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陈苗苗

关键词:护理干预, 骨折, 疼痛, 满意度
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12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折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对照组下降程度小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48、72 h评分均较观察组高,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护理满意率76.78%也较观察组满意率94.65%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折手术患者实行有效护理干预能快速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脑外伤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和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脑外伤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和护理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60例研究组和6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不进行系统专业的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外,在受伤7 d内开始进行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脑外伤的实施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增强脑外伤患者的功能康复.

    作者:韩亚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慢性支气管炎的舒适护理干预及应用意义评价

    目的 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将1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90,予以舒适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90,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消极情绪的变化情况、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护理依从率96.67%及护理满意度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依从率87.78%及护理满意度86.67%,P<0.05;组间消极情绪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岳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疗效和临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瘙痒及白带异常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何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食管癌左胸入路与右胸入路淋巴结清扫彻底性的比较

    目的 探讨比较食管癌左胸入路与右胸入路淋巴结清扫彻底性.方法 选取我院胸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52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左胸组和右胸组,各为26例,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淋巴结清扫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左胸组并发症发生率19.23%与右胸组26.92%比较差异明显,P<0.05;左胸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右胸组,差异P<0.05;左胸组淋巴结清扫平均(11.5±4.2)枚显著少于右胸组(18.9±3.8)枚,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于食管癌患者,左胸入路手术操作较简便,并发症少,右胸入路的方式虽然操作复杂,并发症多,但右胸入路对于气管旁、喉返神经旁、腹野的淋巴结清扫较左胸入路更彻底,可为患者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斌;陈延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6年1月至12月时间段内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66.0%,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相当,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实施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杨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梅毒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评价

    目的 妊娠梅毒经综合干预措施,母婴传播阻断的有效评价.方法 分析2012年至2016年9月居住龙港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相关资料.结果 妊娠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2012年检测孕妇1116例,梅毒感染孕妇1例(0.1%),2013年检测孕妇1445例,梅毒感染孕妇6例(0.4%),2014年检测孕妇1547例,梅毒感染孕妇12例(0.8%),2015年检测孕妇1668例,梅毒感染孕妇9例(0.5%),2016年检测孕妇1692例,梅毒感染孕妇13例(0.8%).共检测出41例梅毒感染孕妇.分娩23例新生儿,经生后干预措施,15例儿童排除梅毒结案,随访率100%.剩余8例继续随访中.结论 通过开展梅毒母婴传播阻断工作及儿童随访综合干预措施及孕早期筛查,指导梅毒孕妇到治疗机构规范治疗及生后儿童随访管理,有效改善围生儿预后及降低梅毒儿发生.

    作者:周荣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社区医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伴肺部感染1例

    目的 探究社区医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伴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6年6月9日来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1例慢性支气管炎伴肺部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治疗后,在入院48 h后脱机,白天自主呼吸,晚上停止使用呼吸机后病情无反复,呼吸比较平稳,痰液减少.患者的精神良好,能够坐轮椅下床活动,痰液能够自主从气管套管中咯出.在社区医院治疗24 d后痊愈出院.结论 危重病患者在专科医院接受治疗后,待病情稳定转回到社区医院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治疗费用,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且患者康复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雷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和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疾病恶化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癌变的发生率(治疗2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以了解患者的病情控制和发展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1.8%)明显大于对照组(77.6%),研究组患者癌变的发生率(0.0%)明显小于对照组(4.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且能有效降低疾病的恶化率.

    作者:任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析3种真空采血管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析3种真空采血管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门诊受检者60例,清晨空腹采取一针静脉血,分为三管,分别置于普通真空采血管、分离胶促凝真空管、肝素盐抗凝采血管中各5 mL,对比其生化检验结果.结果 3种真空管仅在几项结果中有所差异,但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真空管在临床检测上各具特性,若要确保检测结果不受影响,应依据其样本特点为其选择合适的真空采血管.

