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道日娜图雅

关键词:整体护理, 手术室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手术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76例手术室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室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5.48%);两组手术室患者的焦虑评分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手术室患者采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评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脊髓空洞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和总结12例脊髓空洞症患者手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取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饮食护理,观察病情变化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12例患者经过采取上述措施未发生术后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 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保证护理质量,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自理能力的恢复.

    作者:王东艳;施艳萍;刘香杰;赵丽荣;王巨辉;张玉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X线胸片和CT对纵隔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近些年来,癌症患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隐形,传统的机械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检查的需要,新型设备正在积极被研究者们研究出来,肺癌是所有癌症中患者占比例大的一种,其中包括中央型肺癌和纵隔型肺癌等几种,癌症的检测设备逐渐精确.本文简要介绍纵隔型肺癌的患病状况和患病机制和误判原因分析,并提出两种诊断技术:X线胸片和CT诊断技术,分析两种技术的成像特征和比较二者的优缺点,分析X线胸片和CT对纵隔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忠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生发生锐器伤的相关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锐器伤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临床教学与管理,采取有效的对策以增强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法,对146名护理实习生锐器伤的相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46名护生中有104人发生锐器伤,发生率达71.23%,其中发生一次锐器伤的有62人,占锐器伤人数的59.62%,发生2次锐器伤的有27人,占锐器伤人数的25.96%,发生锐器伤不低于3次的有15人,占锐器伤人数的14.42%.结论 院校双方均经加强对护理实习的职业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朱志霞;谢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老年肺结核的预防及控制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的预防及控制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5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预防控制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统计分析本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包括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等.结果 本次统计结果显示,老年肺结核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短促、咳血、咳嗽,老年肺结核的病情类型以浸润型为主,其次为血行散播型及慢性纤维空洞型.本组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有136例患者痊愈,占总数的89.5%;共计有1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7例肺气肿,3例肺心病,另外6例气胸.结论 老年肺结核具有传染性的特点,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同时根据患者的基本特点采取有效的控制对策,并需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朱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使用脊柱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共98例在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9例患者,其中常规组使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干预组患者使用脊柱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通过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情况、手术后患者血清中CK、CRP、IL-6的水平以及手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手术后1 d和手术后3 d的VAS评分较常规组患者的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的手术后住院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较常规组患者显著减少(P<0.05).在手术后的24 h和48 h,干预组患者血清CK、CRP、IL-6的水平较常规组患者的显著低(P<0.05).干预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常规组患者显著少(P<0.05).结论 应用脊柱微创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恢复效果较好,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大大降低,在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要积极的使用脊柱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张征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补液量与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抑郁情绪及耐受性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补液量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抑郁情绪及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3).两组鼻咽癌患者均同步每周1次顺铂化疗,共7周,顺铂化疗当日补液量均为2500 mL,其中观察组含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1000 mL,对照组则为常规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应用CFS量表评估)、抑郁情绪(用SDS量表评估)、耐受性及生活质量(应用QLQ-C30量表评估).结果 观察组化疗1、3、5、7周时的C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化疗5周及7周时观察组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总中断率为4.3%,低于对照组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功能量表总分与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量表总分与单项条目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同步顺铂化疗进行治疗患者化疗期间补充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可大限度改善患者对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耐受性,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罗维;李娟;吴艳;王帅;杨镇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疟疾治疗的基本常识和心得体会

    在援非医疗队工作中,到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以发热患者居多,而在发热的患者中疟疾患者多,约达到发热患者的96%,所以疟疾的治疗尤为重要.疟疾是经雌性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寒战、高热、多汗,疲乏、腹泻、全身酸痛症状多见,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疟疾流行于102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全球每年新发的疟疾患者为3亿~5亿例,病死(100~200)百万例,恶性疟病亡率极高,其中主要是5岁以下的幼儿.

