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Miccoli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效果比较

陈明;张丽

关键词:改良Miccoli手术, 传统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 良性疾病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Miccoli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n=50)采用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对照组(n=50)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切口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颈部活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00%/14.00%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满意度98.00%/70.00%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相对于传统甲状腺手术效果更好,更具美观性,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幸福水平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幸福水平与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量表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为(51.2±2.3)、(40.2±2.7),对照组为(51.4±2.5)、(4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为(44.2±2.0)、(31.1±3.3),对照组为(50.2±1.5)、(40.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卵巢囊肿手术患者中,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凤玲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接收在我院进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一共有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加速患者病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和MRI检查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和MRI检查价值.方法 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50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使用CT检查,观察组使用MR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 经过CT和MRI检查两组患者的病灶大小和病灶位置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8%,观察组的检出率为32%;观察组的病灶大小检出率为48%,对照组的检出率为20%.观察组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比较分析中存在明显差异性,统计学分析P<0.05的意义.结论 在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和MRI检查中发现,MRI检查方法获取的准确性更高,尽管是微小的病灶也能检查出来,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郭富强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尿碘检测对孕妇保健指导意义的分析

    目的 探析尿碘检测对孕妇保健指导的意义.方法 在监测乡随机抽取孕早、中、晚的孕龄妇女共203例,收集其尿样检测尿碘含量.所有孕妇均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107-2006),统计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203例孕妇中,尿碘中位数94.7μg/L,其中<150μg/L共148份,占72.91%,存在碘摄入不足,≥500μg/L共2份,占1.0%,为碘过量,只有26.1%的孕妇尿碘含量处在适宜碘营养水平.结论 通过对孕妇进行尿碘检测可以反映碘含量的多少,对于孕妇缺碘或碘过量等均由多种因素所致,应该科学指导产妇食用加碘盐,调整膳食结构,科学补碘,既可以防止缺碘对胎儿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也可以减轻高碘对孕妇的影响.

    作者:王晓岑;佟丽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系统化护理用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喘息型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在用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喘息型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共128例喘息型肺炎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患者接受常规雾化吸入护理,全程系统组64例患者接受全程系统性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全程系统组的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系统化护理用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喘息型肺炎的效果良好,能够明显提升喘息型肺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系统化护理在用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喘息型肺炎方面效果良好.

    作者:邱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延续性辨证施护干预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自我管理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延续性辨证施护干预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自我管理影响的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医整体护理及出院指导,研究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出院后6个月的延续性辨证施护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 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得分为89%,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得分为63%,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处理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定得分为96分,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得分为72分,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处理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取延续性辨证施护用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引导患者从自身证型出发,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有正确的了解及认识,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避免或延缓可预防性并发症的发生,控制医疗保健的成本,节约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了临床的认可,值得推广.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9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规范化用药(基础用药+规范用药+规范护理)治疗.比较两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的总天数;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FEV1、FVC、血氧饱和度;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的总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FEV1、FVC、血氧饱和度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FEV1、FVC、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规范化用药(基础用药+规范用药+规范护理)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改善生命体征和肺功能,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新秀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早期优质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优质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 研究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比组,每组各40例,对比组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运用早期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感染率、恢复速度等情况.结果 在丙级愈合率上,试验组2.5%的比例显著低于对比组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率上,试验组2.5%的比例显著低于对比组1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长上,试验组各项明显的少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优质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感染可以发挥较好的防控作用,提升伤口愈合效果,加快手术恢复率.

    作者:李静仙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高血脂性胰腺炎复发率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高血脂症性胰腺炎患者复发率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56例高血脂症性胰腺炎患者分到观察组(n=78例)及对照组(n=78例),观察组研究对象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研究对象施以常规护理,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复发率为1.28%(1/78),对照组复发率为30.77%(24/78),经χ2检验,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高血脂症性胰腺炎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病情的复发,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安丽丽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114例青壮年白领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分析

    目的 评价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白领高血压的诊断作用.方法 对114例青壮年白领高血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114例青壮年白领高血压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占78.4%(87/111),正常高值血压占15.3%(17/111),舒张期、收缩期均高者占3.6%(4/11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2.7%(3/111),白大衣高血压3例.结论 青壮年白领高血压常见于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二种类型,应强加血压管理,以预防并发症.

