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动脉瘤3322例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结果分析

李姝;王硕;赵元立;张东;赵继宗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治疗, 术后并发症, 巨大动脉瘤
摘要: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瘤病例对动脉瘤临床特征和外科手术愈后有初步理解.方法 对1955年1月至2009年7月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332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数据收集分析.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A组为1992至2000年,B组由2001至2009年.评估临床特征变量:年龄、性别、入院Hunt-Hess分级、首发症状.通过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评估外科手术结果.术前两组采用Hunt-Hess分级系统评价.结果 颅内动脉瘤高发年龄为38~ 54岁,其中出血(84.89%),占位效应(8.13%)和非出血性头痛发作(5.18%)是常见的3种症状,男女比例为0.875∶1.两组间年龄分布和性别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年组相比,Ⅱ、Ⅲ、Ⅳ级患者比例下降,0级、Ⅰ级患者比例增加.主要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瘤主要临床症状为出血、占位及非出血性头疼.入院Hunt-Hess分级以为Ⅰ级和Ⅱ级为主.颅内动脉瘤主要位于颈内动脉、前交通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女略多于男,但在前动脉、前交通、椎基底,男患者比女患者多.破裂动脉瘤女性多于男性.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除传统动脉瘤夹闭术,应结合病例具体情况考虑搭桥等手术方式.
中华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腿软组织异物瘤MR影像特征一例

    患者男,45岁,发现右大腿肿块2年.2年前患者无意中触及右大腿约鸡蛋大小肿块,无不适,未予重视,现仍呈进行性增大,外院X线、CT提示右侧大腿软组织肿瘤伴股骨骨质破坏而于2004年9月15日来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查体:右侧大腿中段前侧明显肿胀,触之质硬,局部皮肤见手术瘢痕.既往史:6年前因右股骨骨折在外院行内固定术,术后1年拆除钢板,愈合佳.

    作者:杨建生;陈博;程建敏;谢筱筱;陈彩虹 刊期: 2011年第47期

  • 前循环脑梗死超早期CT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及其预测临床预后的作用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CT灌注成像(CTP)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并检测发病时间与CTP缺血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就诊的75例发病8h内的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CT平扫、CTP检查,分别在发病当天、发病14 d、发病90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功能残疾水平.结果 (1)超早期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的长短与CTP各参数无相关性;(2)患者缺血区脑血流量(CBF)异常面积与发病8h内(r=0.391,P<0.001)、发病14 d(r =0.564,P<0.001)、发病90d的NIHSS(r=0.549,P<0.001)和BI以及mRS评分均有相关性,脑血容量(CBV)异常面积和达峰时间(TTP)异常面积也与三次的NIHSS、BI和mRS评分有相关性.结论 研究证明急性脑血管病起病8h内,发病时间不是推断脑梗死缺血程度和范围敏感的指标;CTP可以成为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织缺血程度和范围的依据之一,并可据此推断患者的功能预后情况,其中灌注异常面积是为敏感的预测指标.

    作者:马青峰;贾建平;武剑;许二赫;于跃怡;卢洁;张苗 刊期: 2011年第47期

  • 长链非编码RNA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研究表明,哺乳动物基因组具有广泛密集转录的特点,只有不到2%转录为蛋白质,而超过98%转录为非编码RNA(ncRNA)[1].ncRNA按其长度可分为小非编码RNA(small ncRNA)和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目前研究的热点仍集中于ncRNA如微小RNA (microRNA)、小干扰RNA(siRNA)等,而对于LncRNA的研究仍然处于相对陌生的领域.尽管LncRNA曾被认为是RNA聚合酶Ⅱ转录的副产物,是基因组转录的“噪音”,不具有生物学功能[2].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能够广泛地参与基因组调节,如X染色体失活、基因组印迹、染色质修饰、转录、剪接、翻译、降解、转运等,从而广泛参与调控个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凋亡、增殖、分化等生命活动,并与包括肿瘤在内的许多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4].现就LncRNA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左君波;朱阿考;夏加增 刊期: 2011年第47期

