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孔放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 胆结石, 手术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胆结石手术护理中个体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胆结石手术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加用个体化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干预,且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评分、睡眠评分、精神状况评分、疲乏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19%(P<0.05).结论 胆结石手术护理中个体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检测结果研究

    目的 对我地区各级医院消毒和灭菌质量进行分析检测,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更为有力的依据.方法 对2016年我地区各医院进行消毒和灭菌检测,检测对象包括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灭菌物品合格率、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透析液、医院污水等内容.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我地区医院对于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灭菌物品的消毒和灭菌效果相对较好,合格率为100.00%,但是对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透析液、医院污水的消毒和灭菌效果没有达到100.00%,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结论 总体来看,我地区各级医院总体消毒灭菌效果相对较好,但是仍有不足之处,例如室内空气的合格率,可能会引发医院感染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李长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预测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左半球病变及血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的水平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7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285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标准),并经颅脑CT检查确诊,排除既往有精神障碍者,确诊焦虑、抑郁的患者及严重慢性躯体疾病伴焦虑、抑郁者,病情严重不能配合检查、测评的患者,院内死亡患者,除此之外的所有急性脑卒中患者均进行(PHQ-9)健康问卷的筛查,对高于4分的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对诊断卒中后抑郁的患者记录其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尿酸的水平,通过颅脑CT明确病变部位,终找出其规律性、相关性,探讨出卒中后抑郁的发病人群.结果 本研究总计285例患者,发生卒中后抑郁患者(PSD)137例,发生率为48%(137/285),其中男性74例,女性63例,平均年龄(65±1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尿酸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我们的研究,在急性脑卒中的患者中,左侧半球(主为额叶、左基底节区)病变的患者,同时其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及血尿酸降低,为卒中后抑郁的高危患者,可以给予抗抑郁的预防性治疗,使这部分患者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可使他们的神经功能及社会功能均得到更好的恢复.

    作者:胡英;李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进行两组生活质量指标、血压的对比.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更低(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刘美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 分析鱼腥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方法 提取鱼腥草的有效成分,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鱼腥草不仅是食品材料,还是含有丰富的价值的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类、黄酮类、生物碱等.其主要药理作用是抗菌、抗病毒及增强免疫力等作用.结论 我国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对环境安全的保护有严格的要求,经资料分析后发现酶解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符合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应当加大这一方向的研究,使之早日达成工业化大生产.相信随着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我们能不断完善提取技术.可以预见未来提取技术是向着分离效果好、对环境友好的方向持续发展.

    作者:梁明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协同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功能训练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40脑卒中偏瘫患者分到观察组(n=68例)和对照组(n=72例),观察组施以协同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周期为12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研究对象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施以协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四肢功能.

    作者:刘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及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及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56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8例)和对照组(n=78例),观察组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及康复效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MMSE量表评分、MOCA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在帕金森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并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柳明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围生期综合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围生期综合护理配合心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取围生期综合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焦虑状态的评分应用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焦虑状态的评分都比护理前低,且护理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围生期综合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能改善患者的恢复状况.

    作者:于晓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人工流产术后延伸护理对重复人工流产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人工流产术后采用延伸护理对重复人工流产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将我院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进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实施延伸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避孕知识掌握情况、避孕措施使用情况以及恢复性生活情况还有重复流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避孕知识掌握情况,避孕措施使用情况,观察组知晓率以及避孕措施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重复流产情况观察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人工流产术后采用延伸护理可有效的提升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积极的采取避孕措施,对降低重复流产率以及减轻对患者身心的损害有很大的意义,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当中.

    作者:邢艳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开展护理工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收并采取相关诊治的处理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9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以往常应用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添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给予对应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头晕情形发作的频率及每次头晕情形的发作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呈现显著缩短趋势(P<0.05).结论 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开展护理工作,护理结果显著,对患者头晕情形发作的频率的下降及每次头晕情形发作时间的缩短具有积极作用,对患者病症康复进程的加快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分析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我院接收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选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通过临床常规性方法和中医针灸方法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获得的总有效率为77.1%,观察组95.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显著(P<0.05);经有效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相同时间内观察组患者VAS评分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2.1%,对照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为37.5%,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对比常规治疗方法,应用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更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焦利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内科者中选取136例,并依照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各68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睡眠护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两组睡眠质量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明显更佳,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药物依从性、社会帮助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呼吸内科患者采取睡眠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承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血液成分分离机两种版本程序分离血液效率的分析

    目的 分析使用两种版本程序对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血液效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7.4.5.21版本与7.4.5.25版本程序应用于血液成分分离机,选取两种程序分离全血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200 mL以及300 mL的血液进行分离,7.4.5.21版本程序耗时均大于7.4.5.25版本程序耗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成分分离机进行血液分离时选用7.4.5.25版本程序,淘汰7.4.5.21版本程序,将使得血液分离效率提高,而且得到的血液符合相关标准.

    作者:孙元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胆结石手术护理中个体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胆结石手术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加用个体化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干预,且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评分、睡眠评分、精神状况评分、疲乏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19%(P<0.05).结论 胆结石手术护理中个体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孔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评估饮食护理干预在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甲亢并糖尿病患者中饮食护理的效果.方法 此次抽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我医院收治的甲亢并糖尿病患者(90例)当做分析研究对象,遵入院顺序分成乙组、甲组,每组45例.全部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甲组加用饮食护理,对患者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甲组甲亢危象、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周期麻痹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都低于乙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亢并糖尿病患者中,饮食护理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作者:李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对肺癌放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调查舒适护理对于肺癌放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并分析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以便于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来自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肺癌放化疗患者,共选入本研究患者62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上对于肺癌放化疗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为患者配合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霍玉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对因护理对痛风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对痛风患者在对因护理下的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改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当中,选取的案例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98例痛风患者,按照奇偶数的方式进行分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就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来看,在护理效果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在患者接受对因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均较好,从差异情况来看,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在现代临床方面,通过将对因护理融入到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能够在患者疼痛程度缓解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为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徐小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汤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所收治的60例高脂血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血府逐瘀汤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TG、TC、HDL-C、LDL-C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G、TC、HDL-C、LDL-C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崇权;任丽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措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脑卒中偏瘫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57例,女33例,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将单纯采用常规护理的归为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一组作为实验组.结果 经过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Barthel指数评分、运动功能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提高.在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的治疗,疗效不俗,在临床进行推广有比较大的价值.

    作者:高双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到观察组(n=66例)和对照组(n=66例),观察组施以小柴胡汤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59.09%(39/66),其中PD 9例,SD 18例,PR 27例,CR 12例;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40.91%(27/66),其中PD 27例,SD 12例,PR 15例,CR 12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 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施以小柴胡汤辅助化疗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宝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联用奥扎格雷钠与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使用奥扎格雷钠与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纳入54例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到2018年6月.所有入选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7)给予实施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n=27)采用奥扎格雷钠与阿司匹林治联合治疗,对这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52%(P<0.05).结论 联用奥扎格雷钠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吴艳盈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