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刘雪梅

关键词:新型岗位管理模式, 重症监护室, 护理管理, 应用措施
摘要:目的 探究新型岗位管理模式运用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2015年9月—2016年9月该院重症监护室实施分层培训、分层设置、分层定级等一系列新型岗位管理措施,对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加以比较和分析.结果 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实施之后,患者满意度、护理整体质量、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实施之前相比较,得到显著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岗位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降低护理过程中医疗纠纷的发生,对于提升护士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还能够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管理中使用和推广.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专病实境教学在产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在产科实习带教过程中应用临床专病实境教学的价值.方法 将80名护士生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临床专病实境教学,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分析相关结果 .结果观察组护士生对于临床专病实境教学法表示满意.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成绩明显较高(P﹤0.05).结论 在产科实习带教工作中,应用临床专病实境教学法,可加深护士生基础知识,提升动手能力,有助于发散性思维培养,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魏卫红;徐晓波;张晗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医疗保险中医生道德风险控制研究—基于KMRW声誉模型

    该文从薪酬激励、医生声誉、监督管理机制3个方面分析了医疗保险运行过程中医生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在介绍KMRW声誉模型原理的基础上,利用KMRW声誉模型对医疗保险中存在的医生道德风险规避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从体现声誉价值的薪酬改革、建立医生声誉记录与评价机制、建立有效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控制医疗保险中医生道德风险发生的方法与途径.

    作者:于微微;徐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品管圈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品管圈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100名医务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医务人员宣传评分(95.26±2.13)分,素质评分(95.36±2.01)分,解决问题能力评分(97.65±2.11)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管理满意度98.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何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生化免疫管理中应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检测系统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该文主要针对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检测系统在生化免疫管理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临床生化免疫检测的实例,将400患者血液样本生化免疫检测实例作为研究样本,并且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00例采用传统单机检测方式,观察组200例则采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检测系统.比较流水线检测系统与传统的单机检测系统的应用效果差异,分别对比其工作时间、工作成本、工作效果.结果 观察组检测系统与对照组相比较更为优异(P<0.05),在同样的样本比例下,观察组检测需要的血量、时间、人员均少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检测系统可以有效提升检测工作效率、缩小检测成本、提高检测的质量.

    作者:孙新颜;王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焦虑水平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6年3—11月呼吸内科收治住院的90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用S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以问卷形式调查90例患者的焦虑水平情况,并对调查结果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焦虑发生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年龄≥50岁患者明显高于年龄﹤50岁,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患者明显高于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3项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出现焦虑情绪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大,性别、年龄、家庭人均收入均为影响焦虑发生的主要因素,应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

    作者:李平路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PDCA循环在神经外科规培护士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分析PDCA循环在神经外科规培护士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在神经外科实习的规培护士30名,依据教学模式差异性均分两组.予以常规教学模式教育的15名护士为参照组,予以PDCA循环模式的15名护士为实验组,对两组规培护士的教学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 两组护士通过不同方法教学,实验组护士的教学满意(100.0%)同参照组护士对的教学满意度(53.3%)比对明显较高,护理质量同参照组比对也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神经外科规培护士带教管理中应用PDCA可以使科室带教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提升,与此同时规培护士的自我管理也有所提升.

    作者:赵冬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外科门诊护理流程中信息化管理特点分析

    目的 对信息化管理在外科门诊护理流程中的运用特点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外科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这一时间段该院尚未实施信息化护理管理;而将实施信息化管理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外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化管理在外科门诊护理流程中的运用,具有效率高、精确度强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何群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案例教学法配合基于问题教学法在胸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和评价分析案例教学教学法配合基于问题教学法在胸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案例教学教学法配合基于问题教学法在胸外科教学中的可行性,为胸外科实习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方法 .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选取100名临床专业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5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50名学生采用案例教学教学法配合基于问题教学法,考察为不记名闭卷形式,观察两组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 考核后研究组学生在理论与实践得分上均较对照组学生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案例教学教学法配合基于问题教学法在胸外科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升学习的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陈绍森;刘云龙;张敬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东南亚医疗服务旅游业对卫生人力资源的影响

    医疗服务旅游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东南亚各国在医疗旅游业发展方面一直走在亚洲前列,医疗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对卫生人力资源的构成和流动产生一定影响.该文在总结东南亚医疗旅游特点的基础上,对在医疗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下东南亚卫生人力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提炼,从而使卫生行政部门趋利避害,更好地促进卫生人力资源建设.

