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进展

马欣昕;苏闻;陈海波

关键词: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早期诊断, 发射计算机, 断层显像, 神经变性疾病, 生物标记物, 放射性危害, 单光子发射, 中老年人, 神经核团,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结构改变, 检测方法, 计算机化, 病情监测, 正电子, 基底节, 证据
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变性疾病,迄今为止,其诊断和药物疗效评价主要依赖于临床,缺少客观证据,虽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能提示PD患者黑质及基底节神经核团功能的异常,但对于结构改变的显示及其对早期诊断的提示意义不尽如人意,且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危害,临床应用较为局限。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通过该手段,筛选适合PD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及其相关检测方法,为PD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有效帮助。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对不同年龄段老年冠心病患者行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后疗效进行探讨。方法从住院患者中筛选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平均分为低龄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两组均行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结果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在病变情况、支架置入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对于不同年龄段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均有效。

    作者:韩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013 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2013.V2)要点介绍及解读

    2013年3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2013.V1《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1个月之后又发布了V2版指南,相对于V1版指南,V2版指南仅仅在版面上做了一些修改,增加了讨论部分的目录。在内容上,2013.V2版指南与2012.V2版指南相比,在胃癌的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重要更新。

    作者:郭仁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目标探索之我见

    降低胆固醇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血脂异常的首要干预目标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他汀20余年的发展和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奠定了其成为调脂治疗的基石和降LDL-C的首选药物[1,2]。他汀类药物的系列研究显示,LDL-C在一定范围内“低一点更好”。但人类至今尚未找到LDL-C安全而有效的确切靶目标,是否存在类似血压和血糖的“J”型曲线尚待阐明。因而学术界对降LDL-C治疗的目标值低下限尚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拟对临床中LDL-C靶目标值的探索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简要叙述如何在临床上提高LDL-C的达标率。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介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创建于1958年。建科以来,在著名神经内科学家曹天祥等老一辈专家教授的辛勤耕耘和努力下,逐渐成长壮大,为科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樊东升教授等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奋发进取和拼搏引领下,使学科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现在,作为国家重点建设专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教育部博士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国家临床药理试验基地和神经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和医学研究方面位居国内先进水平。学科拥有神经退行性疾病、脑血管病、周围神经与肌肉病、癫痫与睡眠障碍、头痛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等专业组,并具有独立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室、神经分子生物实验室和神经肌肉病理室。各专业组在学科发展中相互支撑,有序发展,既百花齐放,又特色突出,形成了一支队伍完整、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在医教研各方面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梯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视和提高帕金森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该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起病平均年龄为55岁,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统计显示,55岁以上人群中PD患病率近1%,65岁以上人群则增至1.7%。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急剧发展, PD患者绝对数量和增长速度均迅速上升,是除阿尔茨海默病外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全球PD患者人数已超过400万,仅我国就已超过200万,每年有近10万人新发PD,已成为PD患者多的国家之一。目前,虽然该病可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或缓解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但尚无根治方法,中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受损。因此,重视PD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努力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我国神经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1]。

    作者:樊东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帕金森病存在径向视空间忽视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的立体视空间功能。方法应用虚拟立体空间测试的方法分别对P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在远一位置左侧肢体起病的PD(LPD)患者(90.31±9.12)与正常对照(97.66±1.92)相比存在明显缺陷,差异具有显著性(P=0.047),且这种障碍与PD的严重侧、运动症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认知、情绪心理等无明确相关性。结论本组LPD患者存在径向视空间忽视。

    作者:杜危;李淑华;苏闻;陈海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国工程院2013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

    中国工程院2013年院士增选工作已顺利结束。在中国工程院主席团领导下,各学部严格按照《中国工程院章程》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科学、严谨的评审程序,2013年12月19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3年院士增选结果,选举产生了51名新院士,其中医药卫生学部7人当选。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一种并非罕见的异态睡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目前较多的研究认为约40%~65%的原发性RBD将发展成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为α-突触核蛋白疾病(包括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及多系统萎缩)。原发性RBD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一些早期临床特征存在重叠。RBD为疾病早期诊断和神经保护治疗提供了帮助。

