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05例疗效观察

徐春华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熏蒸,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 例患者随机分为熏蒸组和非熏蒸(对照)组,对照组50 例给予美洛昔康片和甲氨喋呤治疗,熏蒸组55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熏蒸治疗,30 d 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熏蒸组能显著改善关节肿痛、功能障碍等症状与体征(P < 0.01).结论 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中上段食管癌三切口手术两种术式的比较

    目的 探讨胸中上段食管癌三切口手术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3 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数目、住院时间、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胸中上段食管癌的治疗,采用术中改变体位的三切口手术,可以更好地暴露手术视野,彻底清扫淋巴结,减少并发症;而术中不改变体位的三切口手术,则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王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60例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克罗米芬治疗.评定两组治疗3 个月经周期后受孕率、基础体温、B 超检查及排卵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排卵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受孕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中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受孕率,且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清胆红素、丙二醛联合尿酸检验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丙二醛联合尿酸检验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意义,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10 月~2011 年5 月收治的62 例冠心病患者和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60 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测定所有被检者的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和尿酸,分析三者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经过检测发现,其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健康组,丙二醛和尿酸明显高于健康组(P < 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和尿酸,有助于医生辅助诊断疾病.

    作者:黄瑞军;李祟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改良简易型胃肠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1年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简易型胃肠旁路术对2 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 年8 月~ 2010 年11 月对34 例2 型糖尿病患者施行改良简易型胃肠旁路术,观察疗效及术后1 年的体重指数、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1 年患者平均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30例(88.2%)患者术后1 年达到治愈标准,4 例(11.8%)达到好转标准,有效率100%.结论 改良简易型胃肠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覃宗升;钟玳;黄涛;白慧华;廖小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0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 例)和对照组(48 例),治疗组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均加用左旋卡尼汀,对照组则常规溶栓治疗,不加左旋卡尼汀.结果 两组治疗后再通标准中各指标及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死率比较异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左旋卡尼汀对缺血/ 再灌注心肌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王晓静;李师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右美托嘧啶用于上肢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 观察右美托嘧啶通过术后肌间沟置管持续泵注给药用于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肱骨骨折内固定术术后镇痛的患者60 例,随机分为0.2% 罗哌卡因+ 右美托嘧啶100 μg 组(DEX组),0.2% 罗哌卡因+ 芬太尼0.3 mg 对照组(FEN 组).每组药液总量均为100 mL,术后镇痛通过肌间沟置管持续泵注给药,负荷量2 mL,每小时持续泵注量2 mL,PCA 剂量2 mL,持续观察24 h,于术后第1、2、4、8、16、24 小时观察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非甾体镇痛药的需求、其他不良反应、VAS 评分、PCA 总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两者之比.结果 各组间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P > 0.05).而右美托嘧啶组VAS 评分明显低于其余两组.结论 右美托嘧啶用于神经丛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彭云黔;杨国标;何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雷帕霉素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功能和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功能和细胞形态的保护作用.方法 24 只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3 组:假手术组、手术组、药物组.大鼠肾损伤模型为切除右肾,分离左肾动脉,阻断血流2 h,再灌注4 h,测定血清BUN、Scr 含量、sALT、sAST 活性,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血清BUN、Scr含量、sALT、sAST 活性显著升高(P < 0.05);与手术组比较,药物组血清BUN、Scr 含量、sALT、sAST 活性显著降低(P < 0.05).手术组:光镜下肝脏淤血,细胞脂肪变性及灶性坏死,炎症细胞侵润;药物组:病变较手术组明显减轻,仅肝中央静脉扩张、淤血.结论 雷帕霉素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功能和超微结构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郑传东;苟欣;张力;胡兴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安肠止泻散加减结合西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6 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 例,观察组除常规给予西药治疗外,同时给予自拟安肠止泻散加减治疗,而对照组仅按常规给予西药治疗,密切观察两组患儿腹泻停止的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大便轮状病毒转阴的时间、总病程及总治疗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1%(46/5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54/58),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腹泻停止泻时间、大便轮状病毒转阴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总病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3 例出现轻并恶心、呕吐,未作任何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结论 安肠止泻散加减结合西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予西药治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俪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理风险分析与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护理风险管理是医院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信任危机、职业性损害、操作方法 、法律意识等因素都可是护理风险产生的因素.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基础,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制定护理风险防范对策,才能降低差错、事故、纠纷的发生率,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

    作者:黄江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6例双侧小脑梗死的责任血管和发病机制分析及治疗对策

    目的 探讨小脑梗死的责任血管、发病机制、治疗对策.方法 根据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 例小脑梗死患者核磁或者造影检查,了解后循环的血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后循环的血管变异比较大,小脑梗死的责任血管和传统的血管支配有很大的出入,发病机制复杂.结论 推断小脑梗死的责任血管必需考虑血管变异,并且尽量完善相关血管检查及其他检查来证实,分析发病机制,指导治疗.