    作者:孙桂枝;闫静慧;孔金明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444例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对临床常见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给予苏黄止咳胶囊与给予不同种药物的比较来评价苏黄止咳胶囊的有效性.方法 将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我科门诊及收治入院的444例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患者,分别给予苏黄止咳胶囊、复方甲氧那明(阿斯美)、棕色合剂(自制)治疗7~14 d,支气管哮喘苏黄止咳胶囊与阿斯美、慢性支气管炎苏黄止咳胶囊与棕色合剂疗效相比较,通过对其有效性对比来评价苏黄止咳胶囊有效性.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分别给予苏黄止咳胶囊与阿斯美治疗5~8 d,总有效率分别为89.32%、88.89%,显效率27.2%、34.9%,有效率62.14%、53.97%,无效率10.68%、11.11%,显效率上阿斯美略优于苏黄止咳胶囊,但有效率四组间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别给予苏黄止咳胶囊与棕色合剂治疗5~8 d,总有效率分别为87.63%、76.09%,显效率41.4%、31.52%,有效率46.24%、44.56%,无效率10.68%、23.91%,总有效率、显效率苏黄止咳胶囊均优于棕色合剂,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棕色合剂无效率较苏黄止咳胶囊多,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引起咳嗽均有效,对慢性支气管炎所致咳嗽苏黄止咳胶囊比棕色合剂具有优势.

    作者:谢小兵;高云;凌敏;苟安栓;哈依那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接收在我院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一共有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腹膜透析患者运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显著降低,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焱;熊焰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小儿肺炎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小儿肺炎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0例接受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为研究组,另70例接受一般的健康教育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退热时间为(4.26±0.74)d,憋喘缓解时间为(3.09±1.07)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5.15±1.26)d,住院时间为(6.67±1.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89±1.27)d、(5.24±0.79)d、(6.74±1.77)d、(9.26±1.07)d(P<0.05);研究组满意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P<0.05).结论 对肺炎患儿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不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也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宋文丽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优势及在某院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资料并结合我院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医院计算机HIS系统,对比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门诊处方数及销售金额.结果 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月销售额对比结果显示,其销售量与季节有关;中药饮片使用率总体高于中药配方颗粒.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目前的临床疗效还存在许多争议,究竟疗效是否确切可靠,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

    作者:郝建萍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目的 讨论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62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式手术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神经的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5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19%,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脊柱骨折的治疗中可采取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其能够提升神经损伤会恢复的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赵洪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小儿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接收在我院小儿内科的患儿一共有10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一共有52例,21例满意21例,27例较为满意27例,4例不满意4例,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2.31%,对照组一共有52例,18例满意,25例较为满意,9例不满意,82.69%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P<0.05,干预组对于临床护理的满程度比对照组明显较高.结论 在小儿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使临床护士的服务理念得以明显转变,使患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构建一个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春玲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狂躁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危险行为的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了危险行为,出现率为3.33%;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了危险行为,出现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出现率显著要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87±2.31)分,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5.25±3.87)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较高(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患者以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晶静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改良Miccoli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改良Miccoli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n=50)采用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对照组(n=50)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切口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颈部活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00%/14.00%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满意度98.00%/70.00%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相对于传统甲状腺手术效果更好,更具美观性,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明;张丽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以学生为中心儿科教学查房模式的探讨

    目的 临床分析儿科教学查房模式,给予儿科教学查房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探讨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实习学生时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共计选取64例实习学生,均为儿科实习学生,实习时间段:2016年5月开始,2017年4月停止.64例实习学生分组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且分别命名为观察组(32例;以学生为中心的儿科教学查房模式)和对照组(32例;常规教学查房模式).对比分析2组实习学生教学后组间数据,计算出相关性χ2、t数值.结果 观察组实习学生理论成绩(肺炎知识、腹泻知识)、操作技能、案例分析、自我评价情况(教学安排满意度、思维能力培养、自我成就感、知识掌握、学习兴趣)均显著性更佳,将其对比对照组实习学生,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 给予儿科实习学生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儿科教学查房模式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管志伟;吕伟刚;张岩;于素平;宋桂华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联合卡孕栓与缩宫素对高危妊娠剖宫产患者术中术后出血的效果评估

    目的 分析卡孕栓与缩宫素联用对高危妊娠剖宫产患者术中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且符合高危妊娠诊断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产妇(40例):仅采用缩宫术进行处理;研究组患者(40例):采用缩宫术联合卡孕栓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剖宫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24 h产妇出血量,同时对两组产妇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及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产妇在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48.05±134.21)mL,而研究组产妇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3.69±93.19)mL,研究组产妇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产后24 h对照组产妇出血量为(381.55±163.36)mL,研究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为(284.26±111.97)mL,研究组产妇术后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舒张压、收缩压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针对高危妊娠剖宫产患者利用卡孕栓与缩宫素联用能明显降低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颖 刊期: 2018年第3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