  • 颅内动脉瘤3322例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瘤病例对动脉瘤临床特征和外科手术愈后有初步理解.方法 对1955年1月至2009年7月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332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数据收集分析.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A组为1992至2000年,B组由2001至2009年.评估临床特征变量:年龄、性别、入院Hunt-Hess分级、首发症状.通过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评估外科手术结果.术前两组采用Hunt-Hess分级系统评价.结果 颅内动脉瘤高发年龄为38~ 54岁,其中出血(84.89%),占位效应(8.13%)和非出血性头痛发作(5.18%)是常见的3种症状,男女比例为0.875∶1.两组间年龄分布和性别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年组相比,Ⅱ、Ⅲ、Ⅳ级患者比例下降,0级、Ⅰ级患者比例增加.主要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瘤主要临床症状为出血、占位及非出血性头疼.入院Hunt-Hess分级以为Ⅰ级和Ⅱ级为主.颅内动脉瘤主要位于颈内动脉、前交通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女略多于男,但在前动脉、前交通、椎基底,男患者比女患者多.破裂动脉瘤女性多于男性.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除传统动脉瘤夹闭术,应结合病例具体情况考虑搭桥等手术方式.

    作者:李姝;王硕;赵元立;张东;赵继宗 刊期: 2011年第47期

  • 氧化铝全陶瓷内衬对陶瓷头界面全髋置换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第三代氧化铝全陶瓷内衬对陶瓷头界面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1999年1月至2005年10月135例患者临床资料,共获得有效随访患者119例,共146例髋.其中髋臼侧均为羟基磷灰石(HA)涂层压配固定臼杯,股骨侧123例为非骨水泥HA近端涂层压配固定,23例为锥形光面骨水泥固定,所有假体的头臼界面均为氧化铝陶瓷头对全陶瓷内衬.进行短时间5年以上,平均(72.9±10.9)个月的随访,对其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结果 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9.6±7.9)分提高到术后末次随访(91.7±3.0)分(P<0.05).以翻修作为终点的假体5年生存率为96.6%.1例因髋臼杯移位松动而翻修;1例出现外伤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行翻修术;1例患者因轻微外伤后并发陶瓷内衬破损行翻修术;另2例因感染而翻修.此外,16例术中并发股骨侧截骨面皮质劈裂,延迟负重后无假体松动下沉;1例髋术中并发髋臼骨折,行保守治疗后髋臼无松动;2例术后出现脱位,保守治疗成功;2例出现非典型性关节异响,非手术治疗后消失.其余无论是骨水泥或非骨水泥假体,假体髋臼侧和股骨侧均固定稳定,假体周围无骨溶解,假体无明显松动和下沉.结论 第三代氧化铝全陶瓷内衬对陶瓷头界面假体用于初次全髋置换中期临床随访结果满意,但需要避免陶瓷界面特有的并发症,假体使用需要注意良好的临床技术.

    作者:吴浩波;蔡友治;严世贵;王祥华;吴立东;何荣新;戴雪松 刊期: 2011年第47期

  • 复方盐酸表柔比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目的 制备复方盐酸表柔比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PLGA)纳米粒,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粒,添加适量乳糖后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得到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粒冻干粉,通过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盐酸表柔比星和钆喷酸双葡甲胺的含量和释放度.结果 制备得到复方盐酸表柔比星PLGA纳米粒,初步建立了可同时测定两种药物成分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复方制剂中盐酸表柔比星和钆喷酸双葡甲胺的含量分别为100.6%±1.6%、99.1%±1.9%,且两种成分均能在9d内释放完全.结论 本方法制备复方盐酸表柔比星PLGA纳米粒简便可行,所拟定的含量测定方法可行.

