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男性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的价值评价

刘林香;王艳梅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围手术期, 泌尿外科
摘要:目的 研究个性化护理对围手术期男性泌尿外科患者的价值.方法 将在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入住我院并经医师确诊为需要手术的62例泌尿外科的男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以上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与后期的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使用个性化护理方法.护理之后比较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身体状况差异不显著,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围手术期泌尿外科患者对个性化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护理.因此适用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

    目的 探讨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68份临床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资料,统计造成各个环节造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的原因.结果 造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未遵循检验规定,其次是保存器皿不合格和标本采集部位、时间错误.结论 患者未遵循检验规定、保存器皿不合格和标本采集部位、时间错误是造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可加强对患者自身因素进行控制,从根源上降低了失误率,以及加强临床中检验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检验人员的能力,能够极大的降低失误概率,以提高临床检验准确性.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分析与干预措施研究

    目的 研究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分析与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录用的80例精神科护理人员作为对象,采用SAS(焦虑量表)、SDS(抑郁量表)以及心理问题自评表进行调查,将其调查结果 与正常人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SAS、SDS、人际交往敏感性、躯体化、恐惧、敌对、偏执等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护理人员本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于护理效果及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合理干预来解决其本身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闫令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2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200例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且女性(66.0%)的发生率高于男性(34.0%),多数(65.5%)患者伴随轻微外伤史,但也有部分(34.5%)患者没有外伤史也出现了骨折.几乎所有(98.5%)的患者都伴随骨折部位疼痛以及按压痛,少数(1.5%)患者主诉骨折以外的部位疼痛;且患者的疼痛主要为中度疼痛,可由于翻身或体位改变为加重.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明显的特点,需要详细询问患者并做好临床体查工作,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许文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结直肠癌运用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复发转移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运用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复发转移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划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患者,对照组运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不同手术方式下患者临床效果、复发转移状况.结果 在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长与淋巴结清扫数量上,两组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两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3年生存率与5年生存率等比例上,两组差异不明显,两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为5%,明显的低于对照组22.5%,两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运用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均可以达到相似的疾病控制效果,但是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创伤,加速术后恢复速度.

    作者:孙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补肾活血汤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补肾活血汤治疗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2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骨折复位加固定治疗,观察组则在骨折复位加固定治疗的基础上,重点给予补肾活血汤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4.44%,与对照组的80.56%比较显著更高,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腕关节功能评分,即Gartland-Werler评分、PRWE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5.11±1.20)周,明显快于对照组的(5.98±1.24)周,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汤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并且可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贺茂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左旋甲状腺素抑制疗法治疗68例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左旋甲状腺素抑制疗法治疗68例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135例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患者入院时间先后为标准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抑制疗法(观察组68例)及不治疗情况下的随访观察(对照组67例),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下临床体征变化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甲状腺体积相较于终随访的对照组患者明显缩小,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TSH、FT3、FT4与治疗前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改善状况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甲状腺结节横截面平均直径、大结节横截面直径、结节平均体积等均明显缩小,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左旋甲状腺素抑制疗法治疗68例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缩小患者结节参数并改善其甲状腺激素治疗,而不接受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则随着病情发展其甲状腺体积进一步增大,病情恶化.

    作者:潘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PDCA循环用于降低门诊药房自动发药机调剂差错的实践

    目的 降低门诊药房自动发药机的差错率,为门诊药房质量的持续改进积累经验.方法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差错类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计划.结果 通过完善操作流程、维护软件硬件、提升药师素养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品种差错率和少药差错率,但多药差错率未达标.结论 可建立新的PDCA循环,PDCA循环可在门诊质量持续改进中推广应用.

    作者:叶秋芳;蔡国强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目标化管理理念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目标化管理理念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 我院自2016年1月起开始实施医院目标化护理管理,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的100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的100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总结其护患纠纷发生率,并对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各项成绩进行评分.结果 专科理论知识成绩及技能操作分数分别如下:实施前,(82.43±2.12)分、(80.32±3.15)分,实施后,(91.24±2.15)分、(94.45±3.32)分,实施后护理人员各项成绩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科室投诉、医院投诉发生率如下:观察组2例(0.02%)、1例(0.01%)、1例(0.01%);对照组11例(0.11%)、9例(0.09%)、7例(0.07%),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科室投诉、医院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标化管理理念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能够使我院管理能力得到提升,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赵静杰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宫颈癌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72例宫颈癌患者,病例资料为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全程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护理,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22%,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有差别,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护理中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董海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病原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目的 在病原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应用生物学技术的作用价值讨论研究.方法 本实验对98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在检测工作实施过程中应用生物学技术,对其检测结果 进行讨论研究.结果 相比于传统常规的RT-P C R法检验阳性检出率而言,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验阳性检出率更高(P<0.05),生物学技术应用其中价值更突出.结论 在病原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应用生物学技术,其能够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阳性检出率,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应用价值、作用突出.

