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吴贤江;戴磊;王耀宗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内窥镜检查, 甲状腺素类, 钙
摘要:目的 研究腔镜下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8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手术指征,且经评估均可耐受手术及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比较2组手术一般情况、术后甲状腺素及钙离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甲状腺手术使用的时间更长[(48.2±3.6)min比(35.2±3.1)min],但出血量[(74.1±20.5)mL比(84.5±24.2)mL]及平均住院时间[(5.3±1.5)d比(8.2±1.6)d]均较短(P<0.05);术后1 d、7 d、30 d、60 d甲状腺素含量及血液中的钙离子含量整体水平要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镜下切除甲状腺肿瘤切实可行,手术创伤小,有助于恢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空肠造瘘在微创食管癌Ivor-Lewis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腹部不加切口的完全腹腔镜下空肠造瘘术的操作方法,探讨腹腔镜下空肠造瘘在微创食管癌Ivor-Lewis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部不加切口的完全腹腔镜下空肠造瘘术的279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空肠造瘘术中完成情况、空肠造瘘口渗液、造瘘口局部皮肤感染、管道堵塞、脱落、肠梗阻、二次手术等发生率.结果 27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空肠造瘘置管,平均手术时间(16.7±3.2)min,带管时间(30.2±3.6)d,空肠造瘘术后并发症为20.1%,其中造瘘口渗液7例,造瘘管脱落3例,造瘘管堵塞2例,肠梗阻4例,二次手术1例.结论 腹部不加切口的完全腹腔镜下空肠造瘘术,是一种可行、较为安全的手术方法,是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有效方法.

    作者:戎保林;梅新宇;吴显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网络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网络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配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两组均按高血压诊疗常规给予降压药治疗,对照组门诊随诊,研究组进行网络干预,时间2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在干预后第12和24月末,两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各维度积分和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均P<0.01),但研究组上升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均P<0.01);在干预后第6、12、18、24个月末,两组血压均较干预前降低(均P<0.01),但研究组降压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网络干预有助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有利于血压控制,较门诊随访模式效果优越.

    作者:黄玲燕;阮美生;钟平;阮娅芳;王淼;徐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陆军干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评估分析

    目的 评估陆军干部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为下一步实施有效个体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整群调查年龄在24~59岁的陆军干部695例,分析军队干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现状,评估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10年发病危险度.结果 695例陆军干部吸烟率、肥胖率分别为30.79%、9.50%,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8.49%、5.61%、0.86%和0.58%.吸烟率、肥胖率和高血压患病率位居前三位.自30岁开始,肥胖率、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危险因素患病率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硬化斑块和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总患病率分别为8.78%、4.46%,在30~59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斑块和IMT增厚患病率显著增多,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陆军干部ICVD 10年发病危险度:35~39岁年龄组低于参考标准的低危险值,其他年龄组均低于参考标准的平均值,55~59年龄组的发病危险度高为3.02%,也仅为平均危险值的0.84倍,属于极低危.结论 军队干部ICVD 10年发病危险度明显低于参考标准值,属于极低危.但自30岁开始,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作者:尹秋生;冬兰;赵倩;李桐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D)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复发情况.方法 选取72例进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于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予以放置LNG-IUD,另36 例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中成药或未采取任何措施,于术后第3、6、12月观察其卵巢大小、卵巢功能、内膜厚度、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以及其痛经等情况的变化.结果 LNG-IUD可有效的预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的术后复发,同时可以缓解痛经、减少月经量、降低CA125水平,且对卵巢功能无影响.结论 LNG-IUD适用于预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且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宋汝丹;程玲慧;李莹莹;崔欠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氢气对男性高尿酸血症治疗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氢气对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将确诊为高尿酸血症的男性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生活方式干预配合服用溶解了氢气的水(浓度为1.0~1.5 mg/L)调理,每次200 mL,每日3次;对照组:生活方式干预配合服用不加氢气的安慰剂水,剂量相同.干预时间为3个月.记录干预前后患者年龄、血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血肌酐和尿素等实验室检查,自我感觉评定及亚健康状况测评.结果 揭盲后,试验组实际参与40例,完成37例,脱失3例(7.50%);对照组实际参与40例,完成30例,脱失10例(25.00%);合计67例完成研究,平均年龄(40.7±7.5)岁.两组均未出现因为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的病例.对照组的脱失率明显高于试验组(x2=4.5006,P=0.03),试验组的自我感觉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调理前的亚健康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53,P=0.65),但是调理后,试验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9564,P=0.00).试验组的舒张压、总胆固醇和尿酸水平出现显著性下降,尤其是试验组调理前后尿酸的平均水平下降达(66.69±111.38)μmoL/L(t=3.3870,P=0.00),而对照组观察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氢气对高尿酸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可改善患者的自我感觉.