    作者:纪建松;傅红兴;宋晶晶;李慧;朱雁林 刊期: 2011年第47期

  • urantide对小鼠急性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urotensinⅡ(UⅡ)特异性受体(UT)特异性拮抗剂urantide对急性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排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健康对照组、预处理对照组、模型组和预处理模型组.预处理对照组和预处理模型组给予尾静脉注射0.6 mg/kg urantide预处理,健康对照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30min后模型组及预处理模型组立即以脂多糖联合D-半乳糖胺( D-GalN)腹腔注射诱导急性肝细胞凋亡小鼠模型,健康对照组和预处理对照组则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技术分析和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测定检测肝细胞凋亡程度;用反转录(RT)-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检测肝组织及血浆前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与分泌水平.结果 模型组可见大量肝细胞凋亡,而预处理模型组肝细胞凋亡指数和caspase-3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26±11)%比(77±20)%,(2.50±0.83) pmol·min-1·mg-1比(3.76±0.42) pmol·min -·mg-1,均P<0.01];肝组织前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FN-γ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蛋白分泌水平也均明显低于模型组[1.69±0.47比3.57±0.79、0.31±0.02比0.46±0.06、2.81±0.72比3.35±0.84,(233±36) pg/ml比(441±157) pg/ml、(228 ±21) pg/ml比(364±20) pg/ml、(93.8±5.2) pg/ml比(180.3±4.3) pg/ml,均P<0.01].结论 urantide可通过抑制前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分泌抑制脂多糖/D-GalN诱导的急性肝细胞凋亡.这表明UⅡ/UT受体系统在急性肝衰竭免疫炎性损伤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并有可能成为ALF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于芳苹;赵亮;刘亮明;梁冬雨;杨道华;张芳芳;叶长根 刊期: 2011年第47期

  • 锁定钢板固定联合磷酸钙骨水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对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磷酸钙骨水泥( CPC)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进行基础力学研究.方法 证实无病理缺陷、骨折、畸形或肿瘤的18具新鲜股骨标本,分为两组:实验组(右侧股骨)与对照组(左侧股骨),依据Evans分型中的ⅢA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造模,每组各18根股骨,实验组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固定联合CPC固定,对照组采用单纯LPFP固定.将股骨标本固定在特殊的夹具内进行力学对比测试.结果 两者载荷·应变在600kg·m· s-2 条件下,实验组(98 ±3.6)με、对照组(127±4.4) με;3000 kg·m·s-2条件下,实验组(278±23)με、对照组(457±45)με.载荷-位移500 kg·m·s-2条件下,实验组(0.16±0.02) mm、对照组(0.23±0.04) mm;4000 kg·m·s±2条件下,实验组(2.79 ±0.59) mm、对照组(5.05±0.68) mm.扭矩-扭转变形0.1(°/cm)条件下,实验组(0.14±0.01) kg·m2·s-2、对照组(0.23±0.04) kg·m2·s-2;0.8(°/cm)条件下,实验组(3.14±0.17) kg·m2·s-2、对照组(2.57±0.08)kg·m2·s-2(P<0.05).结论 治疗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磷酸钙骨水泥在抗压、抗扭转方面明显优于单纯锁定钢板内固定.其立体固定,整体稳定性高.

    作者:孙强;许平安;苏云;郑加法 刊期: 2011年第47期

  • 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对患者血小板α和β分泌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血小板α和β分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76例A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奈哌齐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每组38例.多奈哌齐治疗组给予多奈哌齐,每晚5 mg口服;对照治疗组给予常规改善脑代谢药物.另设本院同期非痴呆疾病组4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12周后分别测定两组AD患者的AD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分别测定非痴呆疾病组和两组AD患者血小板中α和β分泌酶的活性,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血小板α分泌酶的产物sAPPα的含量.结果 多奈哌齐治疗组降低ADAS-Cog评分(5.3±4.4)分,与对照治疗组的(1.7±1.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周后多奈哌齐治组的ADL评分(41±7)分明显低于对照治疗组(4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50±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多奈哌齐治疗组的α分泌酶活性(91%±9%)明显高于对照治疗组(64%±8%,P<0.01),β分泌酶活性(1 19%±11%)明显低于对照治疗组(178%±17%,P<0.0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治疗组血小板sAPPα含量(26%±8%)明显低于非痴呆疾病组(100%±12%) (P <0.001),多奈哌齐治疗组12周sAPPα含量(64%±14%)明显高于对照治疗组(P<0.01).结论 多奈哌齐治疗显著提高了A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表现为降低ADAS-Cog和ADL评分;多奈哌齐治疗提高了AD患者血小板α分泌酶活性并降低了β分泌酶的活性;多奈哌齐对AD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改善可能与其对血小板分泌酶的活性调节有关.

