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春
目的 探讨在神经内科病房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提升优质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1~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实施品管圈活动,选取本科室的20名护士作为考核对象,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护理质量.随机抽取在神经内科实施品管圈前后的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神经内科病房护士的服务意识、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预见性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交接班时间长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住院时间时间短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品管圈活动可增强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预见性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赵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为降低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2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观察组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后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对照组作开腹阑尾切除术(OA),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及相关感染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甲级愈合132例,乙级愈合2例,切口感染率为1.49%,对照组甲级愈合125例,乙级愈合6例,丙级愈合3例,切口感染率为6.72%,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感染严重的阑尾炎,切口感染率下降尤为明显.结论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较传统开腹术式大大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率,尤其感染严重的阑尾炎切口感染率更为显著降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高朝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颈部血管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记录其颈动脉处血管粥样硬化斑块部位、大小、回声、血管狭窄程度并分析.结果 颈内动脉斑块发生率41.38%、颈外动脉54.02%,总95.40%;内膜增厚率82.76%,低回声斑块发生率55.42%、强回声44.58%;血管轻度狭窄率31.03%、中度40.23%、重度27.59%、闭塞1.15%.结论 颈部血管超声诊断对TIA患者病情诊断具重要作用,能快速诊断患者病情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信息,提高治疗效率,值得广泛应用与临床诊断工作.
作者:李红艳;戴雪艳;王艳云;肖春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我院药房收集的患者用药资料800份,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组,分析其中的管理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随机选择2014年1~12月我院药房收集的患者用药资料800份,作为此次实验的常规组,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医疗纠纷发生率、用药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用药顺从性、用药安全性以及用药有效率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药房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可确保安全用药,提升用药效率、患者用药顺从性,降低医疗冲突事件,于医院药房工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IL-18、TNF-α及TGF-β1水平.结果 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IL-18、TNF-α及TGF-β1水平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患者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不仅安全性高,而且能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率,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晓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开发一种不但可以快速录入孕妇信息、准确判断孕妇有无高危因素,而且可以给出个体性的健康教育和治疗建议的软件.方法 应用Visual Basic 6.0软件+access数据库开发平台,研发一款智能化孕妇管理软件并投入到临床应用.结果 软件根据孕妇的病史、体检、辅助检查自动生成诊断及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表单,可以专病管理、多功能查询和报表,对孕妇进行自动评分、评级,利于高危孕妇分级管理.结论 该软件指导临床特别是对二胎高龄孕妇进行方便、高效、快捷、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医院对高危孕妇的管理质量和效率.
作者:周广银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文法拉辛和氟西汀治疗儿童抑郁症的疗效,探讨儿童抑郁症治疗的有效药物.方法 在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所收治的儿童抑郁症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这100例儿童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文法拉辛和氟西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和治疗前比较、组间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6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组间比较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文法拉辛和氟西汀治疗儿童抑郁症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相对而言,文法拉辛的治疗效果更佳,起效更快,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两种宫内节育器(IUD)在人流术后即时放置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400例人流术后已育且暂时无生育要求的女性即时放置IUD,放置的IUD类型为固定式IUD(吉妮致美)和活性γ型IUD(安舒环),各200例,随访12个月.结果 吉妮致美、安舒因医疗原因取出率分别为1.55/百妇女年、5.18/百妇女年,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12个月内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均为0,12个月内累计续用率分别为吉妮致美组98.45/百妇女年,安舒组94.82/百妇女年,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安全、有效.
作者:沈素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参照组(n=42,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和试验组(n=42,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且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腔感染率、气胸复发率、二次手术率相比,参照组均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胸手术,且机体痛苦少,出血量小,恢复速度快,预后效果良好,临床可将其作为理想术式全面普及和推广.
作者:张铭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和母儿预后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运动治疗、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等,对患者以及母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系统的治疗之后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都有所改善,和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初生儿总体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之后,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提升母儿总体评分,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和推广.