    作者:郑延松;韩超进;陈志来;曾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与胸水中糖类抗原125比值的特点

    胸腔积液患者中糖类抗原125(CA125)的阳性率较高,无论良恶性疾病所致均可表现出CA125数值升高,但升高程度各有不同,提示临床应用CA125进行辅助诊断时需注意其非特异性增高.

    作者:唐文娟;殷晓明;张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麻醉药物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的全身麻醉药物使用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96例患者.根据麻醉药物使用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34例,注射咪达唑仑0.25 mg/kg、芬太尼4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B组(30例,注射丙泊酚2 mg/kg、芬太尼4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C组(32例,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1.5 mg/kg、芬太尼4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分别于术前、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测试.结果 与术前相比,A组患者术后1 d、3 d、5 d、7 d的MMSE评分下降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B组患者术后3 d、5 d的MMSE评分下降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7 d后有恢复的趋势;与术前相比,C组患者术后1 d、3 d的MMSE评分下降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种不同的麻醉药物使用方式对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与维库溴铵麻醉的影响程度较大,影响持续时间也较长.但丙泊酚联合芬太尼与维库溴铵和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与维库溴铵麻醉患者的认知恢复功能快.

    作者:邓新;孟文文;罗萍;杨红旗;侯艳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糖尿病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糖尿病与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健康的两大重要疾病.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一方面多种肿瘤可同时伴有糖尿病,另一方面糖尿病可增加多种肿瘤的发病风险,但其中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探讨糖尿病与相关肿瘤的关系及其潜在的机制,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相关疾病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近年来糖尿病与肿瘤的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夏洪淼;唐世琪;白玉杰;吴凌云;蒋雨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干燥综合征合并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干燥综合征(SS)合并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的临床相关因素,从而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SS合并axSpA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并选择113例同期收治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为对照,从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多系统损伤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SS合并axSpA患者组关节表现和内脏损害多,该组关节痛、红细胞沉降率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抗Ro-52抗体阳性、肺部损害、肾损害和血液系统受累的比例均高于p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口眼干、抗核抗体(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腮腺造影、Schirmer试验、角膜染色、心脏损害、肝损害和神经损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合并axSpA患者关节表现和内脏损害多且严重,尤以肺部、肾脏和血液系统明显;同时病情活动度高、进展快.

    作者:周荣伟;赵丽珂;王钱;穆冰瑶;黄慈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对比

    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据2016年统计,全球子宫恶性肿瘤发病率为81万/年,其中宫颈癌发病率为53万/年.现今的治疗方式以手术和放疗为主.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是否优于并替代开放性手术,当前仍有争议[1].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玲玲;李大可;荣慧;马跃;梦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主动脉夹层患者转运17例分析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裂口流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1].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非常凶险的心血管急症,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2].如未及时正确诊断及有效治疗,患者发病48 h内,病死率以每小时增加1%的速度增长,1周时达到70%,3个月可高达90%[3].现代社会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使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高血压正是主动脉夹层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4],主动脉夹层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作者:朱冰;姜有金;范文辉;邹恒娣;干军;李珺;严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健康体检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调查

    目的 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永康市健康体检年龄大于60岁的老人进行调查,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老人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统计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并记录所纳入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如吸烟、饮酒史、经济情况、年龄等,分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820人,被确诊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有93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11.3%.经分析,患者年龄、婚姻情况、吸烟、饮酒及经济状况均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吸烟史、饮酒史、经济状况差、非在婚、年龄均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危险因素,临床可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范德康;李琼爱;施俊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强化健康教育对肝性脑病患者及照护者影响的调查

    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肝性脑病患者及照护者的远期影响.方法 选取肝性脑病患者及照护者共100例做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入院的42例患者及照护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入院的58例患者及照护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组使用强化健康教育方式,随访12个月,使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结局、照护者焦虑状态及护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1)干预组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概率要低于对照组(x2=4.657,P=0.031);(2)干预组照护者焦虑状态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x2=11.332,P=0.001);(3)干预组照护者的护理能力水平下降速度低于对照组(x2=7.808,P=0.005).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作为对照护者在患者住院期间临床护理科学的补充形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恶性结局的发生率、提高照护人员的自我护理能力、减轻照护人员的焦虑情绪.

    作者:陈付萍;陈桂花;徐丽红;关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及防治

    近年来,随着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的不断发展,骨质疏松作为其重要并发症之一,其相关的骨代谢指标被广泛关注及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质疏松的原因包括疾病本身的影响,治疗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除此之外,与疾病的活动性炎症、体内激素水平、月经周期等因素也一定关联,从而导致骨代谢异常,终出现骨质疏松.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控制疾病活动的同时,保证骨代谢的正常,关节功能的正常,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尤为重要.