    作者:姚存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老年COPDⅡ型呼吸衰竭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23)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n=22)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气指标(PaO2、PaCO2和pH值).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6.36%显著高于对照组60.87%(P<0.05).治疗前两组PaO2、PaCO2和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和pH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PaCO2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COPD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阳;余红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方式对于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糖尿病患者共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等指标明显降低,并且监测血糖、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定期复查等依从性指标明显提高,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社区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黄燕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护理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情绪的干预分析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对于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关怀组.为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关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SAS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关怀组患者SAS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两组对比,P<0.05.关怀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杨真真;夏玉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腹症应用腹部16排CT诊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部16排CT在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腹症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部16排CT诊断的应用情况,将腹部16排CT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相对比.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16排CT诊断,结果显示有73例患者诊断正确,占有的比例为91.25%,其中漏诊或误诊的患者有7例,占有的比例为8.75%,其中胎盘早剥诊断的准确率为96.29%,黄体破裂诊断的准确率为62.50%,子宫穿孔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0%,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准确率为83.33%.结论 在急腹症临床诊断过程中,腹部16排CT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减少患者更多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室之旅》漫画在围手术期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我国的护理现状(如人员缺乏、工作量大、知识缺乏等)是影响健康宣教的主要因素.手术科室的护士具备健康教育意识和健康宣教实施方式、资料形式有待进一步完善.术前护理教育是护理人员对手术患者在手术前提供的改变其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以促进术后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术前健康评估和健康教育对于外科手术的后成功是非常必须的[1].

    作者:杨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某高校影响大学生学业的疾病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某高校大学生中影响学业的主要疾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学业顺利完成.方法 分析某高校近5年来学生因病休学的情况,找出影响学业的主要疾病.结果 影响某高校大学生学业的疾病按顺序排列前三位的是:心理疾病、运动损伤及肺结核.结论 应采取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避免或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保证大学生的学业顺利完成.

    作者:高桂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 检验科质量管理中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并对其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我院根据卫生部关于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于2015年1~12月确定危急值项目及范围,并对危急值项目表和实施流程进行了制定.结果 我院检验科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后,报告临床科室危急值共89次,其中血常规36次,血生化53次,报告率前3位为四病区(25.8%)、七病区(22.5%)和五病区(16.9%).结论 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优化检验科质量管理,可为医患纠纷、医疗事故的避免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可以指导临床用药,降低和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运用和落实.

    作者:李伟波;贾黎方;李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护理对策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手术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的护理对策以及相关因素,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进行手术且术中出现低体温症状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中室温常规21~24℃,各类用药均采用常温液体;研究组患者术中室温调节至23~25℃,皮肤消毒类药剂经温液仪升温至40℃使用,术中静脉滴注、伤口冲洗等体内用药均经温液仪升温至37~39℃后使用.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前体温(36.5±0.6)℃,对照组(36.5±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 min、60 min及术后研究组患者体温(37.1±0.3)℃、(36.8±0.4)℃、(36.4±0.4)℃,对照组(36.2±0.3)℃、(36.0±0.4)℃、(35.7±0.2)℃,研究组患者术中和术后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寒战患者15例(15%),明显高于对照组寒战4例(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积极的对术中体温下降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作者:高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对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探求老年脑血栓患者的心理需求,研究老年患者的心理动态,以此来完善对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62例60岁以上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由专业忽视进行单独的心理护理,全程记录患者在院期间的心理健康指数,对护理效果做出评价.结果 发现79%的老年脑血栓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不良的心理情绪,经专业的心理护理与患者自我调节后,患者烦躁不安、悲观沮丧、心情低落等负面情绪会有所转变(P<0.05或0.01).结论 心理护理对老年脑血栓患者的负面情绪起到改善作用,在经历专业的心理护理后,老年患者可以很快摆脱烦躁不安、悲观沮丧等不良情绪,在老年患者心理情绪恢复的情况下,对脑血栓的治疗效果也有很大的提高.

    作者:赵庆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CT与CRP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PCT与CRP对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确诊为感染性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感染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45例和病毒感染组41例,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三组人员血清的PCT和CRP,比对分析其结果.结果 PCT和CRP与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感染源和疾病程度不同时,PCT与CRP水平则不同.PCT相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细菌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病毒感染组与健康组PCT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CRP相比较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PCT和CRP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检测可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并可以根据检验结果判断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目的 分析并研究助产护理干预对于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接收的102例高龄产妇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产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1例.为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助产护理,观察组配合全程助产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产程的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在产程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高龄产妇,在进行助产护理的时候,为产妇配合全程的助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可有效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并且大大缩短产妇的产程,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晓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药品检验技术》课程现状与改革综述

    本文分析了包括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评价方法在内的当今高职药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综述分析了目前高职药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新方法和手段,为今后相关问题的研究做了铺垫.

    作者:张博;李伟;张万隆;王松伟;苏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如何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生儿的不良影响

    从多方面阐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并介绍了对疾病主动进行干预的方法,及对减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生儿不良影响的作用.

    作者:付金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