    作者:董悦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基于TBL改良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对骨科临床实习生采用基于TBL的改良PBL教学法实施临床带教的价值.方法 抽取过去一段时间在我院骨科进行临床实习的30名医学生,通过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15名.研究组采用基于TBL的改良PBL教学法临床带教实习;对照组采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LBL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实习.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临床教学前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项考核评分的改善幅度、对临床骨科实习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实践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在临床教学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项考核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临床骨科实习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为93.3%,对照组为73.3%,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践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而对照组有3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骨科临床实习生采用基于TBL的改良PBL教学法实施临床带教,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根本上减少实践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提高学生对临床实习教学的满意度.

    作者:张维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运用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对临床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探讨.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确诊接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对照组患者接受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入输尿管软镜进行复合肾结石治疗,并对诸上患者所有临床相关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4.3±1.4)较对照组患者(8.6±1.2)明显缩短、临床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观察组总体健康水平(89.77±2.34)较对照组(70.45±6.62)显著提高,结石清除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2.6%).结论 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较单纯治疗措施效果更佳,此种复合疗法具有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且通过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金佰成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小儿癫痫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癫痫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儿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50例小儿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和随访情况.结果 实验组出院后外伤发生率和癫痫发作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癫痫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对于临床疗效的巩固作用较为显著,能够降低患者出院后外伤发生率和癫痫发作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妮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医学科研实验室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实验室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分别从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科研试剂耗材采购管理、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几个方面来探讨了相关精细化管理.

    作者:赵婵娟;袁粒星;胡敏;贾瑞贞;林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个性化护理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的作用观察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个性化护理对于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升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所在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门诊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188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94例,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后采用统一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对于两组患者的肺结核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进行调查和评价,并且做出比较.结果 对于本研究两组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前后,关于肺结核病的传染性、肺结核病的政策、肺结核病的症状、肺结核病的感染途径和防治等进行评分,两组患者在治疗以后明显优于治疗之前,但是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肺结核病来说,防治知识和知晓率能够有效的保证患者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率,为患者配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来对流动人口根据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更好提高肺结核病患者的相关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作者:张燕南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项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单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单项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n=55例)和对照组(n=55例),观察组研究对象予以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起效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18%(4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6%(42/55),经x2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09%(16/5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64%(24/55),经χ2检验,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药效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帕罗西汀相比,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单项抑郁症疗效相当,但帕罗西汀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作者:鲍晓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浅析溶栓前肝素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溶栓前肝素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接受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在此用药基础上于溶栓前给予肝素钙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ST段回落幅度≥50%的时间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ST段回落幅度≥50%的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③病死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溶栓前应用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能够有效缩短疼痛缓解时间、ST段回落时间,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病死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肖勇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滑膜炎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湿热阻络证)的效果分析

    目的 于膝关节滑膜炎(湿热阻络证)患者中应用滑膜炎汤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选取100例膝关节滑膜炎(湿热阻络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遵守均匀分组的原则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微波理疗,观察组采用滑膜炎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膝关节疼痛程度予以比较.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完成4星期后WOMAC量表疼痛、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于膝关节滑膜炎(湿热阻络证)患者中应用滑膜炎汤治疗的效果显著,在缓解患者疼痛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关节功能.

    作者:黄宙锋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

    目的 探讨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原因及质量控制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97例不合格标本,分析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原因及质量控制对策.结果 197例不合格标本中,占比从高至低依次为痰液标本、尿液标本、血液标本、分泌物标本、粪便标本记无菌液标本.197例不合格样本原因包括4种,其中取样操作不规范88例,样本污染79例,送检不及时24例,条码错误6例.结论 不合格微生物标本主要原因为取样操作不规范,需对医护人员加强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规范的培训、考核,以提高微生物标本的送检质量.

    作者:高吟;徐庆;朱琦琪;胡锡池;张立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中药处方分析与其对药学服务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 研究中药处方分析应用在药学服务中的价值以及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分析的368例中药处方所有资料,探究在临床治疗与诊断疾病中的作用.结果 在本次研究的368例中药处方中黄芪使用次数占据96.73%、丹参使用次数占据83.15%、当归使用次数占据66.84%、陈皮使用次数占据36.95%、红花使用次数占据57.80%,对比黄芪与陈皮、红花、当归、丹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对比意义.用量不合理发生率2.17%、重复用药发生率1.90%、处方与诊断不符发生率1.63%、药物配伍不当发生率0.81%、其他发生率1.08%.结论 在临床使用中药中需要医师与药师对中药处方进行认真核对,避免发生用药不合理的现象,了解以及掌握使用中药的方法以及中药配伍禁忌,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性.

    作者:周东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