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英;任会娟
目的 对骨科护理人员全髋置换术术后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对该院骨科护理人员50名展开关于全髋置换术术后护理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次调查中,50份调查问卷,评判结果为优良者28份,评判为中等者18份,评判为差者4份;不同学历者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时间越长,调查问卷及格率越高(P<0.05);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调查问卷及格率不同(P<0.05).结论 骨科护理人员对全髋置换术术后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受学历、职称以及工龄等因素的影响,在今后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应注重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琴;蓝天玉;周琴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为护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患者164例及护理部护士4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分层管理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等情况.结果 分层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书写、基本素质、护理操作等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层管理护理在患者中的应用,不仅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增加了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缓和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袁海霞 刊期: 2017年第27期
办公室是一个公司必不可少的重要部门,其在公司里能够对单位内部工作进行协调、对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因此,整体的工作效率因公司有办公室才能有所提高.医院的办公室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并且因为医院办公室具有其自身独特工作特点,医院内部大小事情基本都要通过办公室进行协调,所以,这也带给了医院办公室工作人员一定的工作要求.该文首先对医院办公室工作的服务对象广泛、以服务患者为中心、职能广泛等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医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包括树立全局服务的观念、发挥乐于奉献的精神、执行精益求精的工作标准和鼓励开拓创新意识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医院办公室工作人员正确理解并对待工作,为医院患者提供一个好的就医环境,提高医院总体利益而尽笔者的一份力气.
作者:王高亭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以提高骨科的服务质量.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至该院骨外科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的管理措施后,住院时间和褥疮、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6.4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明显减少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庆华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对94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AEFI)分析,了解其发生规律和特点,评价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2014年上报的94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报告,采用Epidate 3.0和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AEFI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EFI报告主要来源于免疫预防门诊接种的病例,涉及12种疫苗,其中百白破疫苗的AEFI发生率居首位,依次为白破,乙脑和流感.根据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表现,一般反应94例,异常反应0例,未发生偶合事件和死亡事件.结论 社区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红芳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护理中,仅对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应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健康教育进行开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技术、护理态度、安全管理、健康宣教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4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77%(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7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69%(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海彦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索门诊医疗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提高门诊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方法该院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于2016年7月开始实施PDCA,分别以该院2016年1—6月门诊收治的120份病历资料和2016年7—12月门诊收治的120份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对比两份资料的合理用药、合理辅助检查、处方合格、病历书写合格、患者满意度、预约时间以及等候时间等.结果 PDCA实施前的合理用药率89.2%明显低于实施后的98.3%,合理辅助检查率90.8%明显小于实施后的99.2%,处方合格率91.7%明显小于实施后的99.2%,病历书写合格率93.3%明显小于实施后的98.3%,患者满意度88.3%明显小于97.5%;实施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实施前的预约时间和等候时间明显大于实施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模式能够提高管理效率.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该院骨科住院的创伤骨折疾病患者共120例,按照患者入院编号尾数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疼痛护理管理,比较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11.40±2.30)分,护理满意度98.33%以及护理服务质量优良率96.6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疼痛护理管理在创伤骨科病房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能显著缓解创伤术后患者的疼痛感知,提高服务满意度和服务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徐高秀;姚润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调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心理状况,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100例.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自评,并将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将入院时和入院1个月的自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在患病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焦虑自评入院1个月后正常率(50%)低于入院1周(75%);抑郁自评入院1个月后正常率(44%)低于入院1周(69%),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33,P=0.0003<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者需要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应有针对地采取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病情,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元元;孙欣;李艳;郝秀秀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析品管圈护理管理对提升普外科手术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82例分为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V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护理管理对提升普外科手术质量、护理满意度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作者:张娜;唐共珂;孔春晓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阶段式带教方法 在骨科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2016年3—12月期间在该院骨科实习的92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名,对照组予以传统带教方法,研究组予以阶段式带教方法,比较带教效果.结果 研究组实习生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综合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实习生的带教满意度为95.65%(44/46),对照组实习生满意度为73.91%(34/46),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护理实习生予以阶段式带教,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实习效果,增强实习生的护理能力,效果显著,实际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蓝天玉;王琴;龚元媛 刊期: 2017年第27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行19年,全国的无偿献血工作走上了法治化轨道,对无偿献血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临床机构用血与日俱增,临床用血仍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状况.一些地区出现季节性,长期性的供血紧张.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深入,在无偿献血工作中遇到一些涉及法律法规的问题,如果能够修订、完善,将提高献血者的积极性,缓解临床用血缺口.
作者:文盛名 刊期: 2017年第27期
医院饮食卫生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六个经常性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对推进饮食卫生发展,增强医院饮食服务整体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珵 刊期: 2017年第27期
医学专业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课程,要想提高医学临床水平,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尤其是要注重对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结合临床教学,提高学生对机医学原理以及医学临床实践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该文对高校医学专业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
作者:金世凯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于切口感染的防控效果,以减少患者临床感染率.方法 抽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行手术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成两组,随机取其中40例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为对照组,其余40例患者给予手术室优化护理管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与对照组对比分别为2.5%与15.0%,其中观察组感染率明显更少,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为(3.11±1.19)h与(8.22±3.96)d,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为(4.62±2.10)h与(16.15±5.38)d,对比两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分别为95.0%与75.0%,其中观察组护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优质管理可以明显加强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控效果,而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葛东方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教学及管理效果.方法 将该校2015级护生89名作为该次研究的对照组,2016级护生67名作为该组研究的试验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的教学管理方式,试验组则采取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护生临床技能、笔试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技能+笔试成绩的优良率(92.5%)高于对照组74.2%,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模式可使护生护理操作技能得到提升,并可提高其掌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作为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进一步推广.
作者:姜会兰 刊期: 2017年第27期
基层医院药房采取药品拆零调配是指将完整包装的药品拆分后进行调配使用,具有满足不同患者疾病需要的作用,减少基层医院用药成本,但是同时存在一定问题.该文对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提出有效的相关对策,保证药品质量情况,以及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孙玫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饮食需求,探究针对性护理管理模式.方法 纳入该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行为和健康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适宜的饮食种类以及饮食问题与宣教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主要需求,饮食时间和饮食数量为次要需求;经过护理干预和管理后,观察组的健康行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饮食种类的摄取和对饮食的宣教仍然是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迫切需求,通过对患者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干预和管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作者:明洪莉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下空巢老人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0月接受家庭医生制服务的150名空巢老年人和未接受家庭医生制服务的150名空巢老年人随访3年,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家庭医生制服务方式干预前后空巢老人的自测健康评定,评价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的作用.结果空巢老人自测健康评定干预前后,干预组自测健康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自测健康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对空巢老人的健康管理有积极作用.
作者:董晨杰;杨艳华;葛玲玉;蒋青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讨论妊娠期采用四维彩色超声技术对胎儿先天性畸形进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在引产和分娩之后证实为存在胎儿先天性畸形问题的产妇74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在孕期采用常规二维超声技术进行检查;研究组在孕期采用四维彩色超声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孕期检查结果 与引产和分娩证实结果的符合率、孕期影像学检查操作时间、误诊和漏诊例数.结果研究组孕期检查结果与引产和分娩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7.2%,高于对照组的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影像学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采用四维彩色超声技术对胎儿先天性畸形进行筛查,可以及时发现胎儿畸形,保证人口出生质量.
作者:龚梅 刊期: 2017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