    作者:董根山;李学;蒋秋焕;杨红旗 刊期: 2011年第47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治疗:进展、问题与展望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是导致老年期痴呆为常见的原因,目前尚无针对病因的有效防治方法.β淀粉样肽(amyloid-beta,Aβ)在AD发生中起关键作用,清除脑内Aβ已成为AD防治的重要策略之一[1].近年来抗Aβ免疫治疗取得重要进展,本文对抗Aβ免疫治疗的现状、问题和未来进行综述和展望.

    作者:曾凡;许志强;周华东;王延江 刊期: 2011年第47期

  • 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低浓度七氟烷诱导在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P)联合低浓度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 1年5月浙江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确诊为气管异物的急诊患儿90例,年龄9 ~36个月,体质量8~17 kg,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为TCI-P联合低浓度七氟烷吸入诱导;B组为TCI-P复合氯胺酮诱导;C组为TCI-P复合芬太尼诱导;3组患儿术中均采用单纯TCI-P维持麻醉,观察3组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和患儿在手术室滞留时间及苏醒时间.结果 在硬支气管镜置入过程3组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呛咳,其中发生重度屏气、呛咳需加深麻醉的病例A组为1例、B组7例、C组5例,A组明显优于B组(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儿置镜时丙泊酚靶浓度均明显高于A组(P<0.01),且术中低SpO2明显低于A组(P<0.01),术中SpO2 <95%例数亦明显多于A组(P<0.01).B组术毕喉鸣或舌后坠致呼吸困难发生数明显多于A组与C组(P<0.05),且患儿术毕在手术室滞留时间、苏醒时间明显长于A组与C组(P<0.01).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低浓度七氟烷吸人麻醉是一种可控性强、安全、实用的婴幼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旭彤;祁旦巳;刘华程;苏尔瞻;李军 刊期: 2011年第47期

  • 用于分子影像学研究的双融合报告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验证

    目的 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人转铁蛋白受体(TfR)双融合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并进行功能鉴定,为活体光学/磁共振双模式成像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将TfR基因克隆到pEGFP-C1载体,构建重组pEGFP-C1 -TfR质粒.pEGFP-C1 -TfR质粒转染293T细胞48 h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情况;通过RT-PCR检测TfR的表达情况;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EGFP-TfR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通过Tf探针摄取和竞争实验检测EGFP-TfR融合蛋白的功能.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EGFP-TfR基因序列正确,无突变或缺失.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EGFP的表达;RT-PCR结果显示TfR高效表达;EGFP-TfR融合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膜,并能够特异介导Tf的内吞.结论 EGFP-TfR双融合报告基因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且能够高效表达发挥各自的功能,可以用于后续的活体光学/磁共振双模式成像.

    作者:李丹;周斌;张波;覃杰;朱康顺;黄明声;孟晓春;单鸿 刊期: 2011年第47期

  • 保留股骨颈短柄假体在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保留股骨颈短柄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短期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用保留股骨颈短柄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8例(9髋),平均年龄24.1 (20~36)岁.酒精性者3例(3髋),激素性者5例(6髋).按照世界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分期,Ⅲ-C期7髋,Ⅳ期2髋.通过Harris评分及X线片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平均随访18.1(12 ~30)个月,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2.8±8.6)(21~52)分,终末随访时平均(92.8±6.1)(80 ~ 100)分,优7髋,良2髋.X线片上髋臼和股骨无骨吸收或骨溶解,假体无松动征象.疼痛解除,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使用保留股骨颈短柄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年轻患者晚期股骨头坏死的短期效果满意.

    作者:王义生;刘鸣;李军伟;镐英杰;李劲峰;杨杰;李广辉 刊期: 2011年第47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保留股骨头治疗的新方法与选择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致残率很高,对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生产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骨科医学难题,国内外学者就此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但仍未完全解决.关节置换术作为一项成熟和经典的骨科治疗技术已经在髋关节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对于坏死体积在1/3~1/2的中青年ONFH患者是否适合人工关节置换呢?很多医师建议行关节置换手术,但远期效果并不理想[1].我们建议对于此类患者进行保头治疗,尽量延缓甚至避免关节置换治疗.

