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针灸治疗的疗效观察

宁飞

关键词:脑梗死后遗症, 针灸治疗, 日常生活能力, 认知能力
摘要:目的 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针灸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和认知能力(MMSE)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试验组各项指标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采取针灸治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 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米非司酮运用在妇产科疾病治疗活动中的方法和选择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终止妊娠18例、异常子宫出血26例、紧急避孕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其他疾病4例.所有患者都接受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并对其进行对相应的护理.结果 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之后,产生了显著的效果,有效人数共有52例,有效率为86.7%,不良反应人数为2例,不良反应率为3.3%.患者治疗以及护理前后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产科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选择米非司酮药物能够产生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患者实施全面科学的护理,能够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作者:沈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BMP-2在正常与坏死股骨头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目的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及RT-PCR实验方法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正常与缺血坏死性股骨头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BMP-2在两种骨组织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取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缺血坏死性股骨头需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人工关节置换的正常股骨头、缺血坏死性股骨头骨组织患者各8例;分别取组织2~5 g放入冷冻管存入液氮用于荧光原位杂交及BMP-2基因的RT-PCR.结果 BMP-2的荧光原位杂交图像显示正常骨组织中的表达量比坏死组织增多,RT-PCR的2-ΔΔCt平均值分别为0.55±0.35,0.45±0.20;正常股骨头骨组织中BMP-2基因RT-PCR的2-ΔΔCt平均值与缺血坏死性股骨头骨组织平均值相比P<0.05.结论 BMP-2基因在正常与缺血坏死性股骨头骨组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BMP-2基因表达量的减少也许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赵鹏飞;李云萍;李晓明;宋祥义;苏明红;左世锋;杨玉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接受诊治的心理障碍患者9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 经治疗,本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以及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主要为焦虑障碍患者和抑郁障碍患者,要求进行心理障碍诊断的医师专业知识扎实且经验丰富,能够准确判断心理障碍类型,并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以帕罗西汀片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负面情绪,并使患者因心理障碍产生的躯体不适和失眠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大有益处.

    作者:李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药事管理对药剂科管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评价药事管理在医院药剂科管理质量上的应用与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实施药事管理措施阶段,1000种药剂科药品和400例取药患者作为研究组样本,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未开展药事管理阶段,1000例药剂科药品和400例取药患者作为对照组样本.分析评价药事管理实施前后,两组药品的管理情况包括药品损坏,药品过期和药品滥用等以及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我院实施药事管理后,药品管理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研究组中药品损坏率、药品过期率、药品滥用率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取药患者的满意度调查上,研究组中对医院药剂科的满意率93.5%,而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0.5%,两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实施药事管理工作有利于药剂科人员科学管理药品质量,降低药品损坏、过期、滥用的风险,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的落实,同时规范的药剂学管理可以促进用药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患者对药剂科的满意率.树立药事管理理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值得在药剂科管理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谈中医祛痰化瘀法治疗血脂异常

    探讨中医治疗血脂异常的进展,指出血脂异常归属于中医的痰瘀互结证型,提出祛痰化瘀方药是治疗血脂异常的有效措施,介绍了祛痰化瘀法的应用体会和典型病例.

    作者:赵珊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室之旅》漫画在围手术期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我国的护理现状(如人员缺乏、工作量大、知识缺乏等)是影响健康宣教的主要因素.手术科室的护士具备健康教育意识和健康宣教实施方式、资料形式有待进一步完善.术前护理教育是护理人员对手术患者在手术前提供的改变其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以促进术后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术前健康评估和健康教育对于外科手术的后成功是非常必须的[1].

