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蒙古黄芪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陈虎虎

关键词:蒙古黄芪, 多糖, 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摘要:目的 建立蒙古黄芪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制备蒙古黄芪多糖样品,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蒙古黄芪多糖含量.结果 多糖供试液显色稳定,重现性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7%,RSD=2.05%(n=9).结论 此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蒙古黄芪中多糖含量的控制.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院外延续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的影响探析

    目的 探讨院外延伸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6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2例)和观察组(n=82例),对照组采取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精神科护理基础上采取院外延伸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出院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5.12%(78/82),对照组的治疗依从率为82.93%(68/82),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复发率为6.10%(5/82),对照组复发率为15.85%(13/82),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施以院外延伸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秦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择取某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98例,时间在2015年4月20日至2017年4月11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对比2组生活满意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临床症状改善评分.结果 观察组生活满意度评分(24.54±5.64)分、睡眠质量评分(8.89±1.04)分、反酸评分(0.51±0.01)分、嗳气评分(0.51±0.02)分、腹胀评分(0.81±0.03)分、腹痛评分(0.70±0.22)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在健康教育干预中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王爱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健康知识水平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护理前(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是95.7%,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是78.7%,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孙宝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及医院感染发生率,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5年4月至2015年3月在不同环境下工作的236名医务人员的手部进行采样,并对同期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36份样本中,合格样本数为204份,合格率为86.44%.其中78份临床医师样本中,合格样本数68份,合格率为87.18%;122份护理人员样本中,合格样本数为106份,合格率为86.88%;36份医技人员样本中,合格样本数为30份,合格率83.33%;各类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住院患者共2635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15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81%,而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86.44%,将医院感染与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呈负相关(r=-0.832,P=0.000).结论 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一般,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水平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作者:鹿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参养荣汤对胃癌化疗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和研究人参养荣汤对胃癌化疗患者的辅助性治疗作用.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内接收和进行治疗的76例胃癌化疗患者,随机将这76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化疗药物呋喃氟脲嘧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人参养荣汤联合化疗治疗.结果 接受人参养荣汤联合化疗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 人参养荣汤对于胃癌化疗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可以在医学上推广使用.

    作者:林兆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个性化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50例轻度脑外伤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轻度脑外伤患者干预前后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轻度脑外伤患者干预后焦虑得分为(39.02±7.12)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度脑外伤患者干预后的SDS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轻度脑外伤患者个性化护理,有效的缓解了轻度脑外伤患者的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广泛实行.

    作者:解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浅析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

    目的 分析探讨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中,显效51例,有效22例,无效9例.结论 对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升临床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霍丽莉;齐俊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小儿腹泻采取双歧杆菌活菌、蒙脱石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小儿腹泻的患儿80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组与B组,前者行蒙脱石散单药治疗;后者行在前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治疗.治疗后统计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用时及疗效的优劣.结果 B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均短于A组,治疗总有效率92.5%则高于A组75%,P<0.05,各组数据比较后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应用双歧杆菌活菌及蒙脱石散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还可提高疗效,促进患儿尽快康复,建议推广.

    作者:张振丽;赵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预防

    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及预防.方法 对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所实施的手术室护理进行分析,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实施传统的手术室护理的10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A组,后发现其中不足,并于2013年8月起对其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及加强预防,此期间参与手术室护理的护理人员作为B组,对比2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差错发生率及各项技能评分.结果 B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差错发生率较A组低,P<0.05,B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评分、操作技能评分、沟通能力评分、管理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A组,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的效果显著.

    作者:苗丽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与护理方式探析

    目的 探析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与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患者62例进行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1,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31,行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术后恢复良好率、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运动功能,科学预防并发症,降低复发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价值.

    作者:苏茜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系统切除颊黏膜肿瘤的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系统切除颊黏膜肿瘤的手术护理配合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进行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系统切除颊黏膜肿瘤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取普通护理,试验组25例,采取手术室配合护理,比价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出血、涎瘘、腮腺炎.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12%,试验组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系统切除颊黏膜肿瘤患者采取积极手术室配合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唐文;王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衰竭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衰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丹东市中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衰竭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活血化瘀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无效16例,稳定20例,有效8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为67.35%;观察组无效7例,稳定23例,有效11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为85.71%,经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14,P=0.031).结论 采用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衰竭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姜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治疗门诊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门诊感染患者经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门诊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的感染患者中选取168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9.76%,且其细菌清除率为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组间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治疗门诊感染可以明显提高有效率,清除病原菌,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欣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对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对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为期2个月的监督管理,找出当前医务人员手卫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临床医务人员的洗手执行率和洗手合格率.结果 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调查发现各科室医务人员洗手执行率为44.46%,合格率为45.88%;通过为期2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洗手执行率为80.80%,洗手合格率为84.61%,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洗手执行率及洗手合格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增强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李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彩超测定小儿阑尾管壁厚度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实施疾病诊断过程中,分析选择彩超对小儿阑尾管壁厚度进行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合理对其选择彩超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终发现具有炎性阑尾声像的患儿9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表示正常阑尾声像的患儿4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于90例阑尾炎患儿临床实施手术治疗并且有进行疾病病检.完成后均选择彩超对两组儿童的阑尾管壁厚度进行测量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儿的阑尾管壁厚度为(2.39±0.81)mm,对照组正常儿童的阑尾管壁厚度为(1.07±0.21)mm;在阑尾管壁厚度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儿童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在实施疾病诊断的过程中,选择对小儿阑尾管壁厚度进行测量,终可以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为疾病的确诊表现出显著的价值.

    作者:于海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苯巴比妥药物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和气相色谱法检验结果研究

    目的 研究苯巴比妥药物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和气相色谱法检验结果.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查证法,对2017年2月至2017年3月以来接受苯巴比妥药物检验的50例(研究组)生物试样标本资料进行查证分析,依照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n=24例)和对照组(n=26例),联合组为常模组(n=50例)临床观察两组标本的检验结果.结果 对照组的分离数、阳性率、差比和误差率对比差异显著,两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检验的标本差比数从7例减少到1例,检验误差率分别为14.00%和2.00%,下降了12.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巴比妥药物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和气相色谱法检验价值确切,联合检验对确保检验正确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护理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6例.均分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给予对照组一般性护理方法,观察组则进行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5±5.9)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4.5±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辅以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申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下肢骨折患者采用腰麻针椎管内麻醉前应用地佐辛镇痛的效果

    目的 研究下肢骨折患者采用腰麻针椎管内麻醉前应用地佐辛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4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2月22日至2017年2月22日收治),20例/组.对照组予以本组患者生理盐水,实验组予以本组患者地佐辛.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MAP、HR、VAS评分及发生的不良事件现象.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MAP、HR、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采用腰麻针椎管内麻醉前应用地佐辛镇痛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替吉奥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替吉奥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东港市中医院肿瘤科就诊的100例肺小叶性肺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采取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 以我中心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收治的70例慢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同时给予能量合剂、维生素C基础治疗,选择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患者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联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7%高于对照组94.29%,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认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肝功能均有明显的恢复,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肝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卢正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