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琳
目的 优选百元痛复宁缓释片中白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采用L9(34)正交表对白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优选的白芷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入8倍量9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 优选出的白芷佳提取工艺提取效率高,有效成分含量高,为缓释片的成型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郝建萍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评价速骨汤在骨折迟缓愈合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分层随机分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分别应用碳酸钙D3片、速骨汤治疗,对比不同方法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骨密度水平、创伤恢复时间、X线评定结果 、功能恢复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迟缓愈合中采用速骨汤治疗,可有效促骨折愈合,疗效确切.
作者:郑和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在血站血型筛查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来我站无偿献血的全血标本10000份作为研究标本,且各采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试管留取5 mL血样待用.分别采用全自动血型仪和U型微板法对标本进行ABO及Rh(D)血型鉴定,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Oc凝集全自动检测12例(0.12%),U型微板检测5例(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检测对脂血判断正确率100.00%(63/63),U型微板法判断正确率为88.89%(56/63),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χ2=5.445,P=0.020).溶血标本中,全自动检测判断正确率98.28%(57/58),U型微板法判断正确率为86.21%(50/58),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37).结论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在血型筛查中具有高准确度,能够明显减少人工干预机会,降低判读误差,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冯松林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入院此次研究中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均选自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通过入院先后顺序6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住院用时以及卧床用时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后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行循证护理可降低心律失常的复发率,有助于病情的缓解.
作者:于艳燕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前,我国推行护士岗位责任制,要求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责任护士的工作不仅仅是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内容[1].现今,责任护士的工作项目逐渐增多,为了将护士还给患者,使护士能够更多地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我院设计了护士助理每日定期工作表.这样不仅规范了护士助理的工作内容,同时,分担了责任护士部分间接护理的项目,增加了责任护士的直接护理时间,终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此种工作方式为护理管理提供了一定参考.现将每日定期工作的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作者:梁燕;纪代红;刘楠;林琳;戴艳;张冰;王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观察分析新时期医院管理对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我国医院管理现状,进一步分析医院管理的重要价值和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医院管理工作.在新时期改革之下,对医院的管理不断深入研究能够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和强化医院内部管理等能够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孙素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血糖降低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FBG、2hPBG、HbA1c、空腹C肽、餐后2 hC肽、炎性指标、低血糖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血糖,促进血糖达标和改善C肽水平,控制机体炎症状态,缩短疗程,降低低血糖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耿志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在开展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治疗工作期间,观察选择复方甘草酸苷片+利巴韦林药物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62例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展开分组;对照组(n=81):临床在开展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治疗工作期间,应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利巴韦林+维生素C进行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n=81):临床在开展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进行治疗;终就两组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的用药疗效以及症状体征评分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用药疗效(83.95%)对比,观察组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98.77%)获得显著提高(P<0.05);同对照组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对比,观察组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获得显著改善(P<0.05).结论 临床在开展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治疗工作期间,合理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利巴韦林药物施治,通过提高小儿患者的用药疗效以及改善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优化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的预后能力.
作者:韩晓川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探析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护理工作中增加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35例则增加实施心理干预.对比护理实施效果.结果 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提示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的对比结果则提示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9.3±3.5)分、(38.7±1.7)分,差异显著(P<0.05).对比护理满意率也提示观察组更佳(P<0.05).结论 对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作者:孙继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的影响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维持性透析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其微炎症指标、营养指标、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维持性透析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以及强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以及营养状态,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明显.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33)和实验组(n=33).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胃炎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春娥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血栓抽吸导管内注入硝普钠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对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管抽吸以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抽吸导管内注射硝普钠.结果 术后,研究组患者TIMI分级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均有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8.89%)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20.0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栓抽吸导管内注入硝普钠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可以有效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劲松;张玉梅;张登庆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39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39例患者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8%,包括1例低血压、1例穿刺处皮下血肿、1例排尿困难,所有患者对症干预后,并发症症状得以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患者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21.1±3.6)分、(22.8±1.4)分、(19.8±2.7)分、(20.1±2.2)分.结论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改善好,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作者:林清香;许娇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疾病主要指头部迅速向某个位置运动时出现的短暂眼震和眩晕.分为继发性以及原发性两种.当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继发性BPPV一般发生在头部外伤、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炎以及梅尼埃病等疾病后.为了全面分析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进展情况,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疾病特征以及发生情况,后对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情况开展分析.
作者:谷艳玲;张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胃癌患者手术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6例胃癌手术患者为对象,按照护理模式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33例患者,分别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比较患者治疗依从性、时间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3.94%,比对照组75.7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82%,低于研究组9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依从性高,患者恢复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英歌 刊期: 2018年第34期
血站是生命的供血窗口,血站血液的质量控制也是临床受血患者生命安全的有力保障.将影响血液质量控制的每一个环节或步骤作为关键点控制,并对关键点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确保血液的质量.
作者:赵兰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无缝隙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基础研究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540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分组采用计算机随机抽取的方式,两组采用相同例数展开研究,每组各27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应用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精神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经无缝隙护理后整体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各项评分降低,观察组护理质量在经过无缝隙护理后得到显著的提升,各项评分上升明显,P<0.05.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在整个治疗周期采用无缝隙护理措施,可提升患者康复质量,改善术后生活质量,维持较为良好的精神状态,提升护理满意率,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加理想的条件.
作者:陈彩妹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躁狂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是否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方法 抽取近两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躁狂症患者86例,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护理,B组则进行优质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HAMA评分以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B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远远高于A组(P<0.05);B组的HAMA平均评分也明显低于A组(P<0.05);A组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更是比B组差了许多(P<0.05).结论 在躁狂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比起常规方法,采取优质护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芮彬彬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0例,这些患者均进行有效的治疗,随机抽取50例对其展开常规性的护理措施为常规组,而另外50例患者也对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整体护理效果以及调查所得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的,并且具有明显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所出现的不良症状,具有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邵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对策以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检测依从率为100.00%,护理依从率为95.35%,护理总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86.49%、78.38%和72.9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的患者在受检期间加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检查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同时有效的保障了显像的质量,为医师更好的掌握患者肾脏动态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吴婷玲 刊期: 2018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