    作者:杨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成功率的探讨

    目的 研究分析加强急救护理管理方法对提高患者院前抢救效果的临床意义和临床价值.方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院前急救护理的优势,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本院急诊科制定并实施了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方法.为了更好的了解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在院前抢救中发挥的优越性,寻找这种新型护理方法存在的漏洞指出,本院临床工作人员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和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方法优势,以患者院前救护的成功率为评价指标.随机选取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方法推行前后各20例患者为比较对象,对比两组的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时间和患者的成功率.结果 对比分析后,对两组患者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归纳性总结和统计学处理,得出如下结果.实验组的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紧急抢救的成功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对比发现了十分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方法的推广使用,能够有效提高院前抢救工作的实际效率和工作质量,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患者,彰显现代医疗服务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炎性应激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炎性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本院的56例剖宫产产妇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的28例产妇术后进行常规哌替啶肌内注射镇痛,观察组的28例产妇术后则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然后检测与比较两组产妇术前与术后1d、3d、5d的炎性应激指标表达水平.结果 术前两组产妇的炎性应激指标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术后1 d、3 d、5 d两组的炎性应激指标均先升后降,且观察组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炎性应激控制有着积极的临床影响,因此其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岳嵩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方式对于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糖尿病患者共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等指标明显降低,并且监测血糖、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定期复查等依从性指标明显提高,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社区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黄燕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14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采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论 实验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以及超声心动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41.43%,而对照组患者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结论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清楚的发现患者心肌电生理以及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可以对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作者:汤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若干启示

    通过借鉴北京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办法,针对生药学实验室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将北京高校中可行的管理办法运用到生药学实验室建设中去.

    作者:阿依江?哈拜克;帕丽达?阿不力孜;米仁沙?牙库甫;丛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如何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生儿的不良影响

    从多方面阐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并介绍了对疾病主动进行干预的方法,及对减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生儿不良影响的作用.

    作者:付金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探讨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治疗,治疗组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PaO2、PaCO2、FEV1、FVC、FEV1/FVC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FEV1、FVC、FEV1/FVC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某高校影响大学生学业的疾病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某高校大学生中影响学业的主要疾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学业顺利完成.方法 分析某高校近5年来学生因病休学的情况,找出影响学业的主要疾病.结果 影响某高校大学生学业的疾病按顺序排列前三位的是:心理疾病、运动损伤及肺结核.结论 应采取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避免或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保证大学生的学业顺利完成.

    作者:高桂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腹症应用腹部16排CT诊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部16排CT在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腹症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部16排CT诊断的应用情况,将腹部16排CT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相对比.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16排CT诊断,结果显示有73例患者诊断正确,占有的比例为91.25%,其中漏诊或误诊的患者有7例,占有的比例为8.75%,其中胎盘早剥诊断的准确率为96.29%,黄体破裂诊断的准确率为62.50%,子宫穿孔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0%,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准确率为83.33%.结论 在急腹症临床诊断过程中,腹部16排CT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减少患者更多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境稳定剂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心境稳定剂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实验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采用心境稳定剂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则采用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定给分.结果 对照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8%,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为92%,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中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采用心境稳定剂联合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了很明显的改善,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吕永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降钙素原在早期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水平改变的意义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在早期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水平改变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患者共72例,其中40例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作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其余32例为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作为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检测上述两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治疗5d后根据临床肺炎感染评分,分为恶化组和好转组,测定两组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呼吸相关性肺炎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均高于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降钙素原水平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均低于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了解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改变有助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早期诊断,有助于判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邵丹丹;谢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死亡医学证明书》填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目的 提高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报质量,以便更好地做好生命统计工作,更准确地反映人群的生命质量指标.方法 针对某院2016年537份死亡医学证明书填报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379份,正确率70.58%.158份存在错误,共出现错误次数169次.其中: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漏填占总缺陷数高,达43.79%,其次是医师未署名占构成比24.26%,一行多死因占构成比10.06%.结论 通过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并完善培训体系和质控措施不断提高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质量.

    作者:顾建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踝关节骨折多见于成年人,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类关节内骨折,其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已经引起骨科的高度重视.本文基于踝关节解剖特点及骨折分型,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对其治疗现状和手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天翀;卫小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的临床治疗与前瞻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的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 将232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及弥可保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巴唑及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48例,有效70例.总有效率89.39%.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52.00%.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有较好疗效.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樊英丽;刘敏;荣根满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