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勇莲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治疗急性小儿哮喘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哮喘患儿纳入本次研究,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甲组(39例)和乙组(39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治疗,甲组给予优质护理,乙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甲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9%)显著高于乙组(76.9%),且喘息、咳嗽、喘鸣音、呼吸困难的消失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取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治疗的急性哮喘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加快其康复进程.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196例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到观察组(n=98例)和对照组(n=98例),观察组施以产前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对两组初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0.41%(20/98),对照组剖宫产率为38.78%(38/98),两组比较,P<0.05.结论 在高危妊娠初产妇中施以产前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对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凤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共计8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时间要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增加使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焕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联合早期营养支持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接受早期营养支持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早期营养支持联合常规护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34±0.52)d、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为(8.09±1.33)d、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5.18±1.04)d,明显短于对照组(6.73±0.84)d、(13.02±1.58)d、(7.69±0.95)d(P<0.05);干预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8.72±6.12)分、(38.96±6.43)分,明显小于对照组(42.77±6.93)分、(42.22±6.87)分(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明显少于对照组30.0%(P<0.05).结论 对接受早期营养支持的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倪晶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现代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医疗改革逐步推行.借助医疗改革的新背景,需持续性提高我国现代医院管理核心制度,并推进精准化、制度化发展.现代化医院管理,强化管理核心制度,可降低管理风险,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就管理风险防控的现代医院管理核心制度进行分析.
作者:郑运凤;叶春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苇茎汤给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其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采取DP化疗方案以多西他赛与顺铂进行治疗的40例对照组患者,结合DP化疗方案加用苇茎汤的40例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研究组在临床疗效上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感染、骨髓抑制、白细胞计数减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研究组则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合化疗与苇茎汤进行治疗可以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庄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TACE联合二期手术切除巨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巨块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ACE联合二期手术,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患者的累计生存率、对肿块的影响均较好,患者的AFP值明显较术前低(P<0.05).结论 TACE联合二期手术治疗巨块肝癌的效果较好,对肝功能损伤比较小,并且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小.
作者:孙亭山;李颖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精细支持护理对改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病科二病房就诊的80例帕金森病老年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40例以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老年病科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老年帕金森病精细支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试验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盘(P<0.05).结论 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采取精细支持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秀丽;陶秀健;鲁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对腹腔镜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医治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抽选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入我院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自由分为A(开腹宫次全切术切除)、B(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两组,每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的出血程度,留置尿管、住院、肛门排气的时间以及腹部疼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留置尿管、肛门排气的时间均少于A组;出现剧烈腹部疼痛、其他并发症的情况均低于A组,P<0.05.结论 行腹腔下子宫次全切术切除术来医治子宫腺肌病可以有效的降低数周大量出血的风险,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减轻患者输尿管的损伤程度,患者对治疗结果更为满意.
作者:崔立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护理对策以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75例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顺序为分组依据,A、B两组分别为38例、37例,给予A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给予B组患者传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创面黏膜再生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A组患者护理后创面黏膜再生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B组患者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存在一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适合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张铭秋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疾病性质将全部患者分成梗死组(62组)和出血组(38例),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 经临床对症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干预,梗死组患者和出血组患者的临床病死率分别6.45%(4/62)、28.95%(11/38).结论 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提供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让并发症有效减少,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作者:鞠卫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6例脑梗死患者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前提下给予加强心理护理干预,采用SAS量表、SDS量表对护理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服药依从性.结果 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及SDS量表评分提示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P<0.5.结论 强化心理护理措施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具有显著效果,研究显示可明显降低患者抑郁或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乔敬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不同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影响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老年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两组.即综合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优良率、护理总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后情绪评分.结果 综合护理组患者治疗总优良率、护理总满意度、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常规护理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指标差异经统计学计算,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配合综合护理更利于骨折的愈合以及治疗预后,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马宏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颈部淋巴结病变中使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入80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与病理结果比较,比较SMI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情况.结果 病理结果与SMI技术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比较中良性淋巴结、淋巴瘤、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比较,两组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 SMI技术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具有较高血管显示率,有利于SMI技术对颈部淋巴结内微血管类型分析,对于提高淋巴结病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陈日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9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7例,研究组予以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照组仅予以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PAS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PASI评分为(4.37±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1±1.25)分(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P<0.05).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疗效有限,加用雷公藤多苷片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张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胸腹水脱落细胞制片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进行常规检查和脱落细胞检查的胸腹水标本56份,制片后分别进行水平湿固定和垂直湿固定,然后进行水平湿固定(HE染色)和干燥法(瑞姬氏染色),观察制片质量.结果 水平湿固定对细胞成分的保留情况更理想,水平湿固定HE染色对细胞结构的影响更轻微.结论 在对胸腹水脱落细胞制片时,选择水平湿固定不但能让细胞成分流失和细胞退变的人为因素减少,让交叉污染有效减少,而且还能让诊断符合率显著提高.
作者:王立山;车超;李占林;燕东阳;姜晓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97例,本次调查研究的所有患者,经过临床上的相关检查,全部符合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疾病判定标准.对所有的患者开展细菌培养检测、并进行细菌药敏试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本次研究的患者经过检测后,一共检测出菌株80株.有45株菌群全部属于革兰阴性杆菌,占56.23%;35株为革兰阳性杆菌,占43.75%.通过观察本次研究数据革兰阳性菌等对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有比较高的敏感度.革兰阴性菌对氨卡青霉素的敏感率比较低,三代头孢霉菌与部分菌群的敏感度相对高一些.结论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的菌群类型较多,临床试验获知,不同类型的病原菌对患者疾病的敏感度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对以后疾病的用药的有效性有推动作用.
作者:黄侠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的样本,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样本为A组,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样本为B组,比较不同时间段不同样本的阳性率及分析影响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因素.结果 A组与B组在不同时段微生物样本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A组的血液、脑脊液标本及粪便样本的阳性率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17,P<0.05);A组的呼吸道样本及尿液样本的阳性率高于B组,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影响微生物样本检验阳性率的因素主要为:样本采集不规范、标本接收与运送不规范及检验技师水平问题.结论 不同的微生物标本在不同时间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检验人员应分析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并不断改进,提高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查结果.
作者:卢为琴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核酸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辽宁省朝阳市27855份血液标本,经核酸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性.结果 27855份血液标本中,经ELISA检测为阳性的标本数为52份(0.19%),经NAT PCR检测为阳性的标本数为64份(0.23%),两种检测方法经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无偿献血血液标本检测中,将ELISA与NAT PCR法联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作者:毕玉超;王吉;任莹;陈慧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9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在二次出血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能让二次出血和并发症减少,让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忠红;万杰;崔薇;李洁;郑琦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