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铁军;于世英;肖亮;张珺;刘聪;李运萍;刘承平
患者女,23岁,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无畏寒、腰痛、腹痛,腹壁出现软组织肿块.外院肺穿刺活检、腹壁包块切除考虑为幼年黄色肉芽肿,经治疗出院,病情反复.
作者:刘于宝;梁长虹;张忠林;王秋实;谢淑飞;余元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初步确定乳腺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与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相关特点.方法 收集乳腺癌病例15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IF-1阴性表达或阳性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AQP1表达水平,初步确定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HIF-1阴性表达或阳性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AQP1表达水平(AQP1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168±38、297±25),存在明显差异,二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AQP1与HIF-1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提示二者可能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乳腺癌的演进过程.
作者:殷铁军;于世英;肖亮;张珺;刘聪;李运萍;刘承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双重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尿液DD3/PSA mRNA比值,评价其初步应用.方法 分别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基因外显子1和2、差异显示编码3(DD3)基因外显子1和3之间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探针,PSA和DD3基因的TaqMan-MGB探针5'分别标记HEX和FAM荧光素,建立双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尿液DD3/PSA mRNA比值的方法,并对方法学进行评价.对34例前列腺癌(Pca)、4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按摩后尿液中的DD3/PSA mRNA比值进行检测,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扩增产物经测序证明为PSA和DD3特异性片段.以LNCaP细胞cDNA作模板,PSA mRNA和DD3 mRNA低检测限分别为0.6细胞/反应和60细胞/反应.DD3/PSA mRNA比值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8%~4.7%和4.1%~4.9%.Pca组尿液DD3/PSA mRNA比值明显高于BPH组(P<0.01).尿液DD3/PSA mRNA比值诊断Pc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95%CI:0.630~0.862),当截断值为0.254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7%和77.3%,其阳性率与临床和病理分级均无关.结论 成功建立了双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尿液DD3/PSA mRNA比值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该方法对Pca诊断具有较高特异度和敏感度,且节省操作时间、降低实验成本,有望成为Pca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凤萍;陈俐丽;沈默;陈伟;陶志华;吴秀玲;胡元平;李澄棣;陈占国;陈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致肠黏膜损害的机理及乌司他丁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组)、肠缺血45 min再灌注6 h组(I/R组)组,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TI组).每组均为10只.用无创伤动脉夹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制成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无菌开腹,但不钳夹该血管.乌司他丁预处理组在术前30 min经阴茎背静脉注入乌司他丁(2×104 U/kg),而肠缺血45 min再灌注6 h组和假手术组则分别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在缺血45 min再灌注6 h后,各组分别采集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组织及小肠组织标本.分别观察各组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小肠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血液及肠系膜淋巴组织细菌移位率;并对小肠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和I/R组比较,UTI组IFABP,NO,TNF-α,MDA,MPO水平均明显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IFABP(520.87±75.41)pg/ml比(1493.57±136.35)pg/ml,NO (58.97±7.06)μmol/L比(95.15±9.13)μmol/L,TNF-α(15.38±1.70)pg/ml比(23.55±4.34)pg/ml,MDA(4.5±1.1)nmol/mg比(9.2±2.6)nmol/mg,MPO(1.98±0.22)U/g比(3.02±0.55)U/g,SOD(77.08±7.14)U/mg比(60.61±6.83)U/mg,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肠系膜淋巴组织细菌移位率显著降低(P<0.05),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乌司他丁可能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诚轻中性粒细胞聚集及活化、降低TNF-α、NO释放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对肠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牧林;张嘉;吴薇;刘瑞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替普瑞酮对类固醇性溃疡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HSP)70和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实验组、低剂量替普瑞酮组、中剂量替普瑞酮组和高剂量替普瑞酮组,每组10只.采用泼尼松龙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低、中、高剂量组替普瑞酮的剂量分别为50、100、200 ms/kg,给药7 d,每天1次.观察胃黏膜的病理变化,计算溃疡指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黏膜c-fos水平,RT-PCR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HSP70 mRNA的表达.结果 类固醇激素能引起胃黏膜显著出血性损伤,实验组大鼠溃疡指数中位数为44.5,明显高于空白组(0,P<0.01),实验组大鼠胃黏膜c-fos染色积分为42±8,高于空白组(22±3,P<0.01),HSP70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组(0.22±0.03 vs 0.04±0.02,P<0.01).低、中、高剂量替普瑞酮组的溃疡指数中位数分别为32.5,23.0,23.0,均明显低于实验组(均P<0.01),大鼠胃黏膜c-fos染色积分分别为34±2,30±5,25±3,均明显低于实验组42±8(均P<0.01);HSP70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6±0.05,0.41±0.09,0.49±0.05,均明显高于实验组(0.22±0.03,均P<0.01).结论 替普瑞酮对类固醇致胃黏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HSP表达,抑制胃黏膜c-fos的表达有关.