    作者:郭振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破血逐瘀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破血逐瘀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发病72 h内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破血逐瘀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脑出血血肿扩大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14 d脑出血血肿体积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于治疗后第14天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第14天NIHSS评分比较(P>0.05),而两组治疗后第30天NIHSS评分比较(P<0.05);另外,两组治疗后血肿扩大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破血逐瘀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安全性好.

    作者:钟建斌;李协;钟思敏;陈炽邦;张世军;史丽;潘丽师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门诊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门诊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7年1~5月在我院输液科就诊的婴幼儿患者50例,分对照组及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另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留置针时间长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延长留置针时间,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王伟;崔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特异性皮炎患者外周血Th1/Th2平衡的意义

    目的 探讨Th1/Th2比例失衡在特异性皮炎(A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0例特异性皮炎患者和2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静脉血Th1、Th2细胞水平,并计算Th1/Th2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的蛋白含量.结果 特异性皮炎患者的辅助Th1细胞水平和Th1/Th2相对比率高于正常人,辅助Th2细胞水平低于正常人.患者血清的白细胞介素-2和γ-干扰素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蛋白含量低于正常人.结论 Th1/Th2的病理性变化与特异性皮炎发病有关.

    作者:胡俊青;袁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进展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联合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进展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进展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采用TACE进行治疗)和试验组(n=43,采用MWA联合TACE进行治疗),对2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试验组AST、ALT、AF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肿瘤完全灭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黄疸、发热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腹泻、皮疹、腹痛、呕吐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MWA联合TACE治疗进展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有利于控制肿瘤进展速度,值得临床应用和大力普及.

    作者:张翼;高众;钱永;张猛;谭贵芳;刘智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在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经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护理后,治疗组患者的HAMD和SS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状态,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庆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

    目的 探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应用.方法 接收在我院进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患者一共有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可以使其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可以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商利欣;武银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分析

    目的 探究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66例,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患者平均划分,接受文拉法辛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接受帕罗西汀治疗的患者设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参照组比对未产生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对后也无统计学意义,从HAMD和HAMA评分来看,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较优,组间数据比对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 在躯体形式障碍治疗中,文拉法辛和帕罗西汀的临床疗效相似,临床可依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合理选择.

    作者:韩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9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给予关节镜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恢复情况.同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发现,实验组患者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医学采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良好,能够明显改善膝关节恢复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医学推广及应用.

    作者:薛大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实施价值评估

    目的 评估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实施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12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2)和治疗组(n=62),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住院时间,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中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确切,病情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中优先选择和推广应用.

    作者:任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晚期结直肠癌一线化疗药的应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晚期结直肠癌一线化疗药的选择和用药合理性,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化疗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指导和理论的支持.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接受化疗的50例晚期结直肠癌的患者,对这些患者一线化疗药物的选择、使用情况以及合理性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对这50例患者的一线化疗药物的选择、使用情况以及合理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发现,初始化疗药物的选择和使用的不合理率达到了30%,分析其中药物使用不合理的表现为药物使用顺序出错、剂量不足或是过多以及选药错误等.其中有4例是在溶剂选择上不合理,使用奥沙利铂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剂;3例在药物使用顺序上不合理,亚叶酸钙于氟尿嘧啶后使用;5例是药物使用的剂量不当,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的医嘱存在用药剂量不足;另外3例患者是为化疗方案选择药物错误:使用FOLFIRI方案的医嘱和mFOLFOX6的医中,分别有2例和1例为化疗方案药物选择错误.结论 我院在临床上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一线化疗药物的选择和应用遵循了相关的医药使用指南,但是在给药治疗过程中,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也是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给药治疗时,没有充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因此没有和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给药.所以肿瘤临床医师应该全面、充分的掌握化疗过程中各种药物的相关知识,如药物的使用剂量、溶剂、配制溶度以及使用顺序等,并且应该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适当调整药物的使用,大程度的保证肿瘤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减轻患者的化疗痛苦.

    作者:王静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12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折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对照组下降程度小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48、72 h评分均较观察组高,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护理满意率76.78%也较观察组满意率94.65%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折手术患者实行有效护理干预能快速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苗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