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临床效果分析

郑继国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SLNB,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将我院8年间行SLNB的患者34例和进行TALND的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SLNB的34例患者的检测阳性率为85.3%,其中老年患者的检测阳性率为72.2%;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LNB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TALND患者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虽然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反应,但是此种方法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的手术创伤和风险,减少手术的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分析

    目的: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因素以及临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妇产科的298例患者,对其原因及临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积极处理,277例患者抢救成功,8例进行了经腹子宫全切术,7例进行了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另外还有1例死亡。经过分析,这298例患者失血性休克的因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局部因素、生殖道裂伤等。结论:必须加强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因素分析,以能够积极有效预防和控制失血性休克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蒋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在剖宫产过程中采用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实际效果,从而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4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采用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后,优秀率组间比较,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A、B组患者低于C组患者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不大,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针对剖宫产术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采用9mg剂量的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剖宫产术患者实施麻醉的安全可靠选择。

    作者:鄢宇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和80例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设为对照组,将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开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单纯甲状腺患者相似,但是实验室检查存在差异,治疗方法也应有所差异,临床诊断和治疗时需注意区分,避免造成误诊。

    作者:张光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检测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与血小板检测指标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到我院健康检查的6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研究组的APTT和FIB指标的数据与对照组的APTT和FIB指标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T和TT指标值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研究组的PLT和PCT以及MPV指标值与对照组的PLT和PCT以及MPV指标值比较近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而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DW值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临床中加强凝血功能与血小板指标进行测定能够有效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并对血栓的形成诊断和临床治疗以及预后均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谭江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卒中样多发性硬化24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脑卒中样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24例(男11例,女13例)脑卒中样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以国际多发性硬化诊断专家小组推荐的Poser为主。并将24例患者分为地塞米松组和甲泼尼龙组,两组分别采用地塞米松常规治疗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患者服药终止后对两组患者采用延伸残疾状况评估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同时测定MS影响评分(Multiple Sclerosis Impact Scale,MSIS)。结果:从起病方式来看,亚急性起病患者所占比重较大,发病症状较为多样,发病诱因以感冒发热和疲劳饮酒为主。1个月后地塞米松组的EDSS评分高于甲泼尼龙组,而MSIS评分则低于甲泼尼龙组。结果提示脑卒中样起病的MS患者应尽早治疗,并根据病情特点实施有效的方法进行诊治,防止延误患者的病情。结论:对于脑卒中起病的MS患者应该注意脑卒中样MS的鉴别并及早进行MRI检查和FLAIR成像及增强扫描,磁化传递成像(MTR)对于鉴别脱髓鞘病变和脑卒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使用甲泼尼龙进行激素冲击治疗效果较好, MSIS评分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而EDSS评分也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

    作者:史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3例心脏搏动骤停复苏成功的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总结采用心肺复苏方法抢救心脏搏动(心搏)骤停患者的疗效和救治方法。方法:2009年2月~2011年8月,我院急诊科对152例心搏骤停患者施行心肺复苏抢救,恢复自主循环患者转送到ICU或CCU接受治疗,出院前进行GCS评分。结果:33例恢复自主循环,占21.7%。其中院内发生的13例,院前发生20例。27例存活出院,占17.8%。其中8例GPS脑功能的评估为1级或2级。实施CPR至ROSC时间1~93min,平均时间(18.2±17.1)min。结论:完善抢救措施,尽早进行心肺复苏,能够提高心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别艾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微创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00例体会

