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目的 建立草苁蓉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草苁蓉药材;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药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 通过TLC,能有效的进行区别,易于识别.齐墩果酸进样量在0.1~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9.0%,RSD=1.8%(n=6).结论 所建标准可有效控制草苁蓉的质量.
作者:樊红军;王辉;谷杰;张航;杨树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前国际公认的佳治疗肾恶性肿瘤的方法为外科手术切除.对于肾细胞癌早期的病例,可以通过切除瘤体或切除患侧肾脏的方法进行手术.手术方法可以选择对患者损伤较小的腹腔镜方式,也可以选择常规开放性方式进行手术.对于肾细胞癌中、晚期的病例,切除患侧肾脏为常规方法,并常采用的是开放性方式进行手术.假若术前能够确定具体肾细胞癌的亚型,对于患者的具体手术方式、方法的选择以及疾病预后的判断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存活时间等.现今,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影像学对于肾细胞癌的具体定位、定性、诊断、具体的分期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因此,探讨CT对于肾细胞癌其不同病理亚型的特点,来进一步分析肾细胞癌其不同病理亚型的诊断及其不同亚型间相互鉴别,对临床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陈文卓;任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防治中卡前列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高危产妇8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产妇44例.生产后,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进行宫体注射,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进行宫体注射.对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出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给予卡前列素可将产妇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减少,其防治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黄晓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关于临床护理路径于结核性脓胸胸膜剥脱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24例结核性脓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有效满意度、服药依从性、住院时间、治疗花费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于结核性脓胸胸膜剥脱术围手术期的效果显著.
作者:赵青云;宁利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观察组采取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采取甲钴胺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76%,治疗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疗显效率为56%,治疗有效率为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高于甲钴胺,能提高用药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阳;邵华;荣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尿液分析是临床常规检验项目中常见的检测项目,也是筛查泌尿系统疾病常规的检测方法[1].尿液分析多采用干化学试条法,干化学法分析是一个半定量分析方法,有一定假阴性率,尿液干化学分析的标准化包括标本采集、仪器校正、试剂稳定性和质量控制以及显微镜检查等[2].pH值、维生素C、药物、低温复溶、致病菌、室温、浸尿时间及反应时间等均不同程度影响干化学法的测定结果.室内质控是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个患者样本测定结果的稳定性[3].因此,加强尿液干化学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我们对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施中的部分基层实验室尿液分析室内质控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发现和解决基层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提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王丽娟;林宁;陈伟;姜志欣;石慧;姜晏;潘丽;吴玉璘;许豪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5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跟踪治疗护理随访,发现患者在临床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以及化疗、功能训练恢复期的一些问题.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手术后治疗护理过程顺利,50例患者2年随访无死亡病例,愈后良好.结论 乳腺癌患者身心压力较大,患者易出现术侧肢体循环不良、抑郁症等心理障碍倾向,通过加强临床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后,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减少,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护患关系和谐,良好的专科护理是乳腺癌患者康复的保证.
作者:蔡春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临终关怀对改善晚期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晚期癌痛患者进行护理,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临终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2.5%高于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终关怀能够有效改善晚期癌痛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朱纯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病理学技术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内容和结构,结合学生的评价和教学效果,探索优化该课程教学的方法.方法 问卷调查统计学生的相关评价;SPSS统计软件分析考试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本科生和研究生对病理学技术课程内容的评价和学习需求不同,对相同类型内容的掌握程度也不同.结论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病理学技术课程教学,应合理调整不同类型内容比例,优化课程结构和设置,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丁克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术后并发症控制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取栓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60例)在取栓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60例)在取栓术后则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肢体功能康复情况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不同方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0%(P<0.05);且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经不同方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及FM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对急性脑梗死取栓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缺损症状,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海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二氧化碳分压(PCO2)、呼吸频率(RR)及氧分压(PO2)水平.结果 治疗后7 d,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6.47%(26/3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5.45%(15/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84,P<0.05);治疗后24 h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永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甲亢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按孕期是否正规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结果 对照组FT3、FT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TSH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妊娠并发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进行规范治疗,可有效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0例进行临床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各40例,所有患者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三型辨证标准,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治疗周期为6个月,并对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肝功能、血常规情况,以及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检测结果显示二者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但在中医症候积分比照和总体甲状腺功能恢复方面,实验组患者效果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且中医辨证治疗在疗程长时疗效显现明显.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且其针对病情的变化处方用药更符合临床实际应用.
作者:熊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早期镇静深度对ICU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80例重症患者机械通气48 h内进行镇静干预.浅镇静组和深镇静组分别选择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为镇静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结果 浅镇静组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物理约束率、谵妄发生率均低于深镇静组,但严重低血压和严重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深镇静组.结论 机械通气开始后前48 h的镇静强度与重症患者的近期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孟祥丽;扈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如何对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方法 选取84例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入院当日、术前、术日、术后1 d及出院前的5次健康教育工作.结果 84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对护理工作满意.结论 良好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工作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更能促进护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作者:陈永红;蒲静;王雪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40例进行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的不良操作情况、护理操作考核情况以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从发生不良操作例数、护理人员操作考核合格率以及术后患者满意率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操作技能以及风险意识,还能减少因护理不当出现不良事件的可能,并对促进医患友好关系有重大意义,建议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莲;孟广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骨折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以及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结果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不安全因素占比大为住院时间长(51.1%)、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及业务水平,比例分别为41.1%及35.6%.其次为患者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等.结论 在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应该根据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提高预后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王水英;何丽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母婴结局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所接收妊娠糖尿病孕妇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胰岛素、运动及饮食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就两组的剖宫产率、妊高征及新生儿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妊高征发生率、胎儿窘迫率、早产儿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结局具有较大的影响,必须尽早对妊娠糖尿病进行诊断、干预、治疗,保障母婴的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凌剑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76例,将患者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经相关检查后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物质生活、神经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Fugl-Meyer值与Barthel指数积分均有明显上升,由此可知患者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提高老年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确切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可进行进一步的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依据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6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病死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P<0.05),病死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马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