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焱;熊焰
目的 探讨托拉塞米联合多巴胺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及脑钠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90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单一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药物联合托拉塞米+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控制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心搏出量、6 min步行距离、射血分数、脑钠肽;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搏出量、6 min步行距离、射血分数、脑钠肽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搏出量、6 min步行距离、射血分数、脑钠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常规药物联合托拉塞米+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升高心搏出量、6 min步行距离、射血分数,降低脑钠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美娇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患肌运动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30例接受针刺配合患肌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各个疗程痊愈例数.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有27例痊愈、2例显效、1例有效、0例无效,痊愈率为90.0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中有20例痊愈、5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痊愈率为66.6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不大(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痊愈率显著要高(P<0.05).两组经过第1个疗程和第2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例数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过第3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例数比较,对照组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在周围性面瘫接受针刺治疗的过程中,联合患肌运动疗法,与单纯的针刺治疗相比,疗效更为显著,有效的缩短的疗程,值得推广.
作者:李豫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从临床实践的视角着眼,全面探析了医院临床实践当前现有的各项难点,在此前提下给出可行性较强的化解对策.方法 针对医院临床实践在现阶段表现出来的现存问题予以全方位的深层分析,进而查找其中潜在性的问题根源.临床实践教学有必要紧密结合现阶段的真实状况,通过运用综合性举措来提升教学水准.结果 较长时期以来,由于受到当前医疗体制、医疗法规以及其他要素给其带来的影响,临床实践教学在现阶段尚未真正得以完善,医院及其有关部门对此亟待引发更多关注.结论 针对临床实践教学如果能借助全方位的举措加以整改,那么有助于提升临床实践当前能够达到的综合性水准,医院对于上述举措仍需予以改进与优化.
作者:杨智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84例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并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复发性抑郁障碍认知水平、康复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患者复发性抑郁障碍相关量表评分、生存质量水平.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性抑郁障碍认知水平、康复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复发性抑郁障碍相关量表评分、生存质量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复发性抑郁障碍相关量表评分、生存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帮助患者提升复发性抑郁障碍认知水平、康复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升生存质量,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辉;高文;王玲;肖露苹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接收在我院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一共有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腹膜透析患者运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显著降低,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焱;熊焰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研究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后对比,其血压水平更优,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更高,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改善自身高血压水平,提高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辨证施护干预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自我管理影响的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医整体护理及出院指导,研究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出院后6个月的延续性辨证施护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 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得分为89%,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得分为63%,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处理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定得分为96分,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得分为72分,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处理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取延续性辨证施护用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引导患者从自身证型出发,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有正确的了解及认识,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避免或延缓可预防性并发症的发生,控制医疗保健的成本,节约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了临床的认可,值得推广.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室整体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了16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7.5%,远高于对照组的87.5%,另外观察组的3年生存率、并发症表现都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血液透析患者使用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一改护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裴秀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阴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可能是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阴虚不寐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给予加味百合地黄汤剂,每日1剂;西药组服用右佐匹克隆2 mg,每晚睡前服,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是否改善,比较百合地黄汤和西药的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的PSQI评分显示两种药物对失眠均有缓解作用(P<0.05),但日间活动评分中药组好于西药组(P<0.05).结论 百合地黄汤对阴虚型不寐患者有较好地疗效,且可以提高日间活动功能.
作者:新昕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接收在我院进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一共有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加速患者病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并将进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共计76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都要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较之常规的护理方式能够使患者得到更为有效的护理,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祎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应用集束化护理法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12月我科收治的呼吸衰竭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集束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 集束化护理组压疮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有一定的干预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红;李秀丽;夏彬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口腔牙列缺损伤患者微创种植围手术期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60例老年口腔牙列缺损伤患者,对其进行微创手术,随机分组,试验组30例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30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口腔牙列缺损伤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孙蕾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确定左心室(LV)参数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关系,以及这些参数值是否有独立的预测价值.方法 应用256排螺旋CT对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根据随访12个月内是否发生MACE事件将患者分为MACE组、非MACE组,定量分析左心室CT测量参数与MACE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左室后壁厚度与左室心肌质量能预测MACE事件发生.结论 对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左室功能障碍等心脏疾病患者的病情分析、治疗管理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明群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任选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饮食和运动控制,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之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法,即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用药,必要时搭配磺酰脲类药物,如格列吡嗪片.对照组患者仅服用格列吡嗪片2.5~156 mg/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情况(空腹血糖、血红蛋白指数及饭后2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为90.48%优于对照组71.4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患者选择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法,其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可推广应用.
作者:何红晖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胶囊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胶囊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 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随访1年的复发率,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随访1年的复发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6%,随访1年的复发率为20.8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论 采用更昔洛韦胶囊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患者比单独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的效果要有效很多,并且不良反应很小,值得推广.
作者:贾振军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Helkimo指数探讨上颌侧切牙舌倾对Ⅰ类错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是否存在影响.方法 选择于我院进行正畸治疗的青少年错患者109例,均诊断为以牙列拥挤为主的Ⅰ类错,其中伴上颌侧切牙舌倾组55例,I类错组54例.通过Helkimo指数评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颞下颌关节情况,对结果进行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的指数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侧切牙舌倾对I类错患者颞下颌关节存在影响.
作者:王方园;刘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氯氮平治疗,研究组采用维思通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氯氮平的治疗效果是治愈20例(46.51%),有效12例(27.91%),总有效率为74.42%,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锥体外系反应14例(32.56%),胃肠道反应8例(18.60%),体质量增加6例(13.9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12%;研究组患者接受维思通的治疗效果是治愈26例(60.47%),有效13例(30.23%),总有效率为90.70%,在治疗过程中现锥体外系反应5例(11.63%),胃肠道反应4例(9.30%),体质量增加2例(4.6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58%.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炯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炎症模型,通过淫羊藿苷治疗以后,分析该治疗方法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大鼠神经细胞的保护效果.方法 随机挑选40只雄性大白鼠,将其分为四个实验小组,把其中的10只大鼠选为对比组(正常大鼠)、10只选为糖氧剥夺诱导组、10只选为淫羊藿苷组、10只选为糖氧剥夺诱导+淫羊藿苷组,采用侧脑注射的方法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炎症模型,从而对其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侧脑注射的大鼠出现异常情况,其他各组与对比组相比均出现记忆错误现象,用淫羊藿苷治疗以后,大鼠的记忆发生好转,神经细胞得到有效的保护.结论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炎症模型,通过淫羊藿苷治疗以后,能够对大鼠的记忆起到治疗、对神经细胞得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以后,运用到临床医学中.
作者:赵丹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9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规范化用药(基础用药+规范用药+规范护理)治疗.比较两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的总天数;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FEV1、FVC、血氧饱和度;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的总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FEV1、FVC、血氧饱和度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FEV1、FVC、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规范化用药(基础用药+规范用药+规范护理)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改善生命体征和肺功能,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新秀 刊期: 2018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