    目的:探讨各种微创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5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导管电凝组、腔内激光组和透光旋切组,分别观察四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导管电凝组和腔内激光组的手术效果明显提高,且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腔内激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量、切口大小、术后可以活动时间分别为(29.2±3.9)min、(29.2±3.9)ml、(2.1±0.6)个、(6.3±1.3)cm、(31.2±2.7)h,效果为显著;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导管电凝组和腔内激光组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分别P<0.05和P<0.01),且腔内激光组无一例复发患者。结论:微创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发症低,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瑞敏;张在兴;余力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年来于我院治疗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穿刺72h后APACHE评分、白细胞计数、血胆红素均有明显下降,与穿刺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穿刺后谷丙转氨酶与穿刺前无明显变化(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无一例患者感染恶化死亡。结论: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操作安全简捷,临床效果良好,在引流过程中对于胆道减压效果较好,患者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刘世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与氟米龙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眼前节反应控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和与氟米龙滴眼液(氟美童)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对其术后眼前节反应的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白内障手术患者48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241例,B组245例,使其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采取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均给予0.3%左氧氟沙星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胶点眼,在此基础上A、B两组患者分别使用典必殊和氟美童点眼。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眼前节反应和眼压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天、4天、7天时前房渗出情况和人工晶体色素沉着情况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眼压差别不大(P>0.05),术后A组患者眼压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而且高于B组患者术后(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使用典必殊和氟美童均可以达到较好地控制眼前节炎症反应的作用,但是使用氟美童者眼压更为稳定,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荣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的病原菌结果研究

    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的病原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5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100株菌株中,有59株革兰阴性菌,占总数的59%,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有24株革兰阳性菌,占总数的24%,以鸟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有17株假丝酵母菌属,占总数的17%,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临床可以依据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培养和耐药检测结果对抗菌药物进行正确合理的应用,从而对二重感染及耐药菌株的产生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

    作者:杨安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髁突软骨瘤疑似颞下颌关节陈旧性脱位的临床诊治观察

    目的:总结归纳临床上诊断治疗疑似颞下颌关节陈旧性脱位的髁突软骨瘤的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例疑似为颞下颌关节陈旧性脱位,实则诊断为髁突软骨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研究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方法。结果:对于髁突软骨瘤疑似颞下颌关节陈旧性脱位,诊断上主要通过病理学与影像学的方法,治疗时以外科手术为主,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因为颞下颌关节陈旧性脱位与髁突软骨瘤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在此对其诊断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归纳,以便日后对此疾病作出准确诊断,提供精确治疗。

    作者:丁月峰;周培刚;费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含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含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临床价值。方法:Hp阳性PU患者182例按随机数字法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应用铋剂0.20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每日2次,奥美拉唑40mg,1次/天,口服;观察组阿莫西林1.0g,左氧氟沙星0.4g,2次/天,奥美拉唑40mg,1次/天,口服,8天以后继续应用奥美拉唑6~8周。结果:两种腹痛缓解时间及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10.99%低于对照组的38.76%(P<0.05), Hp检测阴性90.11%高于对照组76.92%(P<0.05),复发10.99%低于对照组的25.27(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Hp根除率,减少复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范文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炎支原体导致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导致小儿下呼吸道感染(LRI)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09年6月~2012年12月200例确诊为MPLRI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性别、年龄、发病季节、临床症状、体征、各项检查的临床特征。结果:(1) MPLRI患儿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5岁以下儿童占71.1%;(2)咳嗽率98.6%,发热率75.4%,喘息率51.2%,婴幼儿与年长儿喘息发生率分别为(62.4%,39.2%),呕吐腹泻率分别为(35.8%,14.7%),皮疹发生率分别为(14.7%,5.9%),婴幼儿明显高于年长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所有患儿中合并肺炎衣原体(CP)感染者占60%,合并细菌感染者50.0%,合并病毒感染者26.9%。(4)肺功能检查显示90.3%的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阻塞,70.8%有气道高反应性。结论:MPLRI呈低龄化趋势;以发热、咳嗽、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婴幼儿更易出现喘息、呕吐腹泻及皮疹等临床症状;MPLRI多合并CP感染,能引起气道阻塞及高反应性。

