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次酶联法筛检抗-HCV的重要意义

李晓敏

关键词:酶联法, 筛检, HCV, 丙型肝炎病毒, 免疫吸附试验, 输血后肝炎, 血液中心, 血液质量, 献血者, 1992年, ELISA, 认识, 检测
摘要:随着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深入认识,发现近年来输血后肝炎是以丙型肝炎为主.我血液中心从1992年开始用酶联法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次检测献血者抗-HCV,进一步提高了血液质量,报告如下: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可行性、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TVH)96例,与同期经腹子宫切除术(TAH)102例进行比较.结果 96例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TVH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伤口疼痛程度均小于TAH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VH切实可行.TVH符合微创手术原则,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张云;常宗龙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8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与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足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与分析,从中取得了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振荣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坚持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将72例使用降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不予以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6月后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 实验组有28例患者完全遵医,占77.78%,对照组22例患者能完全遵医,占61.11%,2组遵医程度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坚持治疗依从性.

    作者:洪碧云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孕期妇女的心理护理

    孕期妇女从生理至心理均会产生一系列特殊反应,甚至会因精神紧张、焦虑,对妊娠、分娩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十分重视孕期妇女的心理护理,对病人产生良好心理影响,有利于母婴心身健康.

    作者:栾金环;宋绍卿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1年8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3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应用脱水、杭凝、局部溶栓及对症治疗,13例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3例;临床症状无变化1例;死亡1例.住院时间28~40d,平均时间34.4d.结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病因多种多样,头痛是CVST的常见的症状,有时甚至是唯一症状.早期诊断,早期规范化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宋凤芝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仙灵骨葆治疗人工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6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仙灵骨葆治疗对人工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作用,及其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 观察62例人工绝经后妇女口服仙灵骨葆1.5.g/d,6个月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血雌激素水平,骨代谢生化指标及腰椎、骨盆X线检查的变化.结果 仙灵骨葆治疗可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并有效抑制骨吸收,各指标较用药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人工绝经妇女应尽早进行仙灵骨葆或中药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王谡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并分析其疗效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08年9月25例通过手术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均在适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愈19例,死亡6例.结论 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要把握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术式.

    作者:贾东佩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妇女的糖代谢特点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PIH)与单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糖代谢特征.方法 选择孕晚期妇女53例.分为三组:GDM合并PIH11例(Ⅰ组),正常血压的GDM19例(Ⅱ组),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23例(Ⅲ).在24~32周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并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 Ⅰ组与Ⅱ比较,糖耐量更高,Ⅰ组与Ⅲ组比较糖化血红蛋白的异常性更高.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综合在比单纯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更高的继发性2型糖尿病的累积风险.

    作者:张文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化疗作为肿瘤的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时间的延长及对静脉的反复损伤,化疗药物外渗时有发生,终导致皮下组织红肿、疼痛形成硬结、坏死或溃疡,给病人造成精神上、经济上的损伤,降低其生活质量,现将我们埘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小青;赵莹;周雪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鸡血藤盆炎颗粒澄清工艺的研究

    目的 澄清荆用于鸡血藤盆炎颗粒的澄清工艺.方法 比较了澄清荆与乙醇对口服液的主要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 澄清剂用于中药提取液的澄清在主要成分含量较乙醇有所提高.结论 在中药提取液的澄清工艺中可用澄清剂替代乙醇.

    作者:饶曼妮;常翠;杨宏图;徐群英;赵奎;赵晓萌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2月至2008年7月采用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84例.单间盘突出50例,≥2个间盘突出34例.L3/4节段突出19个,L4/5节段65个,L5/S1节段32个,共116个椎间盘.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8±6),术后3个月随访JOA评分平均为(26±3),有显著性差异P<0.05).84例病人中62例为优,19例为良,3例为可,优良率为96.4%.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8±1.4),术后一周VAS评分平均为(2.6±1.7),术后3个月VAS评分为(2.1±1.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闯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可成为一种优化的微创手术推广.

