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

林清香;许娇阳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围手术期护理, 并发症
摘要:目的 观察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39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39例患者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8%,包括1例低血压、1例穿刺处皮下血肿、1例排尿困难,所有患者对症干预后,并发症症状得以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患者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21.1±3.6)分、(22.8±1.4)分、(19.8±2.7)分、(20.1±2.2)分.结论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改善好,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无缝隙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无缝隙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基础研究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540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分组采用计算机随机抽取的方式,两组采用相同例数展开研究,每组各27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应用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精神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经无缝隙护理后整体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各项评分降低,观察组护理质量在经过无缝隙护理后得到显著的提升,各项评分上升明显,P<0.05.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在整个治疗周期采用无缝隙护理措施,可提升患者康复质量,改善术后生活质量,维持较为良好的精神状态,提升护理满意率,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加理想的条件.

    作者:陈彩妹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治疗1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较单一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李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进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疾病主要指头部迅速向某个位置运动时出现的短暂眼震和眩晕.分为继发性以及原发性两种.当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继发性BPPV一般发生在头部外伤、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炎以及梅尼埃病等疾病后.为了全面分析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进展情况,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疾病特征以及发生情况,后对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情况开展分析.

    作者:谷艳玲;张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躁狂症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改善疗效和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躁狂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是否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方法 抽取近两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躁狂症患者86例,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护理,B组则进行优质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HAMA评分以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B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远远高于A组(P<0.05);B组的HAMA平均评分也明显低于A组(P<0.05);A组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更是比B组差了许多(P<0.05).结论 在躁狂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比起常规方法,采取优质护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芮彬彬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百元痛复宁缓释片中白芷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选百元痛复宁缓释片中白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采用L9(34)正交表对白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优选的白芷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入8倍量9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 优选出的白芷佳提取工艺提取效率高,有效成分含量高,为缓释片的成型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郝建萍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不同血清学抗体对某省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探讨血清抗核周型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抗胰腺腺泡抗体(PAB)和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GAB)对福建省炎症性肠病(IBD)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UC组[32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CD组[47例克罗恩病(CD)患者]及对照组(48例非IBD肠道疾病患者)血清中4种抗体的表达.结果 UC组的p-ANCA阳性率(37.5%)高于CD组(4.3%)和对照组(2.1%),CD组的PAB阳性率(70.2%)高于UC组(9.4%)和对照组(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CD组、对照组的G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CA阳性/PAB阴性诊断U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4.4%、97.9%、91.7%、68.7%;p-ANCA阴性/PAB阳性诊断CD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1%、93.8%、94.1%、66.7%.结论 p-ANCA、PAB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UC和CD,p-ANCA阳性/PAB阴性提示UC,p-ANCA阴性/PAB阳性提示CD;GAB对于诊断IBD意义不大.

    作者:王玉萍;王承党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微波消解样品前处理方法在食品理化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研究微波消解样品前处理方法 在食品理化检验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应用微波消解样品前处理方法与其他样品前处理方法相对比,对食品理化检验样品进行前处理并分析,记录样品检测结果 并计算回收率加以比较.结果合理控制微波消解处理的实验条件,减少微量元素的损失量,相比其他前处理方法,回收率较高,简化步骤,检验效率高,且对各种微量元素的检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现性都较为理想.结论 微波消解样品前处理方法应用于食品理化检验,更加便捷、高效、经济,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夏慧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海立新(苦木注射液)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索海立新(苦木注射液)在临床上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优势.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来我门诊医治的80例1~6岁的小儿肠炎患儿,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补液、蒙脱石散等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条件下再给予海立新(苦木注射液)治疗,两组均3d为1个疗程;统计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记录给药后的停止腹泻时间、正常体温恢复时间、停止呕吐时间及不良反应例数.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研究组正常体温恢复时间、停止腹泻时间和停止呕吐时间分别为(1.5±0.4)d、(2.4±0.6)d和(1.9±0.6)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5)d、(3.6±0.8)d和(3.8±0.9)d,以上数据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通过两组数据分析表明,海立新(苦木注射液)在临床上治疗小儿肠炎疗效优势显著,且安全性高,同时可有效缩短小儿肠炎患儿的治疗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魏明强;陈斌;吴宴勇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及其效果.方法将5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以行常规治疗的242例为对照组,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胺碘酮治疗的25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8%、89.92%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胺碘酮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应用价值理想.

