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的临床疗效分析

夏立坚

关键词:齐拉西酮, 精神分裂症, 有效性, 安全性, 作用机制
摘要:齐拉西酮是现代医学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文章分析了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疾病的治疗效果,提出了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常见的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并与奥氮平治疗进行了对比,较为综合性的阐述了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的临床疗效.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止痛贴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我科自制止痛贴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及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设计.癌痛患者52例,其中轻度疼痛26例,中重度疼痛26例,试验组、对照组各半,给予中药止痛贴外敷,中重度加服阿片类药物(美施康定或奥施康定),1周后比较止痛效果、中医证候疗效等.结果 轻度疼痛试验组NRS评分平均下降(1.5±0.3)min,疼痛时间平均减少(2.5±0.9)h,睡眠时间平均增加(1.8±0.3)h,爆发痛次数平均每人每周(0.3±0.1)次,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疼痛试验组患者的平均NRS分数降低(3.1±1.3)min,疼痛时间平均减少(7.7±5.1)h,睡眠时间平均增加(1.8±0.4)h,爆发痛次数平均每人每周(0.4±0.1)次,优于对照组(P<0.05).未见中药止痛贴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外敷能缓解癌痛,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优势.

    作者:张炜华;李琼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诊断冠心病的护理配合

    目的 分析冠心病诊断中采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行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患者,选取时段为2016年10~12月,在检查前将检查准备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做好,检查时加强配合指导,对患者扫描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将过敏反应抢救工作做好.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患者均对检查进行有效配合,过程较为顺利,3例未成功,其中2例由于心率不齐(60~135次/分),1例由于心率太快(105~112次/分).轻度过敏反应轻微,不存在局部皮肤坏死及空气栓塞的病例,无死亡的病例;由于无法屏气检查取消者1例.结论 冠心病诊断中采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护理配合意义重大,可提升图像质量,促进检查顺利进行,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史玉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某铜业有限公司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重大事故的调查报告

    2006年9月,某铜业有限公司制酸车间硫化钠除砷工艺处理污水系统反应罐的负压管路发生故障,导致硫化氢液体泄露,造成7例中毒,1例死亡的急性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经疾控中心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的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医院临床资料证实为硫化氢中毒.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公司领导和职工的防护意识差,安全观念淡薄,生产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不采取任何防护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和抢救,致使发生中毒事故.因此为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提出建议,希冀能对企业与个人在预防硫化氢中毒事件上有所帮助.

    作者:付淼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持续血液净化技术在治疗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持续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碳酸氢盐、氧分压指标的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采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循环障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马蕾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急诊急救护理服务对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处理效果

    目的 探讨急诊急救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处理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门诊输液的22580例患者中出现的120例病情突变的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急救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非常满意为53.33%,对照组为3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输液患者发生病情突变的可能性较大,在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并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可在门诊急诊中推广使用.

    作者:洪乃英;郑彬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剖宫产术中不进行肌瘤切除,观察组患者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中缩宫素用量.结果 两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缩宫素用量数据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出血量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手术相对安全可靠,确定子宫肌瘤的位置和大小后,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将肌瘤切除,可避免二次手术.

    作者:靳祖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某院药剂科开展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研究我院药剂科开展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对本院药剂科的药学工作现状进行观察总结,同时采用问卷调查与文献资料查阅方法.结果 当前,我院药学服务还存在以下问题:药剂科的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向患者解释如何使用该类药物,我院药剂科并未设置专门的药物咨询室;一些药剂师在新药物知识的补充上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药学服务的重要性也尚未形成深刻的认识.结论 我院要提升药学服务水平应当做好以下工作:药剂科必须加强对配药窗口的建设,应当与医院进行协商在门诊大厅等较为显著的位置设置专门的药物咨询室;必须加强对药剂师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必须提升医院以及科室对药学服务的认知水平.

