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137例近期疗效观察

徐昭;王海云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 多西他赛, 顺铂, 药物疗法, 联合
摘要: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多西他赛75 mg/m2,第1 天静滴,维持1 h;顺铂25 ~ 30 mg/m2,静脉滴入,第1 ~ 3 天.第1 天先用多西他赛,再用顺铂.每间隔3 ~ 4 周重复1 次,2 ~ 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137 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 例,部分缓解81 例,总有效率为60.6%.初治者有效率为64.6%(31/48),复治者有效率为58.4%(52/8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不论初治或复治均有较高疗效,毒副作用相对较低.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乳腺增生40例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 40 例乳腺增生患者采用辨证分型给予内服中药、TDP 治疗器理疗、自我按摩综合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2.5%.结论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杨纯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 探讨PKEP 术的疗效.方法 将BPH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PKEP 术及TURP 术,对术后一般指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PKEP 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及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晋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苯酚对实验红鲫肝脏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苯酚对实验红鲫肝脏中SOD 和GSH-Px 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40 尾实验红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16mg/L、4.31 mg/L、8.60 mg/L、17.24 mg/L 苯酚组,每组8 尾.在染毒的24、48、72、96 h 各组分别取2 尾红鲫的肝脏制成匀浆,检测肝脏SOD 和GSH-Px 活性.结果苯酚对实验红鲫的96 h LC50 为34.48 mg/L;随着染毒浓度的增高和染毒时间延长,各染毒组红鲫的SOD 和GSH-Px 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实验红鲫肝脏SOD 和GSH-Px 的活性与有机污染物苯酚之间存在剂量- 反应和时间- 效应关系.SOD 和GSH-Px 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苯酚等有机污染物的监测.

    作者:梁仕杰;高丽君;董先辉;姚峰;吴端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苦参碱与其联合顺铂对U14荷瘤小鼠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苦参碱及苦参碱联合顺铂对小鼠移植性宫颈癌的抑制作用,分析苦参碱是否能减少顺铂的副作用.方法 建立U14 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成8 组(每组10 只):阴性对照组,顺铂组,苦参碱高、中、低剂量组,顺铂联合苦参碱高、中、低剂量组.以抑瘤率为指标,观察各组药物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小鼠的一般状况及血清肌酐、尿素氮为指标,观察联合用药是否能减少顺铂治疗的副作用.结果苦参碱高、中剂量组和联合用药各组对U14 实体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均> 3 0% 且苦参碱高剂量组和联合用药各组瘤重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减少(P < 0.01),苦参碱中剂量组瘤重较对照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用药各组荷瘤小鼠一般情况较顺铂组好,联合高、中剂量组肌酐、尿素氮水平较顺铂组低(P < 0.05).结论苦参碱具有抗肿瘤作用,与顺铂联合使用,在增加抑瘤作用的同时,可适度减少顺铂的副作用.

    作者:杨茜;王英;杨爱宏;杨永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不良反应现状及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临床上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不良反应现象的分析,探讨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不同种类的胰岛素间的关系,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临床上280 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患者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记录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甘精胰岛素治疗组、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分别为:低血糖48 例(17.1%)、过敏反应5 例(1.8%)、体重增加19 例(6.8%)、脂肪组织增生3 例(1.1%).单独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不良反应以低血糖为常见,且其发生率与临床上胰岛素的品种和用法有密切关系,治疗时选择有效的用药方法尤为重要,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刘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某院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分析与改善措施

    目的 调查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制定改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病区各科退药处方,结合微机程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3 位退药原因中,调整医嘱占58.1%,患者出院转科转院占16.4%,电脑输入错误占8.5%;前3 位退药品种中,抗生素类占26.39%,心血管系统用药占16.67%,维生素类、营养类、酶制剂类、调节电解质平衡药占13.89%;前3 位退药科室中,呼吸内分泌科占16.92%,心血管肾病内科占15.26%,神经内科13.33%.结论 加强退药管理,减少退药频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姬利红;李红;李福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及体会

    产妇产后出血是分娩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产妇休克甚至死亡.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机制障碍.临床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产妇的观察和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有效降低产妇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机率.

    作者:胡敬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CAP/Cbl通路的研究进展

    CAP/Cbl 通路是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一个分支,由胰岛素受体、原癌基因蛋白Cbl 及CAP 衔接蛋白等组成,是参与葡萄糖转运的信号途径.本研究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关于CAP/Cbl 信号通路的组成及对细胞葡萄糖摄取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为糖类代谢调控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作者:钟婷婷;高士争;赵素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出血患者再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出血患者再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6 月~ 2011 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8 例设为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同时选择2008 年1 月~2010 年6 月采用常规护理的58 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58 例患者发生再出血2 例,发生率为3.45%;对照组发生再出血11 例,发生率为18.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方式可明显减少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作者:林慧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气象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关系探讨

    目的 分析天气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关系,根据天气变化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发生发展.方法 根据青田县人民医院2006 年1 月~ 2010 年12 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而住院的病例,对照同期的相关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全部病例按年龄分组,分别统计各年龄组发病人次及比例,分别统计不同月份、季节发病人次构成比.结果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年龄≤ 50 岁发病人次较少,51~ 岁组开始发病人次明显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比例逐步增高;71~ 岁组发病人次达高峰,81~ 岁组及以上发病人次又开始减少;11 月~ 次年4 月份为发病高峰,盛夏6~8 月份发病低.月平均气温、水汽压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人数呈反相关,而月平均气压与发病数呈正相关,受冷空气影响气温骤降时,发病人次明显增加.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与季节及气象因子密切相关,中老年人群是预防的重点,气温骤降是重要诱因之一.