    作者:王凤莉;杨小密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护理随访对出院精神病患者的症状和社会功能影响

    目的 观测护理随访对出院后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和社会功能恢复影响.方法 选取铁西区精神卫生中心2015年后出院患者做为观察组(121例)实施护理随访与对照组(66例)比对,对比两组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护理随访后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无护理随访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护理随访对精神科患者出院后稳定症状恢复社会功能有重大意义.

    作者:纪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探讨优质护理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应用.方法 接收在我院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一共有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对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外科临床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可以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使护患纠纷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石凤丽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探究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及实践

    目的 探究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实践.方法 选择我校2016级医学A班和B班120例医学生为研究对象.A班医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方法,即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前的常规教学模式,B班学生给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后的新型教学方法,对两班医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医学生需要具备的医学理论及临床技能为指标比较.结果 B班医学生医学理论知识成绩、临床操作技能成绩分别为(90.34±4.53)分、(92.13±4.20)分,明显高于A班医学生医学理论知识成绩、临床操作技能成绩(81.26±5.73)分、(80.33±5.42)分,组间数据差异显著,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实施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实验的积极性,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具有优势,值得在医学实验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敏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血塞通胶囊治疗肺心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血塞通胶囊对肺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50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血塞通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血液指标、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凝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幅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血塞通胶囊治疗肺心病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相关指标与心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何红晖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袁氏止眩汤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袁氏止眩汤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急诊内科进行诊治的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甲璜酸倍他司汀片,6毫克/次,每天3次,饭后口服(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制造).观察组联合服用袁氏止眩汤.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和血脂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的血脂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袁氏止眩汤不仅能有效治疗眩晕,还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兰;袁士良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某县病谱及危险因素调查揭示倡导合理营养膳食是慢性病防控重点

    21世纪以来,国内人均生活水平逐渐提升,2020年中国能够实现全面脱贫.在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之下,人们对营养膳食也从七八十年代的吃不饱到现在的吃得好.但近年来慢性疾病的患病概率居高不下,笔者首先就某县居民的病谱和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在此得出结论:慢性疾病防控的重点就是合理的营养膳食.

    作者:赵会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探析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护理工作中增加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35例则增加实施心理干预.对比护理实施效果.结果 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提示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的对比结果则提示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9.3±3.5)分、(38.7±1.7)分,差异显著(P<0.05).对比护理满意率也提示观察组更佳(P<0.05).结论 对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作者:孙继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修复兔关节软骨部分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修复兔关节软骨部分缺损.方法 选取健康新西兰兔,分离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制备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建立关节软骨部分缺损模型.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A组将BMSCs复合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修复软骨缺损;B组单纯用脱细胞软骨基质修复缺损;C组为软骨缺损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第4、8、12周处死动物,通过大体、组织切片观察,实验结果 用Wakitani评分量表进行评分.结果移植手术后12周,A组形成透明软骨样组织,修复效果显著优于B组、C组.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可有效修复兔关节软骨部分缺损.

    作者:张志勇;于光屹;陶丹丹;高岩;李健;方世宇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0例,这些患者均进行有效的治疗,随机抽取50例对其展开常规性的护理措施为常规组,而另外50例患者也对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整体护理效果以及调查所得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的,并且具有明显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所出现的不良症状,具有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邵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血糖降低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FBG、2hPBG、HbA1c、空腹C肽、餐后2 hC肽、炎性指标、低血糖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血糖,促进血糖达标和改善C肽水平,控制机体炎症状态,缩短疗程,降低低血糖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耿志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肾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是一种功能、结构均和胰岛素类似的单链多肽,有细胞增殖、分化作用,具有广泛的生物作用,对机体多种器官均有调节功能.其在多种器官中均有表达,肾脏是主要靶器官之一,在肾脏疾病中主要和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相关,本文将对该因子和肾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黄春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