    作者:刘文生;胡微微;王玉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钙序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12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序贯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 年6 月~2011 年6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4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序贯疗法,比较预后情况、血脂和血清hs-CRP、MMP-3、Ang Ⅱ、PC Ⅲ改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血脂和血清hs-CRP、MMP-3、Ang Ⅱ、PC Ⅲ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序贯疗法可明显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刘萍;王辉宇;焦鹏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GDP和ICE化疗方案治疗复发及耐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GDP 和ICE 化疗方案治疗复发及耐药的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08 年5 月~ 2010 年5 月在笔者所在科室接受治疗的复发及耐药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40 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0 例应用GDP 化疗方案,另一组20 例同期应用ICE 化疗方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GDP 化疗方案组治疗的病例中,完全缓解7 例,部分缓解9 例,无效4 例;ICE 化疗方案组完全缓解8 例,部分缓解10 例,无效2 例.两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的化疗方案中GDP 和ICE 的治疗效果相当.但由于GDP 化疗方案的心脏毒性副作用较轻,可以更好的使用于老年患者和合并心脏疾病的患者.

    作者:蔡植华;郑乃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通过对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的分析,以提高认识,尽量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减少误诊率及死亡率.方法 对36 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仔细诊断结合超声、生化检查等,确诊33 例,占91.67%;误诊3 例,误诊率为8.33%;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死亡2 例,死亡率为5.56%.结论 缺血性肠病临床症状与体征缺乏特异性,误诊率、病死率高;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是提高愈后的关键.

    作者:高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常规西药配合外敷治疗带状疱疹80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常规西药配合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结果 常规西药配合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各项指标也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采用常规西药配合外敷治疗带状疱疹见效快,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刘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 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作者:郭爱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烧伤患者的PICC液体治疗

    目的 探讨应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烧伤患者液体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7 年1 月~ 2011 年2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3 例成年烧伤患者进行统计.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输液速度快、易于固定、维持时间长;适合输注高浓度药物、有刺激性药物、TPN,可监测中心静脉压;可经其采集静脉血.结论 通过及时更换穿刺点敷料、合理选择穿刺血管、掌握置管技巧、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提高穿刺技术、严防输液过程血液返流、正确的封管冲管再通技术,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作者:孔春建;蔡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盐酸舍曲林在早泄中的应用

    早泄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近年来,舍曲林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广泛应用于早泄的治疗中,现就其近来来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梁岩;梁秀军;蔡庆文;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多发性骨髓瘤常见染色体异常情况,探讨其与临床分期及免疫学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39 例多发性骨髓瘤初诊患者进行1q21、RBl、D13S319、p53 及IGH 5 种基因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1q21 扩增、13q14 缺失、p53 缺失以及IGH 基因重排的发生率,统计分析染色体异常情况与临床分期及免疫学分型的关系.结果 1q21、RBl、D13S319、p53 及IGH 探针的阳性阈值分别为:7.2%、8.7%、7.9%、7.2% 和9.8%.39 例患者中,1q21 扩增24 例(61.5%);13q14 缺失18 例(46.2%),其中同时检出D13S319 和RBl 缺失15 例;p53 缺失8 例(20.5%);IGH 基因重排13 例(33.3%).除IGH 重排与D-S 分期之间(r=0.434,P=0.007)、p53 缺失与IIS 分期之间(r=-0.448,P=0.006)和D13S319 缺失与免疫学分型之间(r=-0.335,P=0.040)呈显著相关性外,其余染色体异常与临床分期和免疫学分型均无相关性.结论 1q21 扩增、13q14 缺失、p53 基因缺失及IGH 重排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核型异常,FISH 检测技术有助于探索染色体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杨渝伟;薛冰蓉;陈小红;俸家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遵医行为,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昏迷等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192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96 例行为期3 年的护理干预,对照组96 例不施加任何影响.结果 对于抗病毒的依从性,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及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减少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融洽医患关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王阳;刘素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138 例行Leep 术患者的诊治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53.6% 一致,19.6% 降级,26.8% 升级;手术时间平均(7.8±1.2)min,5 例术中出血20 ~ 50 mL,其他少于20 mL.结论 Leep 术较术前活检取材全面,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少,可达到诊断和治疗双重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