    作者:赵秀竹;张帆;武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职业病患者情绪障碍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应用

    目的 分析职业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及心理干预在职业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来该院就诊的100例职业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情绪障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情绪障碍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有2例猜忌敏感,1例不安焦虑,3例失落空虚,2例怨愤易怒;对照组患者有8例猜忌敏感,12例不安焦虑,15例失落空虚,19例怨愤易怒,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职业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焕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当前,由于经济条件、服务水平、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基层卫生院的护理质量和城市大医院护理水平仍然存在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院护理管理体系.该文主要分析了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现状,并且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改进对策.

    作者:颜景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柔性管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普外科护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的效果,分析柔性管理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该次研究选择该院普外科在2015年1—12月期间未实施柔性管理收治的50例患者和普外科护理人员12名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12月实施柔性管理收治的50例患者和相同的普外科护理人员12名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差错率以及投诉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柔性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率和投诉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缓解护患之间的关系,使护理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玉晓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某市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风险认知调查研究

    目的 在山西省某市范围内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风险认知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程度;分析公众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渠道,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影响公众认知的各方面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16年1—2月对山西省某市600名居民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山西省某市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关注程度较高,但认知程度较低;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太信任,担心其安全性和科学性;公众信任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为官方消息;不同婚姻状态,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情况会影响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和行为.结论 相关部门要加强食品添加剂的宣传教育,选择合适的方法,改善公众的担心和不信任情况;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作者:郭文慧;王军;程景民;郭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使急诊科患者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降低风险的发生率.方法 该次研究选择该院急诊科在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和护理工作人员20名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投诉率.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患者及家属对该院急诊科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士理论考试分数、技能操作分数、文书书写分数均高于实施前,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投诉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缓解护患之间的关系,使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加,护理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关于医院后勤经济核算管理模式的研究

    近些年来人们对医院的医疗手段和设备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对医院内部的管理部门、后勤集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医院人流量大,资金流动多,医院内部的管理较为复杂,医院后勤的经济核算对医院成本及运营管理有较大的影响.该文首先对医院后勤经济核算的概述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当前医院后勤经济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来提升医院后勤部门的工作质量,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李洪兵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护理绩效考核在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在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管理中应用护理绩效考核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该院科室的重症监护室绩效考核前以及绩效考核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和统计.结果 通过对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后,护理前其评分为(86.94±1.78)分,护理绩效管理实施后护理质量考核评分为(91.25±0.73)分,对比分析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绩效考核实施后,医务人员与患者对重症监护室护士评价明显提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绩效考核管理引入到重症监护病房内,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且有效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佰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高龄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对高龄患者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探讨其在防跌倒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老干部病房收治的高龄患者8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两组的跌倒人数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经研究结果统计,观察组患者的跌倒人次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大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高龄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增加患者对防跌倒知识的了解和领悟,端正患者对于防跌倒的态度,使得护理人员能够获得更有效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在妇科护理中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

    目的 研究妇科护理操作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院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诊治的120例妇科疾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为60例,将常规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对照组,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56例有效遵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中42例有效遵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达到了96.7%的满意度,对照组为76.7%;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为80.0%,对照组为43.3%,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护理中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实施,促进患者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诊治,提升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小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的调查

    目的 探析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方法 对2016年6—12月期间该院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予以研究,统计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 医生手卫生依从性为84.0%,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为88.9%,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操作前手卫生依从性为87.9%,操作后手卫生依从性为90.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净化中心中,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均良好,其中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更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应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作者:怀向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区域内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 构建合理的诊疗模式,改变居民的求医意识和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优化资源,改变基层内部的市场机制,促进建立分级诊疗,提升百姓的卫生获得感和满意度.方法 在中心遴选建立1个家庭医生工作室,从加强服务体系、机制、能力建设着手,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联合体服务、签约服务和其他服务等.结果 家庭医生工作室服务模式,有益于建立分级诊疗格局,促进社区卫生与二三级医院的双向联动,服务内容更广,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率有效提高,切实提高签约居民的卫生获得感,提升居民的满意度.结论 家庭医生工作室有效利用整合区域资源,更好促进分级诊疗格局,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值得推行.

    作者:刘露霞;钟宇;聂小旭;罗小小;杨海琴;李丹;周璐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