监管,将药物监管的职责和工作条件明确化,切实提升处罚力度、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完善药物质量监管机制,重视药品从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结论 药品质量监管工作和人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针对在药物质量监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需及时解决,为提升广大群众的用药安全性做保障.

    作者:徐小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血液透析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感染,观察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感染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可以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吴秋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医保政策下加强医院医疗服务监督管理

    医保政策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居民医疗费用过高,让更多居民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而推行的政策.医保政策下加强医院医疗服务监督管理所具有的意义在于提高患者医疗效果,提高享有医保政策待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在医保政策下,部分医院的医疗服务监督管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需要优化改革医院的结构设置以更好的满足医保政策要求等层面加强医院医疗服务监督管理.

    作者:徐旭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医院门诊新型导医分诊服务模式应用体会

    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门诊分诊护士作为医院形象的直接表现,可以说分诊护士的工作质量的高低以及言行举止可以对科室乃至医院的整体水平直接反映出来.分诊能得到有效追踪,预约分诊人员不足,低年资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有待提高等.合理增加门诊分诊人员,用目测与咨询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风险,提高门诊一对一服务,改善门诊就诊流程与环境,减轻医生工作量,提高服务质量,填补第一预检分诊漏洞,保障患者安全,完善患者生命体征的测量,引导非急诊患者到门诊就诊等,可促进二级分诊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该文观察、分析在医院门诊中,新型导医分诊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

    作者:田坤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降低医疗费用并改善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 评价强化慢性病管理通过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医疗费用、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5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哮喘患者入组,60例患者同意加入慢性病强化干预对象,纳入观察组,60例对象常规慢性病管理,纳入对照组.6个月后,评价依从性、花费,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WOHQOL-100)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获得随访58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康复训练、急性发作预防、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6个月后生活质量心理、社会关系、总体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6个月内费用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蒋菊湘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医院平均住院日管理研究综述

    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院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该文综合国内外对医院平均住院日的研究,梳理出主要研究方向: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改进措施、平均住院日与医院效率的关系、现代管理理论在平均住院日管理中的应用.结合国内外研究建议,展望今后平均住院日管理中,应注重对住院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作者:宫习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