    作者:田洪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创伤性膈肌破裂23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我院1989年6月~2007年8月收治的创伤性膈肌破裂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人的临床表现复杂,大多数缺乏特征性征象.23例中术前明确诊断的仅12例,确诊率52%.全组死亡2例,死亡率8.6%.结论 创伤性膈肌破裂多数为左侧,主要损伤机制是刃器伤和钝性伤.根据症状、体征,结合胸部x线、上消化道造影、CT、等检查.能提高诊断率;膈肌破裂一经确诊,应手术治疗;根据胸、腹脏器损伤的情况,选用手术切口.

    作者:胡志强;郑金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2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报告2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重点探讨其病理和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20例中19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受压以及脑缺血等症状,动脉瘤分别位于颈内动脉6例,大脑前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4例,椎基底动脉5例,全部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好16例,差2例,死亡2例.结论 对颅内巨大动脉瘤应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手术应根据情况采用栽瘤动脉临时阻断,动脉瘤减压、组合夹闭,载瘤动脉塑形,血管重建以及深低温停循环等综合手段.而不是简单夹用动脉瘤,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智;赵克非;罗泽旭;赵祥启;郭博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肺淋巴管肌瘤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呼吸指导及护理

    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nlonary lymphangio leiomyomato sis,PLAM)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呼吸训练指导和护理.方法 对7例PLAM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针对性呼吸训练指导和正确的氧疗,并做好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 7例患者无出现肺不张,合并肺感染1例.结论 通过对7例PLAM合并气胸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指导和护理,可有效地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提高气体交换,从而达到改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是加快原发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周格开;吴晓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眼缺血综合征的临床分析和治疗

    眼缺血综合征是严重服灌注减少引起的眼前后节缺血综合征,多继发丁颈动脉狭窄.眼部主要表现为受累眼视力减退、虹膜红变、眼底动脉狭窄、视网膜出血、新生血管或棉絮斑等.此病临床表现特殊,确诊往往在疾病的晚期,大多患者错过了治疗的佳阶段.我院收治了眼缺血综合征患者5例6眼,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丽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31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报道,观察对符合条件的戒酒双硫仑样反应患者31例的临床表现和应用纳络酮及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的时间和效果.结果 28例轻、中度患者给予对症处理,3例重度患者,静注纳洛酮2.0mg,症状均于4h内缓解.结论 纳洛酮对双硫仑样反应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阿孜古丽;陶志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脑卒中患者护理及康复锻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且呈急性发病,来势闪猛,常常危及生命,是我国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体会到加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单元的护理和康复锻炼,在减少死亡率、并发症、致残率中护理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玉良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重症肝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与预后探讨

    目的 探讨重症肝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与预后.方法 对我科近期住院的54例重肝患者入院后,应用日立7060自动化分析仪检测患者CHE水平,分析CHE水平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随胆碱酯酶的活力降低,病死率呈增高的趋势.当CHE4000 U/L时,病死率为16.7%.而当CHE<1000时,病死率达71.4%.结论 CHE的变化与重肝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作为重肝评估病情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应用.

    作者:易朝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县级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县健康人群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异常率,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至2008年在华客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员的资料10825例,按年龄分组对肝功能,血脂,血糖,乙型肝炎表面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EB病毒,血常规的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血脂,血糖,血常规检测结果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升高,各年龄组之间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谷丙转氨酶,甘油三脂,胆固醇,血糖检测结果的异常率分别为11.0%,18.9%,9.2%,6.4%,乙肝病毒,甲胎蛋白,癌胚抗原,EB病毒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分别为9.71%,0.08%,0.02%,1.1%,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异常率分别为7.07%,7.26%,10.1%.结论 血脂,血糖检测结果的异常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阳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乙肝病毒,甲胎蛋白,癌胚抗原,EB病毒检测结果的阳性率还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严美芝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22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护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肌瘤大于妊娠10周子宫大小或症状明显者、药物治疗无效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常需手术治疗.笔者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子宫肌瘤术后患者2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崔成爱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