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于海国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椎滑脱,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患者75例,随机分为手术组(38例)和牵拉组(3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JOA下腰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组的优良率为92.11%,明显高于牵拉组的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JOA下腰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JOA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牵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牵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界面固定稳定、保证椎间隙的高度、融合率高等诸多优点,疗效满意。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白细胞介素-11雾化吸入治疗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1(IL-11)雾化吸入治疗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为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初诊为鼻咽癌的患者84例,于放疗后2周即药物雾化吸入前,及放疗第3~7周观察口腔黏膜反应变化情况;于放疗结束后1周,观察口腔黏膜反应愈合情况,对比分析IL-11雾化吸入对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后第2周均出现口腔黏膜反应,但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但随着放射治疗的持续以及放射剂量的增加,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以Ⅰ~Ⅱ度黏膜反应为主,而对照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以Ⅱ~Ⅲ度黏膜反应为主,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放疗结束1周后,观察组对于口腔黏膜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5%,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x2=27.064,P=0.000)。结论 IL-11雾化吸入能够有效减轻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反应的程度,对于口腔黏膜炎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杨乐伟;孙玉勤;陈嘉洛;杨光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围绝经期心理健康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心理健康的护理。方法本次选择100例围绝经期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50)与针对性心理健康护理(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心理状况、焦虑心理状况四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4.6±1.4)、(12.3±70.9)、(14.2±0.9)、(11.8±1.3),对照组分别为(40.7±1.2)、(20.7±0.4)、(26.2±0.7)、(23.9±0.4),比较可知,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健康护理,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减轻负性情绪,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作者:康碧芸;陈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大庆油田4000名女工生殖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生殖健康体检,了解大庆油田部分女工生殖健康状况,以期对宫颈癌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对2011年我院承担的大庆油田4000名女工生殖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参检人数4000名,查出患妇科疾病2090人,检出率52.2%,患乳腺疾病837人,检出率20.9%。结论通过防癌普查,对筛查出的宫颈疾病者建议进一步检查,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并及时阻断,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对盆腔肿物患者要进一步检查和定期复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卵巢癌;对高发病率的子宫肌瘤和乳腺小叶增生,积极寻找病因,早期干预,积极预防。

    作者:车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三氧治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及对患者血清乏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三氧治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50例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调强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三氧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鼻咽癌患者血清HIF-1α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治疗后,观察组鼻咽癌患者血清HIF-1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氧治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血清乏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作者:王秀文;易基群;潘兆军;梁继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卫生知晓率与病耻感相关分析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救助的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卫生知晓率与病耻感相关因素,为社区综合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随机抽取新乡县2011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救助的10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调查对象。测查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评估获得社会支持及病耻感状况,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的有47例,占43.9%,与对照组相比较在价值否定和社交退缩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存在多方面因素,应强化社区综合干预,提高精神卫生公众教育与知晓率。

    作者:姚丰菊;魏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醋酸染色与碘染色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醋酸染色法(VIA)联合碘染色法(VILI)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妇科就诊的30~60岁已婚妇女进行VIA和VILI法宫颈病变的筛查,对于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结果2011年初查VIA或 VILI阳性325例,其中阴道镜下组织活检107例,确诊为CINⅠ及以上的病例50例,检出率2.94%(50/1698);2012年首次复检VIA或 VILI阳性194例,其中阴道镜下组织活检63例,确诊为CINⅠ及以上的病例13例,检出率0.98%(13/1324);2013年第二次复检VIA或VILI阳性157例,其中阴道镜下组织活检42例,确诊为CINⅠ及以上的病例4例,检出率0.41%(4/996)。确诊的CINⅠ、CINⅡ、CINⅢ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9.74岁(22例)、42.56岁(18例)、46.28岁(22例)和49.80岁(5例)。结论VIA和VILI法适合经济条件不发达区域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

    作者:徐国稚;梁燕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院19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为临床用药和安全监管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上报的196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多的药物是抗微生物类药物,其中多为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男性多于女性,且60岁以上的老人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结论临床对老年患者用药时应格外谨慎;尽量避免静脉给药。

    作者:韩玉秋;张雪;张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诱导电位监测在脊髓内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诱导电位监测在脊髓内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例脊髓内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术中采用SEP监测脊髓功能,采用EMG监测确定肿瘤切除范围。结果14例手术患者自发性EMG监测正常,且在手术中采用激发性EMG后顺利判别“安全地带”,防止手术张出现“危险操作”。SEP监测出现异常数据9例,其中7例病患均出现SEP振幅下降了10%~30%,观察者即刻告知主治医生并找明原因,在降低刺激、压迫和牵拉等动作次数后10~20min,SEP回归至术前水平;另外2例在手术中SEP振幅跌至50%以下,在手术停止30min后恢复至术前水平,并成功继续完成手术。SEP监测手术中,共9例患者发生监测异常,其中7例患者SEP振幅下降了10%~30%,监测者立即提供手术医生并积极寻找下降原因,在减少牵拉、刺激和压迫等操作后10~20min,SEP恢复至术前水平;另外2例在手术中SEP振幅跌至50%以下,在手术停止30min后恢复至术前水平,并成功继续完成手术。肿瘤全部切除的11例,大部分切除3例,手术后12例神经症状无加重,手术中SEP振幅跌至50%以下的2例患者手术后神经症状明显加重,其中1例进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持续7~10d后神经症状显著减轻并恢复至手术前水平,另1例为神经胶质瘤,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应用诱导电位监测能够提高肿瘤切除率,避免神经损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立园;卢恒聪;曹志恺;庄京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008~2012年揭东县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揭东县法定传染病疫情变化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揭东县2008~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揭东县2018~2012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1452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5.88/10万,发病前3位的依次为肺结核5571例(占38.36%),乙型肝炎3861例(占26.59%),手足口病1919例(占13.21%)。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仍是揭东县常见传染病,梅毒、淋病、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预防控制。