    作者:付俊;黄传兵;闫学朋;毛古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注气听诊法及pH试纸检测法在外科重症患者床边放置鼻肠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注气听诊法、pH试纸检测法判断外科重症患者床边放置鼻肠管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标准操作流程为60例外科重症患者行床边放置鼻肠管,同时分别用注气听诊法、pH试纸检测法进行床边判定,记录判定结果;放置结束每例患者再采用影像学方法作为判定鼻肠管位置金标准.检测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的使用对pH试纸检测法判定准确率的影响.结果 累计为60例患者放置鼻肠管,置管成功38例,失败22例.注气听诊法及pH试纸检测法均提示在位组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单项提示组和未提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显著降低pH试纸检测法的准确性(P<0.01).结论 行床边盲放鼻肠管时,当且仅当注气听诊法、pH试纸检测法均提示在位才有较高的置管成功率;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显著降低了pH试纸检测法准确性.

    作者:万晓;习丰产;虞文魁;朱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军队离退休干部医院-家庭过渡期照护意愿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军队离退休干部医院-家庭过渡期照护意愿,为进一步构建军队离退休干部医院-家庭过渡期照护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石家庄、昆明地区230名军队离退休干部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照护意愿调查表对其照护需求、意愿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健康状况、照护意愿、支付意愿四个方面.结果 有效问卷208份.完成调查的208例军队离退休干部年龄为65~106岁,平均年龄(84.2±7.4)岁,大部分合并多种疾病,患3种以上疾病的有178例(85.58%),5种以上疾病的有130例(62.5%),95%的人有医院-家庭过渡期照护需求,接受医院-家庭过渡期照护服务的愿望强,愿意接受医院-家庭过渡期照护服务的人占84.13%,69.23%的人愿意选择在家中接受多种结合的、身心健康、安全兼顾的医院专业照护人员的指导.结论 绝大多数军队离退休干部有需求、愿意选择在家中接受医院-家庭过渡期照护服务.

    作者:郑伟;陈鑫;孟文文;高红;王建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肌少症的评估及干预

    肌少症是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减少过程,与活动减少相关,在老年人中常见,可导致跌倒、失能及增加死亡风险.肌少症虽然一直被定义为增龄性的肌量减少和肌力下降,但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不同的国际工作小组对这种综合征的正确名称(与老年人肌肉和力量的损失相关)仍在争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充分认识肌肉衰减综合征并开展积极防治,对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老年肌少症的肌量、肌强度和日常活动功能评估方法和针对老年肌少症的各种干预方法作一述评.

    作者:胡世莲;方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健康体检人群常见肿瘤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目的 应用疾病风险评估系统对健康体检人群进行疾病风险评估预测,结合评估结果分析高危个体的肿瘤发病风险,指导风险干预.方法 在健康管理师指导下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主要医学体检指标,使用健康风险评估软件对健康体检者进行肺癌、肝癌、胃癌、肠癌患病风险评估,并按年龄、性别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各年龄组肺癌、肝癌、肠癌的高危风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各年龄组的高危风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胃癌、肝癌、肠癌的高危风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癌各年龄组的高危风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疾病风险评估,针对常见肿瘤疾病的高危因素,将体检人群按风险分层分类管理,可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桂兰;刘芳;邹永光;黄容;陈叶坪;郭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及关联规则挖掘研究

    目的 研究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SPSS 17.0和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RA患者血清SOD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55例湿热痹阻型RA患者血清SOD值与正常参考值相比较,下降的有182例(占51.27%).相关性分析示:血清SOD与免疫球蛋白M、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呈负相关,与C4呈正相关(P<0.05或P<0.01).治疗后血清SOD上升与车前草红花、车前草桃仁、车前草薏苡仁、车前草陈皮、车前草茯苓等中药组合存在明显关联关系,置信度均在90%以上.治疗后血清SOD上升与外用药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也存在明显关联关系.结论 SOD参与RA的发病过程,其机制可能与免疫炎症、氧化应激、脂代谢等相关.中医药内外合治均可提高机体SOD水平,调节氧化/抗氧化系统动态平衡,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郭锦晨;刘健;忻凌;万磊;汪元;周巧;黄旦;宋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且资料完整的145例患者病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Garden分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前牵引治疗、术后下地时间、内固定是否取出等因素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造成的影响.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15~61个月,30例(20.7%)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对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无显著影响,而骨折类型、术前牵引治疗、负重时间、内固定取出与否对股骨头坏死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骨折类型、术前牵引、负重时间、内固定物的取出与否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骨折类型、内固定物的取出与否、术前牵引、负重时间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作者:朱海泉;刘子敏;刘晓光;张宏;孟祥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北京医院 中共安徽省委保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