    作者:赵德伟 刊期: 2011年第47期

  • 关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定义的探讨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巴雷特食管(BE)3种类型.西方国家的患病率为20%~40%,亚洲地区为5%~17%.近年来,亚洲地区患病率逐年升高[1].质子泵抑制剂(PPI)被认为是治疗GERD的有效、常用的药物[2].以往的研究多为RE,近年开始关注NERD.人们发现,仅有少数的GERD患者在胃镜下见食管炎或BE表现,多数GERD患者为NERD,即内镜下未见食管炎表现.在亚洲国家,这种情况可能更为突出,NERD可以占到GERD总人数的2/3左右.而PPI对NERD的治疗效果远不如RE那么理想[3],只有30%~60%的NERD在服用PPI后症状缓解[3-5],有些研究数据甚至更低,仅为30%~35%[6],因而,约有一半以上的NERD患者对于PPI治疗并不敏感.临床实践中,部分GERD患者的治疗变得棘手,难治性GERD(rGERD)的概念逐渐浮出水面.

    作者:赵迎盼;唐旭东 刊期: 2011年第47期

  • 应用蛋白质指纹图谱建立炎性和非炎性早产诊断模型

    目的 建立炎症早产和非炎症早产血清蛋白质组诊断模型.探讨应用蛋白质指纹技术进行早产的早期预警并区分炎症早产.方法 从2008至2010年在解放军第三○六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中挑选2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人选条件和分娩后胎盘胎膜的病理结果,分5组每组50例:炎症早产组,非炎症早产组,盲法验证组和炎症足月产组;用正常足月产组做对照.各组标本50例,共250例.应用SELDI-TOF-MS蛋白质指纹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炎症和非炎症早产诊断模型并经过盲法验证和统计学分析;同时将炎症早产组和炎症足月产组建模所用差异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炎症早产组与对照组质谱比较,得出36个差异蛋白,使用相对分子质量为1089、6635、2875、10 068、4405、4971、36 665、9713的标志蛋白建立模型.其特异度80.85%,敏感度84.44%,阳性预测值93.33%,阴性预测值46.67%;非炎症早产组共有15个差异蛋白,使用相对分子质量为3941、5808、6858、4289的标志蛋白建模,其特异性75.68%,敏感性64.44%,阳性预测值80.00%,阴性预测值66.67%.诊断炎症早产和诊断炎症足月产所用的模型比较得知,两者所用的差异蛋白完全不同.结论 应用血清蛋白质组诊断模型预测早产,能够将炎症早产和非炎症早产加以区分,具有指导个性化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炎症早产和炎症足月产的诊断模型完全不同,推测在妊娠的不同时期,绒毛膜羊膜炎所导致的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不同.

    作者:张文颖;党艳丽;周玲;于力;刘艮兰;张妍;陈秀芳;王敏;张军 刊期: 2011年第47期

  • 顺铂与重组人内皮抑素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对裸鼠卵巢癌的疗效

    目的 寻找重组人内皮抑素(rhES)使卵巢癌荷瘤鼠瘤组织微血管正常化时间窗.方法 建立卵巢癌移植瘤模型,通过动态观察重组人内皮抑素用药后肿瘤微血管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Ⅳ型胶原(CollagenⅣ)及缺氧诱导因子-1 α(HIF-1α)表达变化,确定rhES使肿瘤微血管正常化时间窗.按rhES使肿瘤微血管正常化时间窗前、中、后3个时间段分别给予顺铂治疗并设对照,通过抑瘤率,微血管密度(MVD),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等方面评价疗效.结果 在rhES用药第4、6天肿瘤微血管趋于成熟,基底膜,周细胞增加,α-SMA阳性表达微血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分别为(15.3±5.2)比(4.3±2.1)个/mm2 (P <0.01);(16.4±4.6)比(6.6±2.4)个/mm2(P <0.01),Ⅳ型胶原阳性表达的微血管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升高,分别是(14.7±4.3)比(6.7±5.1)个/mm2(P<0.01);(18.4±5.5)比(7.1±1.7)个/mm2 (P <0.01).在rhES用药第4、6天肿瘤乏氧区HIF-1α表达降低.rhES+ DDP(d4 ~6)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抑瘤率高,微血管密度降低,增殖核抗原(PCNA)表达下降.结论 rhES使卵巢癌移植瘤微血管正常化时间窗为用药第4~6天,在该时间段与顺铂联合用药治疗效果佳.

    作者:辛刚;杜鹃;朱琳;于云海;李跃;刘培淑 刊期: 2011年第47期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