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根英
目的 分析急性右室心肌梗死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至2016年1月5日,将100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均使用全程护理,对照组50例患者均使用常规护理,将两组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时间(10.21±0.15)d、护理效果评分(90.45±1.29)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15.12±0.19)d、护理效果评分(80.21±0.11)分(P<0.05),观察组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的满意度96.00%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2.00%具有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李馨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前瞻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前瞻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排便费力、大便硬结、腹胀腹痛、焦虑不安等情况,研究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排便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张洪云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分析腹腔镜术后纳布啡与芬太尼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于医院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70例,均给予患者单次静脉注射镇痛,并按照药物随机分为选择纳布啡的实验组患者35例,与选择芬太尼的对照组患者3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4、8、24 h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组患者术后4、8、24 h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12例,占34.2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21例,占6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纳布啡与芬太尼的止痛效果差异明显,纳布啡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且患者使用纳布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说明纳布啡用于止痛的效果理想,且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各型癫痫患者88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为97.7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为77.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1%,观察组患者各项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痫样放电抑制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效果显著,并且联合服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杨玉超;董奇观;吕原峰;林春艳;王旖旎;郭金;马良;黄丽娜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就诊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4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0例.其中,对照组CT检查,实验组采用MR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漏诊率、误诊率.结果 根据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诊断结果、漏诊率、误诊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MRI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能够不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且诊断效果理想,但需较长扫描时间且价格较高.为此,在临床诊断中应根据具体状况选择诊断方式.
作者:郭富强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取本次研究妇科疾病患者8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妇科疾病患者SAS(28.65±1.32)分;SDS(29.59±1.3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妇科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还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研究.
作者:张圆圆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48,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感染消退时间、腹痛恢复时间、腹胀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以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3%(4/48),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7.50%(14/48)比较,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75(45/48),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2.92%(35/48)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新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研讨甲状腺手术患者接受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均分为两组,Ⅰ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Ⅱ组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对比评估两组的围术期干预情况.结果 与Ⅰ组的护理结果相比,Ⅱ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减少,SAS、SDS量表评测结果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甲状腺围术期推行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尽量规避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提升科室服务质量也有一定作用,值得推荐.
作者:董明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膀胱瘤手术泌尿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膀胱瘤手术泌尿造口患者进行本次的研究,按照其就诊的顺序,将其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对两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但参照组的提高幅度远低于研究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为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膀胱瘤手术泌尿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痛苦,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蕾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2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每组患者各21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专门的急诊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APACHEⅡ评分指标呈现出下降趋势,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该指标的评分数值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提供专门的急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疾病预后,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莲莲;刘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预见性护理指导对于骨科患者在护理过程当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骨科收治的骨科患者共选入本研究48例,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骨科护理当中应用于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和指导,分析并总结预见性护理对于患者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48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指导以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而且恢复效果良好,所有患者后全部康复出院,术后回访患者预后良好,没有不良的症状发生,所有患者对护理均表示满意,满意度为100%.结论 临床骨科在护理过程当中将预见性护理指导应用在其中,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更好地促进患者的恢复,提升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丰素颖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白内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9月在大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6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进行普通护理,试验组30例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视力、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白内障术后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蔡华敏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分析对于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收治疗的1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1.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0.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结果的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结果的满意度为81.6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衰竭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谭丽 刊期: 2018年第31期
根据学校发生的流感案例来讨论针对校园传染病的防控对策,根据某市某学校的流感爆发时间,采用流感紧急处理情况以及传染病防控手段对全校师生和领导进行调查,并且邀请了相关专家来进行研究.学校应该在平时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建立和调整,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应急工作人员的安排以及学生健康档案和疫情发生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在爆发流感的时候应该对生病学生做好记录和跟踪工作,及时安排师生休息和教学时间,同时也要实施科学的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工作.学校应该将传染病预防管理工作分成前期预防准备和实际应急处理两大类,加强对前期档案的整理和应急预案的建立工作,并且也要根据实际传染情况来安排各个控制环节和宣传方面的工作,这是控制并消除校园传染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代莉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分析耐药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及意义评估.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耐药结合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42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的观察组42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估意义.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依从41例,依从率97.62%,对照组患者依从26例,占61.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SDS(47.14±7.42)分、SAS评分(40.16±4.05)分均优于对照组的SDS评分(54.29±6.92)分,SAS评分(48.63±4.27)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耐药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分析患者心理特征,通过心理支持等方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依从性,其应用意义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实践.
作者:代长颖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分到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3例),两组患儿均予以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泼尼松口服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上加以1.0 mg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上加以0.5 mg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FEV1、FEV1%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EV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32/43),两组比较,P<0.05.结论 在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中应用1.0 mg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吸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并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疗效.
作者:鲁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系统评价导引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加用导引技术的治疗方案.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对两组进行Fugl-Meyer、SAS、SDS评定.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SAS、SDS均有提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导引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情绪障碍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鹏;牟开今;于淼;徐晓红;田雪秋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用于白内障术后炎性反应控制的价值.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90例白内障术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白内障术治疗效果;眼部炎症控制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眼部症状积分、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 观察组白内障术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眼部炎症控制时间、术后出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眼部症状积分、黄斑中心凹厚度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部症状积分、黄斑中心凹厚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眼部症状和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缩短疗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莹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高职院校学生体检时抽血晕针的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保障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 对我院36例新生体检抽血发生晕针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新生抽血发生晕针的主要因素与精神心理、空腹、疼痛刺激、人员技术、环境等因素有关,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均未发生后遗症症状.结论 通过了解抽血晕针的各种原因,密切观察治疗,积极应对,不仅可以有效的预防晕针的发生,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对体检抽血的恐惧心理.
作者:王青云;田径;吴大礼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中医健脾养胃法应用于胃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添加中医健脾养胃法对该组的40例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医健脾养胃法治疗胃癌疗效显著,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且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贾志田 刊期: 2018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