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君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她们的病例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产妇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6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术后2 h、24 h出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5.36% 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2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上,对于宫缩乏力产后大血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护理有效率,减少患者在术中和术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同时也可有效稳定患者的情绪,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海凤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以脑卒中为例,综合比较分析不同医保付费方式与针灸治疗费用占比的关系,方法 采用数据性分析比较不同医保付费方式对于脑卒中患者针灸治疗费用的构成差别,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找出相关因素.结果 不同医保付费方式下的针灸治疗费用占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按病种分值付费的脑卒中患者针灸治疗费用占比较高,变化更小,更稳定.
作者:刘宏洋;邹竞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进行探究.方法 此次研究抽取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70例,其入院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分组依据患者不同麻醉方法为基准.采用全身麻醉的35例老年患者为参照组,采用椎管内麻醉的35例老年患者为研究组,后对其麻醉效果进行判定.结果 研究组认知障碍发生率(5.0%)较比参照组(20.0%)更低,比对两组老年患者的睁眼时间和语言陈述时间,研究组短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产生,呈P<0.05.结论 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可以使其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得以改善,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和实践.
作者:哈斌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价值.方法 选取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其均出现高热惊厥的情况,时间为2015年8月21日至2016年7月30日,根据其护理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者护理结果 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小儿患者的体温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小儿患者的再次惊厥、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出现高热惊厥后,为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其更好的康复.
作者:马君一;潘红;唐福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对肺癌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大连大学新华医院手术室接受肺癌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围手术期肺癌患者,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感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乔玉萍;曲凤;杜洋;徐浩鑫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应用于脑胶质瘤和脑单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8例脑单发转移瘤患者为本研究的转移瘤组,选取同时期收治的26例脑胶质瘤患者为本研究的胶质瘤组,两组患者术前均采用磁共振成像.观察两组患者常规MRI和DWI图像特点,并计算患者瘤周水肿和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结果 转移瘤组与胶质瘤组瘤周水肿ADC值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瘤组患者肿瘤实质部分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未来DWI必然会在诊断和鉴别肿瘤中运用更加广泛,可以帮助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等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武传斌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8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替硝唑局部用药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龈沟探诊深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龈沟探诊深度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促进患者好转及康复,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秋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4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37例,甲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乙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和服药依从性均高于乙组,且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增进其对自身病情的了解,提升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并减轻其经济压力.
作者:张宏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析心理护理对胎膜早破产妇分娩方式和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胎膜早破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基本规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前提上联合心理护理,比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焦虑心理.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且焦虑情况较少,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应用于胎膜早破产妇分娩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自然分娩率,缓解产妇焦虑、抑郁等情绪,可推广.
作者:朱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桡骨远端骨折常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发病率较高,病情较为复杂,占比急诊处理骨折1/6且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患病人群中以老年人居多,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以下不良后果:腕部疼痛、前臂旋转受限以及下尺挠关节不稳定等,临床上对于桡骨远端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已达成共识,但对于尺骨茎突骨折是否必须进行固定目前仍存在争议.而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治疗未见报道.2015年7月作者收治1例患者对尺骨远端粉碎骨折给予克氏针支撑固定,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丁宝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本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患者给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88% 明显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8% 明显低于对照组2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痂出现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满意,可促进临床治疗效果,可促进骨折愈合,让患者早日康复,且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远航;孙成坤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格列美脲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往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65例,给予格列美脲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三药联合口服治疗,观察其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血糖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的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较前也有较显著的降低.前后统计具有较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格列美脲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寒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检验科在妇幼保健机构行使日常职能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检验科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妇幼保健机构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和质量.本文主要对当前妇幼保健机构检验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妇幼保健机构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策略两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对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检验工作的质量,加强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宋志广 刊期: 2018年第18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式,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出血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一大重要问题.TX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药物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来止血.而TXA由于其止血高效、价格低廉、给药途径简单等特性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中.本文将探讨氨甲环酸的研究进展.
作者:石一;李刚;赵瑞鹏;王春理;王小虎;李鹏翠;卫小春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散结通络方治疗气滞痰结血瘀型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共68例,均是从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所接收的气滞痰结血痰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随机选出的,分组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本次研究所选取的68例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为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则为散结通络方.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在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即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POAB与TGAB均显著改善,即P<0.05.结论 在甲状腺结节积斌的临床治疗当中,散结通络方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是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符光亮 刊期: 2018年第18期
本文阐述了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背景、后抗生素时代的来临、微生态制剂及其保健品面临的挑战,以及有害菌和有益菌耐药性的防控措施.
作者:王世荣;郝玲;岳寿松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青光眼患者中的148例,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强延续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术后失明概率、生活能力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青光眼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青光眼患者临床治疗和预防复发意义重大,应广泛应用并推广.
作者:王健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6.47%)(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提升临床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吕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便于能够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法 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接收并治疗的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患者的例数为86例,对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为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干预以后,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GCS评分和患者的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与之前相比均有所改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通过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治疗的恢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治疗的预后,可以大大的推进和普及使用.
作者:魏东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意守式针灸疗法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中重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抽取80例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中重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单一的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进行意守式针灸疗法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重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治疗疗效;中重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等各项炎症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重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治疗疗效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中重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情况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白细胞介素等各项炎症指标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等各项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意守式针灸疗法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中重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炎症水平,缩短疗程,且安全性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杨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