    作者:吴列惜;林晓丰;陈少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计算机打印病历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计算机打印病历的常见问题进行整理并分析,制定相应解决策略,提高计算机打印病历整体质量。方法搜集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部分计算机打印病历,共950份,依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原则对病历进行整理,结果汇总,查找常见问题原因及制定相应对策。结果950份病历中共有406份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病历书写不规范282份,病历记录不完整208份,病历复制错误192份,病历记录不准确150份,并制定相应改进对策。结论计算机打印病历是病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合理应用计算机,认真负责填写病历,将大大方便临床工作。

    作者:黄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孕妇抗磷脂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与胎儿生长受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GR)孕妇抗心磷脂抗体(ACA)与胎盘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表达水平间的关系及两者在FGR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63例正常足月妊娠孕妇(对照组)及63例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研究组)血清中ACA-IgG、IgM;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多媒体彩色病理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胎盘组织IGF-I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为19.0%,对照组为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胎盘组织IGF-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CA阳性组与ACA阴性组两组比较,胎盘组织IGF-I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胎盘重量、胎儿体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孕妇血清ACA阳性或胎盘组织IGF-I表达水平下降是导致FGR的危险因素之一,ACA是否也会导致胎盘组织IGF-I表达水平下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班正贺;黎丽嫦;翁碧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经鼻喷雾在老年开腹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经鼻喷雾术前应用对老年开腹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3~9月门诊收治的40例老年开腹手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20例。D组患者采用经鼻喷雾给药方法麻醉诱导前45min给药,右美托咪定用量为1μg/kg。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苏醒时间。结果 C组及D组的苏醒时间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稳定性明显优于C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μg/kg右美托咪定经鼻喷雾给药作为老年开腹手术患者术前用药,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不影响术后苏醒,有助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宏凯;黄锡强;吴立新;周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阿司匹林对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治疗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20例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非那雄胺、坦索罗欣治疗;对照组只给予非那雄胺和坦索罗欣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大小、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大尿流率、需手术治疗、急性尿潴留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随访6个月后的前列腺大小、IPSS评分、大尿流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的前列腺大小、IPSS评分、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比率及发生急性尿潴留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x2=5.02、6.63,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司匹林预防能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降低了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风险,且并发症少。

    作者:王太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罗定市重性精神病疾病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评估、分析罗定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效果。方法选取罗定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不稳定或基本稳定(危险性评估等级1~5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前和后(3年)分别使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危险性评估量表及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 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进行管理前后对比研究。结果实施管理3年时与管理前比较,125例患者的危险性评估等级下降(P<0.01),实施前后PANSS、SDSS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对控制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行为,减少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改善患者精神病性症状,促进患者社会康复的效果是明显的,此项工作值得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作者:陈妙扬;肖华清;肖垚南;陈丁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鼻外径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吴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住院患者用药安全问题及综合干预

    总结住院患者常见用药安全问题,系统分析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5大因素:工作责任心不强、药理知识缺乏、医护配合不协调、健康宣教不到位以及注意力不集中。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药理知识的学习、加强医护人员的配合、及时有效地开展健康宣教,以及开展弹性排班制度。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策略,严格按操作流程工作,可将用药差错的发生率降到低,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

    作者:李杰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阿维菌素中毒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口服阿维菌素中毒的临床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方法调查2010年1月~2012年12月因口服阿维菌素中毒在本院急诊内科住院的18例患者,从口服中毒量、就诊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洗胃、对症支持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液灌流等方法进行综合救治。结果经3~20d治疗后,1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目前口服阿维菌素中毒暂无特效解毒药,经洗胃及积极的综合支持及对症治疗,能显著提高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成功率。

    作者:刘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以及随访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以及随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李莉;胡玉玲;杨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消化道出血患者药物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与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及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泮托拉唑钠、奥曲肽与氨甲苯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136例患者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与胃癌。发病诱因为饮食不当、饮酒、药物、精神因素与劳累等因素。实施泮托拉唑钠、奥曲肽、氨甲苯酸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优良率为95.9%,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优良率为93.3%,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优良率为90.9%,治疗胃癌的优良率为100%。结论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诱因常是口服刺激性的药物。采用泮托拉唑钠、奥曲肽、氨甲苯酸联合治疗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规章制度在研究所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实践

    研究所要管理到位、科研事业发展,必须有一整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作保障。我们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规章制度在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规章制度的现状、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发挥规章制度在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孙波;于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