    作者:陈惠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盐酸丙卡特罗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丙卡特罗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86 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3 例,治疗组口服盐酸丙卡特罗和酮替芬片,对照组口服沙丁胺醇片,同时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及综合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46.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盐酸丙卡特罗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

    作者:雷衍蔚;成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外伤致主动脉夹层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致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总结9 例外伤性AD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治疗方式及效果.结果 9 例外伤性AD 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常有其他伴随症状,CTA 的诊断符合率达100%.AD 的治疗主要包括积极控制血压、外科手术、支架植入术.结论及早诊断和积极恰当的治疗是提高AD 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薛淑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CT增强检查中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CT 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180 例接受CT 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90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常规护理以及全程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扫描时间、CT 图像质量、重复扫描次数、患者满意度等资料.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运动伪影发生率、重复扫描次数、CT 检查时间、CT 图像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CT 检查中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检查配合度,降低运动伪影的发生率,提高CT 检查的速度与质量,降低X 线的辐射危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曾彩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生儿心律失常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类型及其如何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48 例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并诊断为心律失常的新生儿结合病史进行血液学检查,全部行X 线胸片,超声心动图,部分行头颅CT检查并进行临床分析、治疗和随访.结果 48 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中有25 例和新生儿窒息缺氧有关,4 例和宫内感染有关,9 例和先天性心脏病有关.因此新生儿心律失常主要与围产期窒息缺氧、宫内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等有关.结论预防围产期窒息缺氧,积极治疗原发病和营养心肌治疗对新生儿心律失常尤为重要.

    作者:周清华;李英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开腹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6例分析

    目的 分析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残余胆囊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2 年1 月~ 2012 年1 月胆囊切除术后6 例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 例患者均二次手术得到痊愈.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技术,术中注意距胆总管0.3 ~ 0.5 cm 处切断结扎胆囊管,以减少残余胆囊发生.

    作者:焦亮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醋酸曲普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作用及其对PC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醋酸曲谱瑞林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细胞株HEC-1-B 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HEC-1-B 细胞注入裸鼠右下肢近腹股沟处皮下,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模型建立后将24 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 组,即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6 只/ 组,造模3 d 后,开始应用醋酸曲普瑞林进行干预,给药途径为皮下注射,1 次/d,连续4 周.干预期间定期观察肿瘤的生长抑制情况.第31 天后处死动物,称取瘤重,比较干预后各组移植瘤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PCNA 的活性变化.结果病理学观察对照组细胞密集,呈片状,有局灶性坏死,细胞有明显异型性,核大深染,可见核固缩、核溶解、核碎裂,染色质成团块状.GnRHa对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各组的抑瘤率分别为高剂量组51%,中剂量组28.3%,低剂量组19.4%,与对照组相比,醋酸曲普瑞林治疗各组肿瘤生长缓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PCNA 的表达降低,且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醋酸曲普瑞林能抑制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CNA 的表达有关系.

    作者:兰素伟;张三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应用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析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的临床诊断方法与价值,有效提高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产科收治的46 例宫外孕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 例宫外孕患者均经阴道超声诊断为早期异位妊娠,手术病理证实44 例,诊断符合率95.6%.其中典型孕囊型15 例,非典型孕囊型11 例,包块型20 例.第二次异位妊娠4 例,不孕症患者2 例,合并宫内节育器1 例.误诊2 例,误诊率4.4%,误诊为炎性包块1 例,卵巢发育期卵泡1 例.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准确率高,对于明确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娜;周广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运用护理业务查房方法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水平

    目的 观察护理业务查房方法用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效果,评价护理业务查房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9 名护士,按照年龄、护龄、技术职称、学历等方面纳入研究对象,按照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业务查房模式并实施,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一年的护理业务查房,全员护士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能熟练操作护理程序、简明清晰地与医生及患者沟通,同时提高了工作热情及学习动力,开阔了护理视野.结论护理业务查房充分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了护理效能,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更昔洛韦联合雷公藤治疗带状疱疹糖皮质激素禁忌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患者应用更昔洛韦加雷公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6 例合并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疾病的患者,其中33 例患者单独使用更昔洛韦,另外33 例患者联合使用雷公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评价两组治疗的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疱疹消退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疼痛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痊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 0.05),而进步例数较对照组少(P < 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雷公藤治疗带状疱疹,对于存在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的患者,能有效控制皮损的进展,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重视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剑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菏泽市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

    目的 分析菏泽市2011 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菏泽市2011 年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 年菏泽市各疫苗总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为 3.52/10 万剂次.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共383 例.其中一般反应364 例,异常反应17 例,偶合症1 例,待定1 例;发生AEFI 的疫苗共有27 种,其中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发生数多;全市8 县1 区均有AEFI 报告,病例中0~1 岁组239 例(62.4%)、1~2 岁组58 例(15.1%).临床症状以发热/ 红肿/ 硬结(316 例)和过敏性皮疹(1 例)为主.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在0~1 d 的288 例(75.2%).结论菏泽市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在全国试点估算报告发生率范围内,AEFI 监测的完整性和敏感性较高,应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门诊与操作,选用免疫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疫苗,加强疑似异常反应监测,从而减少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侯敏;刘景顺;于民;袁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