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评价

侯克魁

关键词:急性期周围性面瘫, 温针灸, 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2例对照组患者在院自愿接受毫针针刺治疗,43例观察组患者行温针灸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7% 高于对照组者临床总有效率75.6%,治疗后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能促进患者更好恢复,临床价值高.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98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n=49例)和观察组(n=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系统护理干预,采用韦氏记忆量表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记忆商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评分、智商、操作智商、言语智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在双相情感躁狂发作患者中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正念减压疗法对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压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压力的影响.方法 2016年5月对本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50名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情况采取正念减压疗法进行干预.采用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通过正念减压疗法干预后,其CNSS量表中三个维度得分显著下降,总分显著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正念减压疗法,可减轻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执业压力,缓解心理不良状况.

    作者:李葳葳;王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产前检查在孕妇围生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目的 评估产前检查在孕妇围生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140例产妇按照是否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分为A组(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和B组(非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属于2015年2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期间,70例/组.对比两组产检次数、保健知识知晓情况、高危妊娠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分娩方式、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A组产妇产检次数为(6.58±1.21)次,保健知识得分为(86.21±5.27)分,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86%,自然分娩率为80.00%,母乳喂养率为95.71%,均优于B组(P<0.05).结论 产前检查在孕妇围生期保健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作者:周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与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 采集随机抽签的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藻酸盐敷料填充伤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χ2=5.831,P=0.035).观察组的愈合时间、换药时间、换药次数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能实现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临床症状的恢复,是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与应用的优质疗法.

    作者:苏明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108例隐匿性肾炎患者中医证候学特点的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隐匿性肾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丹东市中医院收治的经肾穿刺确诊为隐匿性肾炎的10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08例隐匿性肾炎的中医证候学特点.结果 108例隐匿性肾炎患者中,分为本证、标证两类,本证中脾肾阳虚证12例,占11.11%;脾肾气虚证22例,占20.37%;肝肾阴虚证24例,占22.22%;气阴两虚证50例,占46.30%.脾肾阳虚证占比少,而气阴两虚证占比多.标证中脉络瘀阻证16例,占14.81%;风热伤络证16例,占14.81%;风湿内扰证36例,占33.33%;下焦湿热证40例,占37.04%.脉络瘀阻证和风热伤络证占比少,而下焦湿热证占比多.结论 隐匿性肾炎临床中以气阴两虚证及下焦湿热证居多,治疗时应以清热利湿、益气养阴为隐匿性肾炎的主要治疗原则.

    作者:杜美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目的 讨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急诊治疗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其中接受急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的53例患者作为路径组,接受传统急诊护理的53例患者作为参照组,9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预后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路径组分诊时间(1.16±0.78)min、球囊扩张用时(70.31±9.67)min、急诊停留时间(40.24±5.63)min低于参照组,而急诊抢救成功率(98.11%)、康复率(90.57%)、总满意度(96.23%)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改善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建议推广.

    作者:崔雁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B超引导后穹隆穿刺引流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后穹隆穿刺引流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护理重点.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所收治的32例盆腔脓肿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引导后穹隆穿刺引流治疗,在此期间给予本组患者悉心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施术均获成功,所有患者均在9~11 d后痊愈出院.结论 重视B超引导后穹隆穿刺引流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够提高治疗效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癌症疼痛患者接受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的效果及其安全性

    目的 对癌症疼痛患者接受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的效果及其安全性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 以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一年内所接收的癌症晚期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癌症基础治疗,同时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盐酸吗啡缓释片进行疼痛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癌症患者采取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来缓解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不易出现过多不良反应,因此值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去.

    作者:高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对子宫肌瘤微创手术患者两种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常规护理措施与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微创手术患者预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子宫肌瘤微创手术的住院患者120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配原则分为路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两种护理措施前后的SAS、SDS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两种护理措施前后的SDS评分均有明显差异,实施护理措施后的SDS评分低于实施前(P<0.05),其中路径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相比常规护理措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地缓解子宫肌瘤微创手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广泛推广.

    作者:孙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

    目的 探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诊疗的135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100例同一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患者进行空腹血糖、血脂及糖耐受实验,探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临床应用及价值.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糖耐受实验值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含量(TC)、体内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则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的初步诊断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依据,但并不能作为确诊的标志,还需配合其他检查进行精确判断.

    作者:郭振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耳鼻喉外科手术术后感染210例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进行耳鼻喉外科术后影响感染因素的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210例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其中未发生术后感染190例患者成立对照组,发生术后感染20例患者成立观察组,进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发生感染部位、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的对比.结果 210例接受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中20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具有9.5% 感染率;发生感染部位由多到少分别是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其他部位;感染组、非感染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际中很多因素都能够引起耳鼻喉外科手术感染,通过合理措施能够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孙英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食管癌手术患者文化休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食管癌手术患者文化休克原因分析及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参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分析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精神异常症状发生率及满意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精神异常症状发生率为0,参照组为11.36%,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同样显著(P<0.05).结论 分析食管癌患者文化休克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预防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作用.

    作者:樊明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及效果研究

    目的 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效果,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017年收治住院治疗的112例慢阻肺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56例)以及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56例).对比两组慢阻肺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绪评分.结果 实验组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消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指标经统计学计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慢阻肺治疗中价值突出,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肺功能,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岳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进行妇产科优质护理中品质管理圈应用效果的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48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住院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品质管理圈的优质护理.进行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护理整体具有更高的满意度,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品质管理圈不仅能够将护士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还能够促进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促进护患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郭盈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 ~2016年收治的84例宫颈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增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人数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人数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对照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中增加护理干预,缩短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术后的康复.

    作者:何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视疲劳的疗效

    目的 分析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视疲劳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84例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融合训练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治疗后舒适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5.24%;对照组患者有效率80.95%.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108.7±11.6)d;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117.2±13.5)d.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舒适度和不良反应情况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进行治疗的疗效较为理想,缩短了治疗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李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传统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传统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 将本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出院时间,并对患者术后随访1年,观察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0.2±17)min,下床时间为(23.5±9.6)h,住院时间为(4.7±1.4)d,分别低于对照组的(64.1±22)min、(78.0±18.2)h、(7.3±2.1)d(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4.250,P<0.05);经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5.0%,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5.0%,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方式,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在治疗时间、预防复发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李伟;薛源;王聪;郭泽敏;张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业务三级查房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目的 探讨护理业务三级查房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方法 根据护理管理要求,针对本科室患者实施责任护士、护理组长和护士长的三级查房措施并观察其效果.效果在实施三级查房制度后,科室内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明显提高,且在三级护理查房实施后,增强了护患之间的交流,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使得护理工作更加能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尿常规应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检验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尿常规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检验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我院门诊接收的120例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120例病例分成A、B、C 3组,每组均有40例病例.A组予以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B组予以干化学法,C组予以尿沉渣法.综合分析3组的检验结果,比较定量白细胞数值等指标.结果 A组定量白细胞阳性率为77.5%,明显高于B、C两组的42.5%、2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定量红细胞阳性率,A组为65.0%,B组为22.5%,C组为40.0%.A组明显高于B、C两组,P<0.05.结论 作为尿常规检验中应用较广泛的两种检验方法,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各具优势,但为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我们还应将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合理的联用.

    作者:陈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2例对照组患者在院自愿接受毫针针刺治疗,43例观察组患者行温针灸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7% 高于对照组者临床总有效率75.6%,治疗后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能促进患者更好恢复,临床价值高.

    作者:侯克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