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英
目的 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方法 随机选取12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1.43%,明显要比观察组的92.06% 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均要多于观察组,而临床知识掌握情况要比观察组的差,可见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不仅能显著提高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还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负担,改善患者的临床知识掌握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沈鸿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采取小剂量间歇补铁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将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60)与实验组(n=60),将予以常规剂量给药患儿作为参照组,将予以小剂量间歇补铁法患儿作为实验组,对两组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效果予以对比.结果 实验组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50.21±5.65)、血清铁水平(13.24±1.21)、总有效率98.33% 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24.54±6.98)、血清铁水平(8.41±2.22)、总有效率83.33%,P<0.05且差异具备统计学对比意义.结论 将小剂量间歇补铁法应用于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中效果显著,可以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任窈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行胃镜检查的205例患者情况,按照随机、整群理念,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化护理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舒适护理治疗,主要统计分析2组患者胃镜检查感觉不适程度、依从性与配合程度及护理满意状况,以上均采用我科室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结果 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胃镜检查不适程度明显较低(P<0.01),其中,尤为观察组未出现强烈不适终止检查患者(P<0.05),也未出现非常不适患者(P<0.01).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对胃镜检查接受率较高(P<0.01).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较高(P<0.01).结论 对胃镜检查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检查时不适感,提高患者检查的配合度与依从性,这对此病症早期诊疗是十分关键的.同时,也整体上提高了胃镜检查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在临床中能够大力实践、推广.
作者:金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转舌膏结合芒针治疗脑中风后言语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脑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中风后言语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转舌膏结合芒针,对照组单纯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77.11%,对照组有效率51.4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转舌膏结合芒针治疗脑中风后言语障碍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信海;黄学言;笵然梅;郑静;韦羡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分析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患者满意度的临床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120例患者手术情况.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结果 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血压、心率、护理综合评分、职业素养与个人形象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结论 将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丹参川芎嗪药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依据患者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予以贝那普利治疗的32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丹参川芎嗪药物治疗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后对两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统计.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16、IL-18以及TNF-α 等细胞炎性因子的改善情况较比参照组更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观察组患者的晨尿微量蛋白排泄率、β2-微球蛋白改善情况较比参照组也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结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予以丹参川芎嗪药物治疗,效果理想,不仅可以对炎性因子作用进行抑制,患者肾功能的抗炎症能力也会有所提升,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盛利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人才的培养则是中医药健康发展的基础[1-8].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中医教育已逐步纳入了现代教育模式和体系,但中医药独特的理论体系,望、闻、问、切的临证方法,使得传统师承教育方法仍具有其特殊的作用,特别是现在实行的优秀人才师从国医大师的师承学习,对中医药的继承发展更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辛明;史晓光;滕占庆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在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中应用安全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护理中应用安全护理措施,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7.14%,对照组23.81%;观察组住院时间(23.81±2.56)d,对照组(30.63±5.01)d;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71.43%.结论 安全护理措施应用在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中能够减少安全事件,提升患者住院安全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文雅;李艳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86例作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签原则分组,研究组(n=43)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n=43)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就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后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是(87.12±4.67)分,满意度是97.67%;对照组患者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是(77.98±5.82)分,满意度是83.72%;2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王毅利;房岩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在本科室进行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和常规组(B组),两组患者分别为50例,常规组按照一般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的指导,以及一些常见的并发症的处理办法等等.比较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可以十分明显的改善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心态,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很好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索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共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个组别,在一般性资料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采取两种不同的护理措施,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手术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此法值得在临床实践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马屹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于骨科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在骨科病房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分别为50例,常规组按照骨科病房的一般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则在在常规的护理模式中加入了护理干预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及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很好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吴文杰;周雪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予以流程化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本实验选择的研究样本病例为我院收治的10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术患者,样本选取时段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研究,5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而50例予以流程化护理的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患者的麻醉药用量明显降低,检查时间明显缩短,不良事件发生率得以显著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得以显著提高,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以上比较数据,均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 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应用流程化护理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夏琼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9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综合组,分别行以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两组术后初次下床活动及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护理后,综合组术后初次下床活动及排气时间均早于常规组,住院时间比常规组短(P<0.05);综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6.67%、护理总满意度为95.56%,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2.22%、护理总满意度为82.2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普外科急性阑尾手术中应用综合护理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于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由于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因此,极易发生便秘.对于长期住院的患者而言,便秘的发生率可高至80%[1].而高血压术后脑出血患者若长期便秘可引发颅内压增高,加重颅脑损伤,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如何解决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便秘问题已成为医护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耳穴埋豆是根据中医理论选取相应耳穴,通过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充分发挥润肠通便的作用,从而帮助患者解决便秘的痛苦.本研究运用耳穴埋豆的方法,对住院我科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便秘的患者进行护理,并得到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梅;刘宝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口服,开始剂量为5 mg qd;如血压未降至正常,每隔1周加2.5 mg qd,大剂量为10 mg qd.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24/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0/2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安全、有效.
作者:蔡小月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益生菌与口服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采集90例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儿童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根据随机表分组.益生菌组用益生菌治疗;球蛋白组则口服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儿童轮状病毒肠炎控制率;起效时间、排便恢复正常时间、伴发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分泌型IgA水平.结果 球蛋白组患儿儿童轮状病毒肠炎控制率比益生菌组高,P<0.05;球蛋白组起效时间、排便恢复正常时间、伴发症状消失时间比益生菌组短,P<0.05;球蛋白组治疗后分泌型IgA水平比益生菌组高,P<0.05.结论 益生菌与口服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虽然均有一定效果,但口服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起效更快,可缩短疗程,更好提升分泌型IgA水平.
作者:丰爱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n=28)与实验组(n=28).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推广.
作者:代先坤;周雪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抑郁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5年 ~2016年收治的7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MECT治疗的观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MECT治疗的78例抑郁症患者显效率为82.05%,有效率为93.59%,其中痊愈47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9例,无效5例.结论 MECT治疗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通过良好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对提高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惠;祝志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白色念珠菌引起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检验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武警边防总医院收治的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者108例,采取回顾研究法,对108例患者粪便样本按照细菌培养法进行检测评估,发现54例患者感染白色念珠菌分为研究组,另外54例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生化指数变化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钠、血钾及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测试清蛋白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色念珠菌引起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相比其他菌群导致患者腹泻症状严重,另外采用粪便培养检验方式检出率高,能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有助于预防及治疗白色念珠菌引起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防治抗菌药物滥用情况出现率.
作者:李聪颖;李文凯;马瑛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