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凯;黄锡强;吴立新;周晓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患者75例,随机分为手术组(38例)和牵拉组(3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JOA下腰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组的优良率为92.11%,明显高于牵拉组的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JOA下腰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JOA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牵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牵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界面固定稳定、保证椎间隙的高度、融合率高等诸多优点,疗效满意。
作者:于海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门诊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内痔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住院手术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进行门诊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费用为(1840.5±147.4)元,对照组患者治疗费用为(5289.4±378.2)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门诊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内痔其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住院患者住院治疗相当,但是可明显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司徒欣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并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236例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6例患儿中219例好转痊愈,治愈率92.80%,17例复发,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心理疏导、预防感染、饮食管理等是护理该病的重点,能有效防止复发和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春;尹建华;吴爱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在糖尿病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并发感染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感染改善情况。结果经多元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措施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文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1年4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45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45例不存在脑梗死的人群设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人群是否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梗死侧和非梗死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部位、大小及其数目、动脉狭窄程度。结果观察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率为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2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显示颈动脉主要出现在脑梗死一侧,斑块大小及其数量与脑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预防斑块的形成对避免脑梗死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及早检查斑块的存在,确定斑块的性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木香顺气丸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酚普兰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4年2月诊治的抑郁症患者11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58例患者采用草酸艾司西酚普兰片治疗为对照组,58例患者采用木香顺气丸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酚普兰片治疗为观察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状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定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增加。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香顺气丸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酚普兰片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彦武;康治臣;李颖;宋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与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及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泮托拉唑钠、奥曲肽与氨甲苯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136例患者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与胃癌。发病诱因为饮食不当、饮酒、药物、精神因素与劳累等因素。实施泮托拉唑钠、奥曲肽、氨甲苯酸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优良率为95.9%,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优良率为93.3%,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优良率为90.9%,治疗胃癌的优良率为100%。结论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诱因常是口服刺激性的药物。采用泮托拉唑钠、奥曲肽、氨甲苯酸联合治疗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2月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老年患者,统计手术后并发症及近远期患者生存率,对比手术治疗前后的各个指标结果。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无死亡病例出现,15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35例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半年、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6.67%(130/150)、60.67%(91/150)、48.67%(73/150)。其中治疗前后的常规指标对比显示手术能较好的解决患者的肠梗阻问题(P<0.05)。结论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要早期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和手术方式,以缓解梗阻并改善近远期预后。
作者:邹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检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含量变化,探讨其对诊断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33例,根据术后有无DVT将其分为DVT组和Control组,分别于入院后1d、术后1d、7d、14d检测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B)、D-二聚体(D-dimer),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血浆FIB含量在手术前后Control组和DV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均有一过性升高趋势,但术后14d降至正常;FDB手术前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ntrol组术前含量较低,术后同样有一过性升高趋势,术后14d逐渐降低,术后各个时间点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术前FDP含量较高,术后1d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imer术后两组含量逐渐增高,术后7d、14d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4d DVT组含量显著高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D-二聚体的检测在低分子肝素预处理后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早期预防及治疗上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D-二聚体是诊断深静脉血栓的实验室无创伤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牛云峰;李广贤;刘金榜;许金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以及随访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以及随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李莉;胡玉玲;杨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为临床用药和安全监管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上报的196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多的药物是抗微生物类药物,其中多为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男性多于女性,且60岁以上的老人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结论临床对老年患者用药时应格外谨慎;尽量避免静脉给药。
作者:韩玉秋;张雪;张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鼻外径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吴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α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注射液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9月门诊收治的7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用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α干扰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儿的血液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治疗后的BAFF、PAIgG、PAIgM、PAIgA低于对照组,PLT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α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注射液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德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山蜡梅叶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名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喜炎平联合山蜡梅叶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单一喜炎平注射液肌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8.3%)(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山蜡梅叶颗粒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艳玲;曾伶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治疗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20例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非那雄胺、坦索罗欣治疗;对照组只给予非那雄胺和坦索罗欣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大小、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大尿流率、需手术治疗、急性尿潴留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随访6个月后的前列腺大小、IPSS评分、大尿流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的前列腺大小、IPSS评分、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比率及发生急性尿潴留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x2=5.02、6.63,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司匹林预防能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降低了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风险,且并发症少。
作者:王太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心理健康的护理。方法本次选择100例围绝经期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50)与针对性心理健康护理(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心理状况、焦虑心理状况四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4.6±1.4)、(12.3±70.9)、(14.2±0.9)、(11.8±1.3),对照组分别为(40.7±1.2)、(20.7±0.4)、(26.2±0.7)、(23.9±0.4),比较可知,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健康护理,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减轻负性情绪,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作者:康碧芸;陈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口服阿维菌素中毒的临床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方法调查2010年1月~2012年12月因口服阿维菌素中毒在本院急诊内科住院的18例患者,从口服中毒量、就诊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洗胃、对症支持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液灌流等方法进行综合救治。结果经3~20d治疗后,1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目前口服阿维菌素中毒暂无特效解毒药,经洗胃及积极的综合支持及对症治疗,能显著提高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成功率。
作者:刘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埃索美拉唑在老年性胃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在我院2012~2013年两年接收治疗的老年性胃溃疡患者中选取68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p根除率分别为88.2%和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和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性胃溃疡,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成静;袁永梅;王宝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曲靖市各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为医疗机构合理配置护理人力,保障护理工作质量及医疗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对全市有法人代表的23个市、县(区)、乡镇、企业、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部门及4382名护士进行调查,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虽然床护比基本达标,临床护理岗位人员人力资源缺乏依然存在,人力资源不足依然是困扰护理管理的首要因素,护理队伍结构不合理,护理人员身份多元化,编制内护士比例逐渐降低,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及薪酬的满意度不容乐观。结论多途径、多渠道增加护理人员,尤其是编制内护士。有计划的重点培养一批护理骨干,在护理队伍中起好承上启下的引领、带动作用。尽快建立编制外护士管理标准,稳定护理队伍。改善护理人员待遇,尤其是技术职称的评定和聘任,不能与医疗机构其它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形成巨大差距。
作者:李巧芬;王燕;尹逊国;龙丽芬;包丽芬;史建琼;田梅;孟月仙;周娟娟;谢丽萍;詹少虹;陈立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对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寻求一种具有针对性、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将374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7例,采用我可制定的多元化健康宣教;对照组187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分别对健康教育的配合程度、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胸闭式引流管带管时间、肺部并发症、手术后镇痛次数、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配合程度及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患者安置胸管的时间比对照组短,手术镇痛次数、肺部并发症发生例数、住院天数均小于比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法能够让患者更好的配合和掌握,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尽早拔出胸管,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作者:聂臣聪;李常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