作者:张保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老年抑郁症应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1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成甲、乙两组,每组各有59例患者,甲组应用度洛西汀治疗,乙组应用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甲组痊愈率是61.0%,临床总有效率是84.7%;乙组痊愈率是40.7%,临床总有效率是83.1%,组间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甲组痊愈率要显著高于乙组.结论 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均能获得较好治疗效果,但度洛西汀具有临床症状改善显著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明;刘琳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评定综合护理措施落实至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大内科住院、接受对症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205例,予以随机分组:一般护理组有患者100例,组内落实一般护理措施;综合护理组有患者105例,组内落实一般护理+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其疗效.结果 综合护理组入选对象住院时长(10.24±3.68)d,一般护理组(18.03±6.27)d;综合护理组有效率97.14%,一般护理组80.00%(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措施落实至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中,除了操作程序有效、可行外,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长,有继续推广的意义.
作者:刘文雅;王晓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近期收治78例ICU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ICU护理观察措施,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护理工作中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帆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与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学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为37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常规护理措施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脉冲电磁场治疗并给予展开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治疗与康复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病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接受脉冲电磁场治疗的同时予以药物控制治疗措施,对控制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予以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
作者:马春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分析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14年2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70例,依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8.6±2.3)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15.6±3.4)d,观察组患者医疗费用(5.4±2.6)元,对照组患者医疗费用(9.6±1.8)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要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5例患者中,并发症患者1例,并发症发生率2.9%,没有复发情况发生;对照组35例患者中,并发症患者6例,并发症发生率17.1%,复发3例,复发率8.6%.结论 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素香;翟祥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对中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甲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乙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进行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奥美拉唑的优势更为明显,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对提升疗效和生活质量等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迎春;徐振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高校作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具有人口密度大、流动性高的特点应被列为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区域.因此,加强高校传染病防控是校医院公共卫生保健的重点项目,需给予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及时发现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有效防控传染病的发生.
作者:高桂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38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经过,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8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中男18例,女20例,男女比为0.9:1,其中发病年龄在20~40岁的共31例,占81.6%.临床症状以腹痛(31例,占81.6%)、腹泻(12例,占31.6%)、便秘(7例,占18.4%)、腹泻与便秘交替(11例,占28.9%)、右下腹包块(7例,占18.4%)、结核毒血症状(24例,占63.2%)为主;合并肠外结核,如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21例,占55.3%;14例结核菌素试验(PPD)强阳性;38例患者,有4例大便中即找到抗酸杆菌.38例患者均行肠镜检查,7例组织活检发现干酪样坏死结节,4例找到抗酸杆菌,3例手术患者病理诊断为肠结核.结论 肠结核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但如同时伴有结核中毒症状和(或)肺部病变则强烈提示肠结核,必要时可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作者:李红纳;孙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60例有剖宫产史,后确诊为子宫切口憩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60例子经彩超诊断为子宫切口憩室患者中,经终临床诊断显示诊断正确56例,符合率93.3%,误诊4例,误诊率6.7%;60例患者中液性暗区呈楔形33例,液性暗区呈囊状18例,液性暗区呈裂缝状9例;液性暗区呈楔形声像图特点为声像图可见液性暗区呈楔形,底部和宫腔相通,尖端楔入肌层,深者达浆膜层,边界清晰,液性暗区内呈细弱光点回声;液性暗区呈囊状声像图特点为声像图可见切口处液性暗区呈囊状,边界清晰,张力明显;液性暗区呈裂缝状声像图特点为液性暗区呈裂缝装,与宫腔相通,边界不清晰,透声差.结论 阴道超声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诊断符合率高,可清晰显示子宫切口状况和液性暗区状况,为医师提供临床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肖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周围软组织调整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髌骨关节不稳症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所有患者均采用周围软组织调整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术治疗,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Kujala髌骨关节不稳症状评分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80例患者治疗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Kujala髌骨关节不稳症状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的LS、CA、PFI等相关指标下降明显,前后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围软组织调整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症效果良好,有利于调整髌骨关节的正确运动轨迹,提高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和普遍推广.
作者:尹政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