作者:吕宾;张璐;范一宏;徐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种MR扫描序列对关节软骨的诊断价值并筛选佳成像序列.方法 应用12种MR序列组合对9只新鲜牛膝关节模型行矢状位扫描.MR序列为:T1加权、T2加权及质子密度加权快速涡流自旋回波序列(TSE-T1 WI、TSE-T2 WI、TSE-PDWI),附加脂肪饱和的T1加权、T2加权及质子密度加权快速涡流自旋回波序列(TSE-T1 WI-SPIR、TSE-T2 WI-SPIR、TSE-PDWI-SPIR),T1加权三维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D-FFE-T1 WI),分别附加脂肪饱和、水激励、磁化传递的三维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D-FFE-SPIR、3D-FFE-WATS、3D-FFE-MTC),三维平衡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D-BFFE),附加水激励的三维平衡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D-BFFE-WATS).测量并比较各序列中关节软骨信号噪声比(SNR),软骨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从中优选出佳MR序列对15位健康志愿者进行单膝关节检查,计算关节软骨SNR、CNR及其效率值,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结果 牛膝关节软骨SNR值在附加SPIR、WATS、MTC技术的序列组合中高于未附加这些技术的序列组合,各序列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健康志愿者软骨SNR较高者为3D-FFE-SPIR、3D-FFE-WATS、3D-BFFE-WATS.CNR较高者为软骨对骨皮质、骨髓、肌肉和脂肪:3D-FFE-SPIR、3D-FFE-WATS、3D-BFFE-WATS;对液体:3D-FFE-WATS、TSE-T2 WI-SPIR、3D-FFE-SPIR;对半月板和韧带:3D-FFE-SPIR、3D-BFFE-WATS、TSE-PDWI-SPIR.SNR、CNR效率值较高者为3D-FFE-WATS、3D-BFFE-WATS、3D-FFE-SPIR.与其他序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D-FFE-SPIR与3D-FFE-WATS比较中,软骨SNR、CNR(软骨对骨皮质、肌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NR(软骨对液体、骨髓、脂肪)在3D-FFE-WATS序列中高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SPIR或WATS技术使软骨SNR及软骨与周围组织的CNR增高,当进行软骨检查时应常规使用脂肪抑制技术.WATS扫描速度快,脂肪抑制均匀,可以替代SPIR.3D-FFE-WATS可清晰显示关节软骨,为检查软骨病变敏感序列之一.3D-BFFE-WATS序列的SNR、CNR高且扫描速度快,效率值高,可以应用于临床.
作者:顾菲;张雪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成人散发性病毒性胃肠炎中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5年至2006年成人肠道门诊散发非霍乱水样便腹泻患者粪便标本312份,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进行轮状病毒核酸的检测;分别用德国R-Biopharm公司的酶免疫试剂盒进行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抗原的检测.结果 312份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核酸检测全部阴性;125份粪便标本中诺如病毒阳性22份,阳性检出率17.6%(22/125),其中10月份检出率高,为32.4%(11/34);92份粪便标本中肠道腺病毒阳性3例,检出率3.3%(3/92),其中1例诺如病毒和腺病毒混合感染.结论 北京地区成人散发性病毒性胃肠炎病原以诺如病毒多见,秋季多发;轮状病毒感染率可能很低.
作者:陈美芳;高燕;丛旭;孙春玲;朱建莹;郗萌;郭晓琳;杨霞;李颖;魏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侵犯骨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48例确诊有骨髓侵犯的NHL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4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4%,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60.7%.增强化疗剂量组和CHOP方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和64.1%.(2)89例B细胞NHL患者中,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组和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的3年及5年总体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显著高于CHOP方案组和增强化疗剂量组(P<0.05);增强化疗剂量组的3年及5年OS率及PFS率显著高于CHOP方案组(P<0.05);(3)59例T细胞NHL患者中,增强化疗剂量组和HSCT组的3年及5年OS率和PFS率显著高于CHOP方案组(P<0.05).结论 NHL侵犯骨髓预后差,增加化疗强度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能会提高其治疗有效率及长期生存率;其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能够显著提高CD20+ B细胞NHL的疗效.