    作者:潘爱祖;潘隽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应用无缝隙护理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血糖控制效果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于本次治疗结束后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加用无缝隙护理.记录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血糖(空腹)测量结果.结果 研究组随访1个月健康知识问卷评分均较出院前有所提高(P<0.05),而其空腹血糖检测值与之前对比并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随访1个月健康知识问卷评分较之前并无显著变化(P>0.05),而该组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则较之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 应用无缝隙护理可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血糖控制效果,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孙淑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高血压脑出血穿破脑室的外科治疗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神经外科急症,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同时,有一定概率发生脑出血穿破脑室的情况,病情较为凶险.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将会造成严重损害,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在临床上,通常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微创颅骨钻孔血肿外引流术、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常规开颅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神经内镜等.在治疗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手术方法,同时配合脑室置管尿激酶灌注溶解血肿行外引流,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志斌;黄永福;宋海鹏;黄权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器械护士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配合体会

    目的 探讨器械护士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前、手术中的主动参与配合方法,达到提高手术医师和患者满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器械护士参与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沟通访视髋关节置换手术58例作对照组,与同期行常规访视髋关节手术治疗的17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术前护理病历讨论、访视,术中器械护士的配合,术后与患者、手术医师随访等方式,在提高患者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在90~130 min;术中、术后未出现需增加用药的严重并发症,术后第5天患者及医师满意度达98%和97.6%.而同期116例手术时间在108~160 min,有7例发生需要增加用药的并发症,术后第5天患者及医师满意度为92%和9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器械护士的自动参与,可显著提高患者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并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作者:高雪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临床效果.方法 现从我院近几年的临床资料中抽选出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未控制的患者104例,均分为各52例的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在完成为期2~4周的治疗后以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研究组的总控制率高达100.0%,相比之下对照组的总控制率明显更低,为84.6%(P<0.05);研究组患者的喘息气促、夜间憋醒及哮鸣音等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均显著更短(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有助于控制哮喘发作,且起效快、安全性高,建议临床重视并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李雄辉;魏丽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护理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入选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108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0%,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是96.3%,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64.8%,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 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好,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及广泛应用.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锁定钢板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锁定钢板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62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并同意参与实验.选取随即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1例.对研究组患者予以锁定钢板的方法进行治疗,将常规解剖钢板方法应用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 对两组患者予以不同的方法治疗,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分别定为93.55%和70.97%,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予以锁定钢板的方法进行治疗,有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应用有一定现实意义.

    作者:宛长亮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个性化护理对提高风湿免疫病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提高风湿免疫病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风湿免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行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7.3%,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3.2%,组间比较(χ2=4.423,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风湿免疫病患者的护理中,有效的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整体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股骨颈骨折分型的研究进展

    1 股骨颈骨折概况股骨颈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占成人全身骨折总数的3.58%[1],近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占总数的50%左右[2],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所占比将日渐增高[3-4].

    作者:孙中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对比药物治疗与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法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疗效

    目的 为了提高顽固性偏头痛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探讨和研究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法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100例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顽固性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双盲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选取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治疗方案则选取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试验组患者疗效更显著,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顽固性偏头痛的患者在治疗方案上选取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志新;李娜;刘丽琴;张健;刘天元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基层医院16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的研究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16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100例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分别行肺部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肺底.比较两组在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评分和噪声值的差异.结果 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及噪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肺部100 kV低电压扫描既能获得满足临床图像又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梁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急性脓胸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探讨

    目的 分析急性脓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急性脓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手段;研究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成效.结果 46例患者成功行手术治疗,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通过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胸患者治疗的围手术期予以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双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过敏性鼻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进行了过敏原检测,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实验组进行了有效的临床护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效果.结果 通过临床治疗和护理之后,实验组中治愈3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中治愈14例,有效31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的鼻炎症状给予有效的改善,确保患者病情的康复,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樊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86例,患者均签订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并排除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照组按照医院平时护理流程采用常规护理法,实验组在医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采取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中有101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评分满意,占70.63%,有9例患者不满意,占6.29%,总满意度为93.71%.对照组患者中有57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评分满意,占39.86%,有30例患者对不满意,占20.98%,总满意度为79.02%.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复发次数,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戴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