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强;陈斌;吴宴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疾病主要指头部迅速向某个位置运动时出现的短暂眼震和眩晕.分为继发性以及原发性两种.当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继发性BPPV一般发生在头部外伤、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炎以及梅尼埃病等疾病后.为了全面分析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进展情况,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疾病特征以及发生情况,后对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情况开展分析.
作者:谷艳玲;张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血站是生命的供血窗口,血站血液的质量控制也是临床受血患者生命安全的有力保障.将影响血液质量控制的每一个环节或步骤作为关键点控制,并对关键点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确保血液的质量.
作者:赵兰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及其效果.方法将5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以行常规治疗的242例为对照组,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胺碘酮治疗的25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8%、89.92%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胺碘酮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应用价值理想.
作者:王凤莉;杨小密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血清抗核周型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抗胰腺腺泡抗体(PAB)和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GAB)对福建省炎症性肠病(IBD)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UC组[32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CD组[47例克罗恩病(CD)患者]及对照组(48例非IBD肠道疾病患者)血清中4种抗体的表达.结果 UC组的p-ANCA阳性率(37.5%)高于CD组(4.3%)和对照组(2.1%),CD组的PAB阳性率(70.2%)高于UC组(9.4%)和对照组(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CD组、对照组的G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CA阳性/PAB阴性诊断U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4.4%、97.9%、91.7%、68.7%;p-ANCA阴性/PAB阳性诊断CD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1%、93.8%、94.1%、66.7%.结论 p-ANCA、PAB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UC和CD,p-ANCA阳性/PAB阴性提示UC,p-ANCA阴性/PAB阳性提示CD;GAB对于诊断IBD意义不大.
作者:王玉萍;王承党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近3年收治的100例小儿骨折患儿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6%高于对照组的72%,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8%高于对照组的76%,P<0.05.结论 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提高患儿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作者:邱连敏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在开展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治疗工作期间,观察选择复方甘草酸苷片+利巴韦林药物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62例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展开分组;对照组(n=81):临床在开展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治疗工作期间,应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利巴韦林+维生素C进行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n=81):临床在开展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进行治疗;终就两组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的用药疗效以及症状体征评分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用药疗效(83.95%)对比,观察组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98.77%)获得显著提高(P<0.05);同对照组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对比,观察组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获得显著改善(P<0.05).结论 临床在开展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治疗工作期间,合理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利巴韦林药物施治,通过提高小儿患者的用药疗效以及改善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优化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患者的预后能力.
作者:韩晓川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血糖降低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FBG、2hPBG、HbA1c、空腹C肽、餐后2 hC肽、炎性指标、低血糖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血糖,促进血糖达标和改善C肽水平,控制机体炎症状态,缩短疗程,降低低血糖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耿志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胃癌患者手术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6例胃癌手术患者为对象,按照护理模式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33例患者,分别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比较患者治疗依从性、时间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3.94%,比对照组75.7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82%,低于研究组9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依从性高,患者恢复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英歌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测护理随访对出院后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和社会功能恢复影响.方法 选取铁西区精神卫生中心2015年后出院患者做为观察组(121例)实施护理随访与对照组(66例)比对,对比两组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护理随访后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无护理随访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护理随访对精神科患者出院后稳定症状恢复社会功能有重大意义.
作者:纪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总数为82例,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41例患者行鼻内镜手术,乙组41例患者行传统手术,对比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1%)显著高于乙组(73.2%),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可获得理想的疗效,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血必净联合胸腺五肽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68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血必净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血必净联合胸腺五肽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总数、CRP水平均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接受血必净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亮;庞剑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综合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综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过程SCL-90评分、住院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该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该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被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凡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33)和实验组(n=33).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胃炎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春娥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0例,这些患者均进行有效的治疗,随机抽取50例对其展开常规性的护理措施为常规组,而另外50例患者也对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整体护理效果以及调查所得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的,并且具有明显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所出现的不良症状,具有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邵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局限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门诊10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清洁度检查,及清洁度结合形态学分析,比较两组分析结果 .结果清洁度结合形态学分析,在阴道炎上检出率高于清洁度检查,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结合形态学分析的方法优于清洁度检查,并弥补了局限性,在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验中有较大价值.
作者:陈西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评价速骨汤在骨折迟缓愈合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分层随机分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分别应用碳酸钙D3片、速骨汤治疗,对比不同方法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骨密度水平、创伤恢复时间、X线评定结果 、功能恢复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迟缓愈合中采用速骨汤治疗,可有效促骨折愈合,疗效确切.
作者:郑和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比较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与非H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差异,分析老年H型高血压对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21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103例非H型高血压,108例H型高血压)的人口学指标,记录彩超测定的左室参数,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结果 与老年非H型高血压组相比,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LVMI(101.38±20.71)g/m2比(94.45±26.24)g/m2明显增高(P<0.05).结论 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较非H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左心室肥厚.
作者:黄鹤龄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探析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护理工作中增加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35例则增加实施心理干预.对比护理实施效果.结果 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提示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的对比结果则提示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9.3±3.5)分、(38.7±1.7)分,差异显著(P<0.05).对比护理满意率也提示观察组更佳(P<0.05).结论 对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作者:孙继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在老年脑出血患者中联合应用气压治疗仪、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对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的影响.方法 现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气压治疗仪和早期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血浆黏稠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和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和观察组要高,两组对比存在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接受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下肢周径均有所增大,但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周径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脑出血患者中联合应用气压治疗仪、早期康复训练有效降低了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血液流变和动力学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尹丽鹤;董延慧;史红刚;刘秋武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血栓抽吸导管内注入硝普钠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对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管抽吸以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抽吸导管内注射硝普钠.结果 术后,研究组患者TIMI分级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均有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8.89%)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20.0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栓抽吸导管内注入硝普钠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可以有效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劲松;张玉梅;张登庆 刊期: 2018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