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哮喘雾化临床治疗中全程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研究

刘竹

关键词:小儿哮喘, 雾化治疗, 全程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期间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集11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方法将患儿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将两组护理效果加以对比,评价全程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帮助改善患儿病症,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的影响分析与护理研究

    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的影响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维持性透析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其微炎症指标、营养指标、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维持性透析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以及强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以及营养状态,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明显.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护理随访对出院精神病患者的症状和社会功能影响

    目的 观测护理随访对出院后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和社会功能恢复影响.方法 选取铁西区精神卫生中心2015年后出院患者做为观察组(121例)实施护理随访与对照组(66例)比对,对比两组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护理随访后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无护理随访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护理随访对精神科患者出院后稳定症状恢复社会功能有重大意义.

    作者:纪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作分析.方法 将收治的6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排序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紫杉醇治疗方法,研究组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晚期宫颈癌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曲桂红;王桂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修复兔关节软骨部分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修复兔关节软骨部分缺损.方法 选取健康新西兰兔,分离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制备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建立关节软骨部分缺损模型.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A组将BMSCs复合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修复软骨缺损;B组单纯用脱细胞软骨基质修复缺损;C组为软骨缺损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第4、8、12周处死动物,通过大体、组织切片观察,实验结果 用Wakitani评分量表进行评分.结果移植手术后12周,A组形成透明软骨样组织,修复效果显著优于B组、C组.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可有效修复兔关节软骨部分缺损.

    作者:张志勇;于光屹;陶丹丹;高岩;李健;方世宇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速骨汤在骨折迟缓愈合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速骨汤在骨折迟缓愈合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分层随机分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分别应用碳酸钙D3片、速骨汤治疗,对比不同方法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骨密度水平、创伤恢复时间、X线评定结果 、功能恢复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迟缓愈合中采用速骨汤治疗,可有效促骨折愈合,疗效确切.

    作者:郑和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中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对策以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检测依从率为100.00%,护理依从率为95.35%,护理总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86.49%、78.38%和72.9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的患者在受检期间加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检查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同时有效的保障了显像的质量,为医师更好的掌握患者肾脏动态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吴婷玲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每日定期工作在某院护士助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推行护士岗位责任制,要求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责任护士的工作不仅仅是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内容[1].现今,责任护士的工作项目逐渐增多,为了将护士还给患者,使护士能够更多地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我院设计了护士助理每日定期工作表.这样不仅规范了护士助理的工作内容,同时,分担了责任护士部分间接护理的项目,增加了责任护士的直接护理时间,终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此种工作方式为护理管理提供了一定参考.现将每日定期工作的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作者:梁燕;纪代红;刘楠;林琳;戴艳;张冰;王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胃癌患者手术围术期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胃癌患者手术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6例胃癌手术患者为对象,按照护理模式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33例患者,分别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比较患者治疗依从性、时间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3.94%,比对照组75.7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82%,低于研究组9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依从性高,患者恢复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英歌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基于TBL改良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骨科见习教学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基于TBL的改良改良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骨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骨科见习的30例临床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实施改良改良PBL教学法.分析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施改良改良PBL教学法后,观察组学生的基础知识考试、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改良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维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进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疾病主要指头部迅速向某个位置运动时出现的短暂眼震和眩晕.分为继发性以及原发性两种.当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继发性BPPV一般发生在头部外伤、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炎以及梅尼埃病等疾病后.为了全面分析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进展情况,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疾病特征以及发生情况,后对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情况开展分析.

    作者:谷艳玲;张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0例,这些患者均进行有效的治疗,随机抽取50例对其展开常规性的护理措施为常规组,而另外50例患者也对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整体护理效果以及调查所得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的,并且具有明显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所出现的不良症状,具有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邵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我院急诊科自2016年1月开始对急诊患者实施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干预.对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及实施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急诊患者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总抢救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后急诊患者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总抢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实施前,均有P<0.05.结论 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急诊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时效性.

    作者:姜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老年H型高血压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目的 比较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与非H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差异,分析老年H型高血压对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21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103例非H型高血压,108例H型高血压)的人口学指标,记录彩超测定的左室参数,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结果 与老年非H型高血压组相比,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LVMI(101.38±20.71)g/m2比(94.45±26.24)g/m2明显增高(P<0.05).结论 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较非H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左心室肥厚.

    作者:黄鹤龄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33)和实验组(n=33).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胃炎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春娥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躁狂症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改善疗效和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躁狂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是否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方法 抽取近两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躁狂症患者86例,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护理,B组则进行优质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HAMA评分以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B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远远高于A组(P<0.05);B组的HAMA平均评分也明显低于A组(P<0.05);A组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更是比B组差了许多(P<0.05).结论 在躁狂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比起常规方法,采取优质护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芮彬彬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如何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本院1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进行护理.通过不同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血糖血压评分,以及2组患者干预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1年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血糖血压进行对比,可看出血糖血压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实验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控制患者血糖血压值,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李全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入院此次研究中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均选自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通过入院先后顺序6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住院用时以及卧床用时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后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行循证护理可降低心律失常的复发率,有助于病情的缓解.

    作者:于艳燕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检测情况.方法 选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健康组.对两组人员均实施血常规与生化检验,观察两组受试人员的指标检验结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ALT、TBIL指标要显著高于健康组,且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A/G、ALB、中性粒细胞、PLT与白细胞技术要显著低于健康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血常规指标检测与生化指标检验,可以为临床诊断病毒性肝炎病症提供相应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霞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观察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39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39例患者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8%,包括1例低血压、1例穿刺处皮下血肿、1例排尿困难,所有患者对症干预后,并发症症状得以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患者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21.1±3.6)分、(22.8±1.4)分、(19.8±2.7)分、(20.1±2.2)分.结论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改善好,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作者:林清香;许娇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无缝隙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无缝隙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基础研究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540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分组采用计算机随机抽取的方式,两组采用相同例数展开研究,每组各27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应用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精神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经无缝隙护理后整体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各项评分降低,观察组护理质量在经过无缝隙护理后得到显著的提升,各项评分上升明显,P<0.05.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在整个治疗周期采用无缝隙护理措施,可提升患者康复质量,改善术后生活质量,维持较为良好的精神状态,提升护理满意率,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加理想的条件.

    作者:陈彩妹 刊期: 2018年第3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