作者:李桥川;袁晓莉;王亚非;邹德慧;赵耀中;邱录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雷洛昔芬(RAL)引起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AL作用48、72、96、120 h后对PC3细胞生长抑制率.不同处理因素作用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和亚二倍体峰,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c-Jun N端应力激活的蛋白激酶(JN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活性以及Bel-2、磷酸化Bcl-2(p-Bel-2)、Bax和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α、ERβ、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蛋白(P21WAF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因的表达.结果 RA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C3细胞增殖.10-6mol/L RAL可以快速持续激活ERK1/2和p38,不激活JNK.处理因素作用48 h后,对照组、RAL、RAL+PD98059、RAL + SB203580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9%±0.1%;22.9%±1.5%;15.2%±1.8%和9.7%±0.6%(P<0.05).10-6 mol/L RAL使细胞阻滞在G1期,10 μm PD98059或SB203580预孵育1 h可减轻RAL此种作用.PC3细胞表达ERα和ERβ.RAL、RAL+PD98059、RAL+SB203580组中cyclinD1和P21WAF1基因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0.50±0.02、4.48±0.12倍;0.49±0.02、1.77±0.06倍;2.36±0.08、4.50±0.03倍(P<0.05).Bcl-2、Bax和caspase-3(对照组、RAL、RAL+PD98059、RAL+SB203580)的表达分别是1、0.33±0.02、0.34±0.01、0.81±0.05;1、3.14±0.02、1.67±0.11、3.15±0.03;1、4.16±0.02、2.66±0.03、1.80±0.06.RAL作用1.5 h后p-Bcl-2增加,SB203580可以抑制RAL引起的p-Bcl-2增加.结论 RAL激活ERK1/2增加P21WAF1.基因表达,并激活p38抑制cyclinD1表达使细胞阻滞在G1期.RAL激活ERK1/2促进Bax表达,同时激活p38磷酸化Bcl-2使其表达减少,引起PC3细胞凋亡.
作者:张宇曦;孔垂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前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有重新肆虐的趋势,病毒性传染病尤甚,近30年来在世界上确认的新的病原微生物和传染病中,52.7%为病毒所致[1].
作者:张向阳;黄海龙;陈伟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大多数慢性疾病(ChD)病人承受增强的急性期反应(APR)和慢性期反应(CPR),增强的炎症反应和过度炎症反应,以及与组织内增多的晚期糖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和晚期脂质过氧化终产物(advanced lipoxidation end products ALE)沉积有强烈相关性的代谢综合征[1]的折磨.
作者:韩春茂;岳晓洁;Stig Bengmark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对肝脏、肌肉肉毒碱脂酰转移酶1表达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将8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正常饲养组(NC,10只)、高脂饲养组(HF,10只)、高脂饲养+非诺贝特组(FF,12只).FF组在高脂饲养的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50 mg·kg-1·d-1剂量进行灌胃.饲养20周时测定血清、肝脏及肌肉组织中甘油三酯(TG)含量,3组均行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并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析肝脏和肌肉组织中肉毒碱脂酰转移酶1(CPT-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高脂饲养20周时,与NC组比较,HF组血清TG增加45.0%(P<0.01),肝脏和肌肉TG含量增加2.14倍和10.64倍(P<0.01);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表明,HF组葡萄糖的输注率(GIR)下降61%(P<0.01),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肝脏CPT-1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肌肉组织CPT-1mRNA表达减少71%(P<0.01).非诺贝特干预后血TG、肝脏TG、肌肉TG较HF组分别下降70%、81%及82%,GIR增加2.52倍,肝脏、肌肉CPT-1 mRNA表达较高脂组分别增加1倍、1.05倍.结论 非诺贝特通过上调肝脏、肌肉CPT-1 mRNA表达促进脂肪酸氧化,在改善高脂饲养SD大鼠胰岛素敏感性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白秀平;李宏亮;杨文英;萧建中;王冰;杜瑞琴;楼大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不同胃部疾病中的定植状态,同时探讨免疫组化染色在幽门螺杆菌原位密度测量方面的应用.方法 选取已知病理诊断的胃黏膜活检标本174例,其中来自胃癌高发地区135例,胃癌低发地区地区39例,分别行石蜡包埋、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部位Hp感染密度.结果 胃黏膜小凹上皮表面及腺腔内Hp定植密度评分<1分时,免疫组化染色与HE染色经配对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6、P<0.01);定植密度评分>1分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浅表性胃炎组,胃黏膜小凹上皮表面及腺腔内Hp定植密度评分>1萎缩性胃炎(23.8%)与胃癌组(1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80、P>0.05,χ2=4.876、P>0.05);在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组,胃黏液内游离的Hp密度评分显著大于浅表性胃炎组(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01、P<0.01,χ2=11.002、P<0.01).结论 胃黏膜小凹上皮表面及腺腔内Hp定植密度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逐渐降低,而胃黏液内游离的Hp密度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逐渐升高.