    作者:尹立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蛛网膜囊肿继发硬膜下血肿或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和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蛛网膜囊肿继发硬膜下血肿或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和病因。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8月我院蛛网膜囊肿继发硬膜下血肿或硬膜下积液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A组接受开颅手术治疗,B组接受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有效率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现,B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手术和神经内镜手术在蛛网膜囊肿继发硬膜下血肿或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中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中神经内镜手术术后并发症少,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

    作者:张大川;王良池;赵继军;胡富裕;况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期大剂量乌司他丁与沐舒坦联合使用对特重度烧伤肺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沐舒坦应用对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肺功能的保护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6月间入院诊治的特重度烧伤患者2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45例)与对照组(141例)。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如液体复苏、抗感染、营养支持、及时创面修复的基础上,大剂量联合使用乌司他丁与沐舒坦。对照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常规剂量联合使用上述药物。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通过血气分析计算肺氧合指数和呼吸指数,并根据ALI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损伤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呼吸频率、PaO2/F iO2值与Murray评分方面无差异;治疗后治疗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F iO2值高于对照组,并且肺损伤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一天两组患者的ALI评分无差异,均为轻度肺损伤;治疗后第3、5天后治疗组仍稳定在中度肺损伤,而对照组显示发生重度肺损伤。上述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沐舒坦治疗特重度烧伤患者,可以减轻对肺组织的损伤,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起到保护肺部组织器官的作用,可为临床救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叶胜捷;张文振;庞淑光;方声教;陈如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尼莫同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尼莫同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20例VCI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尼莫同组单用该药物,联合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尼莫同,对照组不使用改善认知的药物,使用MoCA量表分别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进行测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与尼莫同组MoCA得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联合组MoCA得分及主要子项目得分高于尼莫同组(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尼莫同对VCI患者的认知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二者可能具有协同效益。

    作者:张泽进;付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梳蛋白4与肝癌生存期密切相关

    据“健康报”2014年2月11日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细胞分化和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国强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科研人员历时6年,在多梳蛋白4(Cbx4)干预肝癌组织新生血管生成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癌细胞》杂志上。专家认为,Cbx4与肝癌病人的生存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临床上判断肝癌预后的指标;同时发现Cbx4通过泛素蛋白修饰调控肝癌的新生血管生成,为肝癌治疗提供新启示。陈国强课题组科研人员通过检测727位肝癌病人癌组织样本中多梳蛋白4(Cbx4)的表达,发现高表达Cbx4的肝癌病人手术后5年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Cbx4的肝癌病人,科研人员由此提出Cbx4是独立判断肝癌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又进一步发现,Cbx4的表达水平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新生血管密度呈高度正相关,即在多种皮下与原位肝癌实验小鼠模型中,Cbx4高表达促进VEGF的产生、新生血管生成和肿瘤的生长与转移;反之,抑制Cbx4表达则明显抑制甚至阻止肝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从而揭示了Cbx4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LISS钢板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LISS钢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30例,根据其手术治疗耗材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行普通解剖钢板固定,观察组患者行LISS钢板微创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观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间差异不明显,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33%明显低于对照组18.46%,其膝关节活动自由度(128.48±17.13)°明显大于对照组(100.34±15.42)°,而其优良率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15%,以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SS钢板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煜;于桂泳;尚洪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评价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经单用缬沙坦控制不良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经单用缬沙坦控制不良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采用缬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而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其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袁静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T增强扫描在肝脏创伤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诊断肝脏创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经手术确诊的肝脏损伤患者进行CT平扫,结合患者病情选取其中40例患者再进行CT增强扫描。将80例接受CT平扫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40例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80例肝脏损伤患者经CT平扫检查后肝实质内有不规则的低密度影20例,肝脾周围液性低密度影27例,有10例患者漏诊,漏诊率为12.5%,有7例经强化确诊,3例经过手术确诊。观察组40例肝脏损伤患者经CT增强扫描后,损伤部位和程度均清晰显示,无漏诊。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增强扫描能清楚查明肝脏损伤患者的情况,诊断符合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