    作者:沈赟;刘春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影像学诊断--附482例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随访本院1例漏诊的肺静脉异常的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回顾1979年至2008年国内42篇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院1例患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疑诊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随访该患者于外院右心导管、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诊断为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伴肺静脉异常,终经手术证实并纠治,术后一般情况良好。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了1965年至2007年共482例经手术证实的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右侧肺静脉异位引流占88.51%(393/444例),异位引流至右房者占77.80%(347/446例),1支或2支肺静脉异位者分别占41.43%和52.94%(162/391例,207/39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者占76.74%(363/473)。其中293例经胸超声确诊或疑诊(并进一步检查),20例经食管超声确诊,23例经CTA确诊,53例经右心导管确诊或疑诊,16例经心血管造影确诊。结论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常常伴有房间隔缺损,且以右侧肺静脉异位引流至右房者居多。目前,CTA是诊断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佳的无创检查手段,超声心动图则是诊断该病常用的无创检查手段,两者合理互补将有助于提高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及同时伴随的心内畸形的确诊率。

    作者:栾丽娜;江泉;陈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014第一版NCCN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解读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肺癌的20%。其发病原因与吸烟密切相关,主要特征表现为恶性程度高,瘤体倍增时间短,转移早而广泛,初始治疗对化疗、放疗均较敏感,缓解率高,但治疗后极易发生继发性耐药,容易复发[1,2]。迄今为止对小细胞肺癌尚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案,给众多学者针对具体临床诊治带来诸多困惑。虽然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对小细胞肺癌作出了相对详细的治疗指南,但通过循证医学的调查,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NCCN在原有的2013第二版指南的基础上,重新做了修订和调整,定为2014第一版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2014版指南”),本文就此新修订的内容作一解读。

    作者:曹子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即将更新

    在近期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第十七次全国学术会议上公布了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征求意见稿)》。新指南参考国外证据,依据近年来我国本土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多方面的更新。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帕金森病传统治疗失败后的其他治疗选择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治疗目前主要以左旋多巴等传统药物治疗为金标准,但临床上仍存在对传统治疗不敏感的案例,同时,患者长期服用左旋多巴造成的运动并发症是治疗过程中更为棘手的问题。患者起病年龄、病程阶段以及用药剂量等都会影响左旋多巴等药物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脑深部电刺激术(DBS)、非左旋多巴类新型药物、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等替代治疗已逐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相关的基础研究也成为关注的焦点。PD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同的临床阶段需要结合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本文将综述目前常用PD非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现状及进展。

    作者:韩露;吴瑢;王晓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013版ACC/AHA胆固醇治疗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指南的解读

    2001年美国国立心、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颁布了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高胆固醇血症检测、评估及治疗的专家委员会第三次报告(ATPⅢ),至今已有10余年,距2004年指南的更新也已经过去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及美国心脏协会(AHA)在2013年11月12日共同颁布了《2013版胆固醇治疗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指南》[1](以下简称新指南)。

    作者:刘梅林;陈夏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前降支钙化病变预防性旋磨2例

    1病例一1.1资料患者,女性,62岁,主因“活动后胸闷胸痛1周”入院。患者于1周前活动后出现胸闷胸痛不适,呈钝痛,位于心前区,持续2分钟左右,有左肩及左上肢放射痛,休息后可缓解,无气促,无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头晕、乏力,无黑矇、晕厥等不适。既往有胆囊切除术及剖宫产手术史,否认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30/80 mmHg,神志清,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4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心电图:窦性心率。心超提示:心脏各腔室大小正常,左室前壁收缩活动略减退,左室松驰功能减退。

    作者:范例;殷兆芳;许左隽;王长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014年《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12期重点号安排

    作者:《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稿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学术性电子期刊,创刊于2008年9月,现为月刊,CN11-9298/R, ISSN 1674-7372,邮发代号:82-136。采取光盘版、印刷版、网络版、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多位一体的出版形式,紧密结合国内外医学学科的前沿进展,充分发挥电子出版物的互动性和多媒体优势,是现有纸版专业期刊的有益补充。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临床科研工作的前沿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2013年9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第十七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将于兰州举行

    2013年12月6日下午,第十七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启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为明年论坛召开拉开了序幕。启动会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建平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秘书长杨民教授,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教授,北京安贞医院吕树铮教授、周玉杰教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张钲教授等10多位专家参会。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国科学院2013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3年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3年院士增选结果,选举产生了53名新院士,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9人当选。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013年AHA/ACC/CDC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科学建议解读

    由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共同制定的《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科学建议》[1](以下简称《建议》)于2013年11月15日在高血压杂志(Hypertension)在线发表。这是第一次由这3个学术和疾病预防组织在高血压的防控方面提出联合的建议。

    作者:张宇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我国确定用药十大原则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姚宏文12月10日公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联合制定的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