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姜学青

关键词:护理干预,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图像质量,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呼吸配合训练及心率控制时间以及造影图像可采用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呼吸配合训练时间及心率控制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造影图像可采用率达到9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能够确保造影检查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2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护理的急救效果.结果 实施优化急救护理后,观察组的急救总时间、急救45 min有效率、急救1h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急救效果明显变好,抢救时间缩短,抢救成功率提高,优化急救护理对于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洪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

    目的 研究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采取欣母沛结合宫腔填纱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1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5例患者采取宫腔填纱作为单一组,另55例患者采取宫颈填纱结合欣母沛作为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看出,联合组患者术后2h以及24 h出血量为(185.2±38.4)mL、(305.8±48.3) mL均比单一组患者出血量(215.8+46.2) mL、(342.5±51.3) mL少(P<0.05);两组患者产前及产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采取欣母沛结合宫腔填纱,可有效改善患者出血情况,对患者影响较小,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阎英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总结达格列净临床药效.方法 收治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入我院单纯服用二甲双胍医治效果不理想的患者84例作为探究对象,将这84例患者自由的分为A(二甲双胍治疗)、B(达格列净+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每组42例.观察、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胆固醇的含量,并对比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 治疗结束之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搪化血红蛋白均比医治前有所下降,但B组患者的以上三项指标下降的幅度较A组的大,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B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尿酸、三酰甘油下降幅度较大,与治之前对比,P<0.05;A、B两组治疗后的尿酸、三酰甘油差异不明显,P>0.05,但A、B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相比,差异较大,P<0.05.A、B组患者治后都没有比较严重的低血糖反应,A组患者发生腹泻1例(2.4%),B组患者发生下尿路感染1例(2.4%),后用抗菌药物治疗痊愈,A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4%,B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4%,即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没有差异,P>0.05.B组患者治疗后患者对医治效果的满意人数为42例,满意度为100%,比A组(24例/57.14%)明显的高,具有很大的差异,P<0.05.结论 达格列净结合二甲双胍一起服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糖、体质量指数,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达到100%,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很少,仅为2.4%,切可治愈,达格列净+二甲双胍一同治疗2型糖尿病有较高的疗效,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丁岩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作用分析及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017年患者80例,患者均诊断为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两组患者治疗7d后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观察组40例患者显效2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40例患者显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7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临床效果明显,该方法治疗安全有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沈章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风险管理在医院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就风险管理在医院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在医疗管理中并未采用风险管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则在医疗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对比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以及管理质量.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所提高,医院管理质量有明显提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所降低.结论 将风险管理运用到医院医疗管理中,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了医疗管理的质量,有助于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于国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每组4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研究组在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采用优化后的护理路径,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手段,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以了解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就诊至进入抢救室时长为(3.0±0.4)min,就诊至术前准备完成时长为(45.7±9.6) min,总住院时长为(9.5±1.7)d,各项时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研究组多项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路径的采用缩短了患者的急救时间,为患者短时间内提供高效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作者:谭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舒适护理对骨外科术后疼痛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对骨外科手术后疼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先手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进行手术后的护理,研究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进行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数据以及护理情况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SDS、SAS评分降低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患者疼痛等级评分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患者手术后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程度,并且良好的调整了患者的心态和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勾红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152例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经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96例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患者,对其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2例选择阴道试产作为观察组,744例选择剖宫产,另再随机选择120例非瘢痕子宫的初产妇经阴道试产做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中有124例经阴道试产成功,28例中途转急诊剖宫产,阴道试产成功率81.5%.对照组中有105例阴道试产成功,15例中转剖宫产,阴道试产成功率87.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住院时间、阴道试产成功率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在经产前严格综合评估,严密监测产程情况,具备紧急剖宫产条件医疗单位,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肖淑芳;陈赛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互联网+”背景下不间断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患者JOA与ODI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根据微创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微创手术治疗,治疗后在院期间均实施一级、二级康复护理,观察组44例患者在出院后给予延续性康复护理,对照组44例患者则在出院后中断护理,由患者自行锻炼.随访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和Osw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JOA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ODI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术后康复效果,改善其脊髓神经功能和腰椎功能,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 分析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时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104例需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2例.对照组在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但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自行排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在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时,在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提升治疗安全性.

    作者:张丽;郭晨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出现低血糖的原因与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调查发现,老年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包括:药物性低血糖34例,占37.8%;进餐延迟27例,占30.0%;进食量减少16例,占17.8%;过渡饮食6例,占6.7%;运动量多大5例,占5.6%;饮酒2例,占2.2%.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较多,需要对原因进行及时了解,以便采取应对措施解决,有效的降低低血糖出现概率,确保患者良好的预后.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品管圈在提高药师对用药不合理处方审出率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药师对用药不合理处方审出率中的作用并进行观察.方法 应用品管圈方法对我院药师用药不合理处方审核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影响药师正确审方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比品管圈应用前后用药不合理处方审出率.结果 应用品管圈后药师对用药不合理处方审出率要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 医院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药师对用药不合理处方审出率,应对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究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通过齐拉西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联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PAN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2周起,两组PANS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第4周、第8周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DL-C、TG、TC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阿立哌唑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中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呼吸配合训练及心率控制时间以及造影图像可采用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呼吸配合训练时间及心率控制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造影图像可采用率达到9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能够确保造影检查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学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发生恶性肿瘤的患者60例,分为等量的两组,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两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程度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在静脉化疗中出现并发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患者的满意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静脉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减少在静脉化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圆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目的 通过剖析我院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方法 选取(实施安全管理前)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护理服务研究对象,分析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措施,进行整改.选取(实施安全管理后)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3.33%,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之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及医院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并实施可行性措施,能有效避免不良事故发生,还能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周丽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失败的体会

    目的 针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失败各方面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结合临床实际,针对导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失败的各方面原因进行总结.结果 导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失败因素存在于多个层面.结论 为有效保证临床针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诊治效果,在后续临床诊治过程中,更需要对各方面导致治疗失败因素加以重视.

    作者:陈兴路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人数均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服务,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人性化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护理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提升护理满意度,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恢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文杰;钱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针对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从本院近三年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材料中选取240例,按照护理方式差异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团队的风险管理进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患者的心理焦虑情况、血糖控制效果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FPG、2h-PG、ASA指标均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指标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概率为30.0%,观察组为10.0%,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团队的风险管理有助于医院护理人员工作水平的提升,控制并降低护理风险问题的产生,进一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值得予以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晓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的评价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结核病灶控制率以及血糖控制率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提示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改善其身心状态,是有效的施护模式.

    作者:张艳秋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