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新时期医院管理对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孙素芳

关键词:新时期, 医院管理, 医院可持续发展, 影响
摘要:观察分析新时期医院管理对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我国医院管理现状,进一步分析医院管理的重要价值和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医院管理工作.在新时期改革之下,对医院的管理不断深入研究能够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和强化医院内部管理等能够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胃癌患者手术围术期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胃癌患者手术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6例胃癌手术患者为对象,按照护理模式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33例患者,分别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比较患者治疗依从性、时间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3.94%,比对照组75.7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82%,低于研究组9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依从性高,患者恢复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英歌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护理随访对出院精神病患者的症状和社会功能影响

    目的 观测护理随访对出院后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和社会功能恢复影响.方法 选取铁西区精神卫生中心2015年后出院患者做为观察组(121例)实施护理随访与对照组(66例)比对,对比两组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护理随访后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无护理随访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护理随访对精神科患者出院后稳定症状恢复社会功能有重大意义.

    作者:纪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中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对策以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检测依从率为100.00%,护理依从率为95.35%,护理总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86.49%、78.38%和72.9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的患者在受检期间加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检查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同时有效的保障了显像的质量,为医师更好的掌握患者肾脏动态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吴婷玲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0例,这些患者均进行有效的治疗,随机抽取50例对其展开常规性的护理措施为常规组,而另外50例患者也对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整体护理效果以及调查所得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的,并且具有明显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所出现的不良症状,具有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邵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治疗1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较单一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李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入院此次研究中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均选自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通过入院先后顺序6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住院用时以及卧床用时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后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行循证护理可降低心律失常的复发率,有助于病情的缓解.

    作者:于艳燕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探析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护理工作中增加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35例则增加实施心理干预.对比护理实施效果.结果 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提示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的对比结果则提示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9.3±3.5)分、(38.7±1.7)分,差异显著(P<0.05).对比护理满意率也提示观察组更佳(P<0.05).结论 对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作者:孙继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我院急诊科自2016年1月开始对急诊患者实施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干预.对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及实施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急诊患者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总抢救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后急诊患者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总抢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实施前,均有P<0.05.结论 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急诊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时效性.

    作者:姜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每日定期工作在某院护士助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推行护士岗位责任制,要求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责任护士的工作不仅仅是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内容[1].现今,责任护士的工作项目逐渐增多,为了将护士还给患者,使护士能够更多地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我院设计了护士助理每日定期工作表.这样不仅规范了护士助理的工作内容,同时,分担了责任护士部分间接护理的项目,增加了责任护士的直接护理时间,终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此种工作方式为护理管理提供了一定参考.现将每日定期工作的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作者:梁燕;纪代红;刘楠;林琳;戴艳;张冰;王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评价

    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总数为82例,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41例患者行鼻内镜手术,乙组41例患者行传统手术,对比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1%)显著高于乙组(73.2%),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可获得理想的疗效,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肾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是一种功能、结构均和胰岛素类似的单链多肽,有细胞增殖、分化作用,具有广泛的生物作用,对机体多种器官均有调节功能.其在多种器官中均有表达,肾脏是主要靶器官之一,在肾脏疾病中主要和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相关,本文将对该因子和肾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黄春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浅析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腰椎功能高于干预前,疼痛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的腰椎功能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减轻了疼痛感,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李金花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观察血栓抽吸导管内注入硝普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无复流现象的影响

    目的 研究并分析血栓抽吸导管内注入硝普钠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对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管抽吸以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抽吸导管内注射硝普钠.结果 术后,研究组患者TIMI分级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均有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8.89%)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20.0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栓抽吸导管内注入硝普钠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可以有效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劲松;张玉梅;张登庆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干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预防效果.方法 方便抽样选取自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本科室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5例,随机分成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优质护理组各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而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红;刘薇;鲁燕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开展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治疗工作期间,观察选择复方甘草酸苷片+利巴韦林药物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62例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展开分组;对照组(n=81):临床在开展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治疗工作期间,应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利巴韦林+维生素C进行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n=81):临床在开展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进行治疗;终就两组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的用药疗效以及症状体征评分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用药疗效(83.95%)对比,观察组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98.77%)获得显著提高(P<0.05);同对照组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对比,观察组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获得显著改善(P<0.05).结论 临床在开展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治疗工作期间,合理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利巴韦林药物施治,通过提高小儿患者的用药疗效以及改善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优化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的预后能力.

    作者:韩晓川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观察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39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39例患者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8%,包括1例低血压、1例穿刺处皮下血肿、1例排尿困难,所有患者对症干预后,并发症症状得以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患者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21.1±3.6)分、(22.8±1.4)分、(19.8±2.7)分、(20.1±2.2)分.结论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改善好,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作者:林清香;许娇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四化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四化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院由2016年1月开始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施以四化延续护理干预,将四化延续护理干预实施前(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四化延续护理干预实施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6个月再入院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四化延续护理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6个月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实施四化延续护理前,且护理满意度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施以四化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6个月再入院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琳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及其效果.方法将5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以行常规治疗的242例为对照组,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胺碘酮治疗的25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8%、89.92%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胺碘酮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应用价值理想.

    作者:王凤莉;杨小密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人性化护理对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干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行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邹冰心;林森森;张希桐;李慧;徐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检测情况.方法 选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健康组.对两组人员均实施血常规与生化检验,观察两组受试人员的指标检验结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ALT、TBIL指标要显著高于健康组,且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A/G、ALB、中性粒细胞、PLT与白细胞技术要显著低于健康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血常规指标检测与生化指标检验,可以为临床诊断病毒性肝炎病症提供相应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霞 刊期: 2018年第3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