作者:柳云恩;于秀文;董楠楠;宫月华;孙丽萍;袁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我院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二级预防的现状.方法 入选药物洗脱支架对血运重建的影响研究(DESIRE)数据库中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接受血运重建的冠心病且资料完整的患者2048例,平均年龄(60.1±10.4)岁,男1580例.记录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住院和随访期间服用阿司匹林(ASA)、B受体阻滞剂(BB)、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的情况.随访中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AMI、再次血运重建、脑卒中)发生情况.平均随访(587±127)d.结果 住院期间ASA、BB、他汀类药物和ACEI的使用率分别为1923例(93.9%)、1821例(88.9%)、1387例(67.7%)和1288例(62.9%).ASA、BB、他汀类药物3种药物合用者1206例(58.9%),4种药物合用者813例(39.7%).PCI组二级预防常用药物的使用率显著高于CABG组(P<0.001).随访期间药物的使用率均显著低于住院期间(P<0.001),ASA、BB、他汀类药物及ACEI的使用率分别为1860例(90.8%)、1175例(57.4%)、881例(43.0%)和501例(24.5%),其中CABG组使用率显著低于PCI组(P<0.001).随访药物使用率有区域差异,北京地区患者药物使用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患者(P<0.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接受血运重建后,住院期间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使用率均较高.随访期间药物使用率显著降低,特别是接受CABG治疗和北京以外地区患者,应加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治疗.
作者:刘小慧;杜昕;康俊萍;吕强;张强;吕树铮;陈方;马长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一个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家系同源框转录因子基因CSX/NKX2.5的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一个单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家系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法对该家系内成员进行CSX/NKX2.5基因突变检测,同时对126名家系外健康对照者的该位点进行单ゥ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结果 该家系中4例ASD患者均存在CSX/NKX2.5基因的3个杂合突变,且3者均为谷氨酸转换为赖氨酸(GAG-AAG):G270A(Glu32Lys),G378A(Glu68Lys)和G390A(Glu72Lys).而在家系内非患者及正常对照者中均未发现该3者突变.结论 在中国人一单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家系中发现的CSX/NKX2.5突变,可能是导致此家系房间隔缺损的重要原因.
作者:田莉;祝建芳;杨钧国;朱奇慧;杜戎;李靖;李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模型肠上皮内T淋巴细胞的表达,了解肝硬化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的改变.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诱导肝硬化模型,分离大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分别标记小鼠抗大鼠CD3、CD4、CD8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肝硬化模型组分离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分别为(2.3±0.5)×105 /cm、(3.4±1.1)×105 /cm,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 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80±6)%、(76±8)%,模型组有下降趋势,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CD4+ CD8+亚群细胞分别是(3.7±1.8)%、(6.9±3.3)%,模型组比例多于对照组(P<0.05);CD4+ CD8-亚群细胞分别是(6.9±3.0)%、(4.4±1.4)%,模型组比例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硬化大鼠模型肠上皮内T淋巴细胞表达的变化反映了肝硬化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的改变.
作者:李静;程留芳;李贞;丛玉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肠腔内有大量的细菌和多种毒素,但正常情况下,人们并不发生严重的感染或中毒性疾病.这主要是肠黏膜屏障有效地阻挡了外来微生物和毒素的侵袭,保证了机体的健康.
作者:李世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