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疼痛护理干预对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舒适度的影响

方喜

关键词:疼痛护理干预, 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疼痛, 舒适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在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的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舒适度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时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康复积极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在恐惧、疼痛、睡眠障碍等舒适度方面的评分低于对照组,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肱骨髁上折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强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希望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强化护理干预的30例肺癌化疗患者(观察组)和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肺癌化疗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支持度、治疗希望水平、自我效能感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高于对照组,在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及希望总体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3个月后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护理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着重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和生活的希望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晔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疲劳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的疲劳程度、个体特征对其疲劳的影响,为手术室护理管理,缓解护士职业疲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方式,调查长春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护士279人,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疲劳评定量表收集资料。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疲劳程度处于高水平。不同性别、收入、婚姻状况、受教育情况、学历、年龄的护士所经历的疲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是易感疲劳的群体,应根据其个体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员管理,缓解职业疲劳。

    作者:牛亮;梅松丽;张立新;李世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在急诊延误行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急诊延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急诊延误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3例,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后护理,整体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行全面护理。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从发病到进行PCI治疗所用时间及延误的原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影响急诊延误行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不够充分;院内原因导致患者不能及时就诊和转运;院内绿色通道系统不够完善。整体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23%,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延误行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分析,针对原因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对绿色通道系统进行完善,尽早抢救患者生命,增加手术成功率;全面细致的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娇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目标管理在病区护理管理中的构建与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病区护理管理中的构建与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护理人员68名分组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行常规管理,研究组行目标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各项考核成绩与护理患者的综合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病区护理服务的综合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理论知识、护理操作、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安全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医院病区护理管理中构建及实施目标管理,可提升患者对病区护理服务的综合满意度,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与综合业务能力,对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小丽;姜淑霞;玛依努尔?买合苏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对 ICU 机械通气患者 APACHEⅡ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APACHEⅡ评分及减少并发症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ICU收治的28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及ICU治疗期间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入院7 d后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Brussel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的时间、ICU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排痰量多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率、感染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ICU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率。

    作者:刘桂兰;周静;马利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全程舒适护理在泌尿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全程舒适护理在泌尿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泌尿外科收治的合并糖尿病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全程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切口愈合情况、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焦虑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前空腹血糖为(7.51±2.17)mmol/L,对照组为(7.62±2.09)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空腹血糖为(7.82±2.21)mmol/L,对照组为(8.54±1.79) 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切口一期愈合占84%,对照组占66.67%;实验组感染发生率为5.33%,对照组为17.33%;实验组住院时间(11.48±4.75)d,对照组为(14.09±5.0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院时焦虑得分(61.08±4.32)分,对照组得分(60.97±4.5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出院时焦虑得分(47.63±2.95)分,对照组得分(49.08±3.12)分;实验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94.22±8.65)分,对照组得分(88.79±9.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程舒适护理有助于泌尿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减轻不良情绪,维持良好心态,使术前、术后血糖水平维持在平稳状态,从而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促进患者的恢复,并使护理质量得以提升。

    作者:班彩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压疮的作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压疮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100例,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按照品管圈活动的要求进行系统的护理。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比较两组发生压疮的人数与次数以及圈内人员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各项目平均值。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压疮人数和压疮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了明显的改善(均P<0.05)。品管圈活动后,圈员的各项目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活动实施前(均P<0.01)。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压疮的因素多为外在因素,可通过护理人员加以预防。

    作者:江丽仙;郭苇航;梁肖辉;李爱华;王润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氧疗联合使用造口粉及安普贴治疗失禁性皮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氧疗联合使用造口粉及安普贴治疗失禁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收治的失禁性皮炎患者5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25例。 B组患者给予尿管留置、局部清洁、鞣酸软膏涂抹患处等传统治疗方案,A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使用氧疗联合造口粉及安普贴方案。治疗结束后行为期3~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皮损愈合时间,会阴部位皮肤状况与皮炎愈合后再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PAT评估得分明显低于B组( P<0.05),皮损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 P<0.05)。随访期内,A组患者总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对IA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氧疗联合造口粉与安普贴方案,疗效显著,皮炎愈合后再复发风险较低。

    作者:陈文姿;云燕;李琳;赵晗;魏晓微;王金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用于颈椎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用于颈椎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非手术治疗和常规的院内健康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非手术治疗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于出院后6个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依从性及复发率进行调查评估。结果治疗1个疗程及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92%,依从率97.96%,复发率4.0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5%,依从率14.29%及复发率5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对颈椎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方法能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增强患者出院后的依从性并能有效防止病情的复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春霞;景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表对早产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表对早产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患儿使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表,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进行量化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胎龄、出生体质量、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原发肺部疾病、是否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结果实验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康复时间短(P<0.05)。两组中患VAP患者的病原菌种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表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中的应用,能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马喜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均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则加用全面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值和SDS评分值均显著改善(均P<0.05),患者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型等因子的评分值均明显降低( 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的研究进展

    早产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存活儿童,尤其是中度和重度早产者,多伴有各种神经发育不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出现智力低下、认知功能障碍、视动作统合机能不良,出现语言困难、学习能力低下及行为异常等。其神经发育结局与家庭社会环境、遗传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关。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的评定主要依赖各种神经心理测评工具。护士应及时更新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的相关知识,提高照顾早产儿的临床能力;帮助家庭形成良性的亲子关系;协同医生、康复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共同订立早期干预计划并参与执行和评估过程。

    作者:张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9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前后焦虑情绪SAS评分、SRSS睡眠评分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痛和腹胀等症状缓解率、疾病知识掌握率及治疗依从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后SAS评分及SRSS睡眠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获得更佳护理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其焦虑情绪及睡眠状态,增加护理过程的满意度。

    作者:马艳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4月我院收治的9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术后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费用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对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明显升高,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减少,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大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对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Clinic Pathway,CP)对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影响。方法将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前与实施电子化临床路径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文书质量、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日、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护理文书质量、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日、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有利于创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体现优质护理的内涵,达到优质护理的工作目标。

    作者:田萍;张颖;王淼;李星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综合化麻醉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化麻醉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非全麻患者100例,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麻醉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化麻醉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的麻醉管理效果认可度,两组药品消耗情况以及两组器械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药品损耗或消耗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器械消毒及检修周期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综合化麻醉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对麻醉护理的认可度,还可有效控制药品消耗,利于对麻醉手术相关器械进行科学管理,效果明显。

    作者:郭春蕾;施仲芬;张小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肛肠外科中围术期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的重要性

    肛肠外科患者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除了正确的选择手术适应证,排除禁忌证以外,还要注意选择患者恰当的心理周期进行手术〔1〕。任何一种手术对患者都会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为了使这种不良心理状态有所改善,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后得到好的效果,围术期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198例肛门手术患者采取了以下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彬;汤素琼;刘敬辉;李耀发;杨浩;刘家明;王汉生;周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减痛分娩法对初产妇产程疼痛及产程进展的影响

    目的:探讨减痛分娩法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技术,观察组采用减痛分娩法,比较两组的产程进展、疼痛、分娩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产程疼痛VAS、VRS、PPI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减痛分娩法有利于加快初产妇的产程进展,减少分娩时的疼痛,提高阴道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石慧萍;霍灵;周丽芬;周毅;傅柏玲;曹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渐进式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渐进式雾化吸入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渐进式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雾化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喘憋缓解率(88.89%)高于对照组(86.67%),且观察组患者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渐进性雾化吸入治疗能明显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时出现的支气管痉挛、胸闷、憋气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作者:杨华;孙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在急诊外科清创缝合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急诊外科施行清创缝合病人的应激反应、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法将我院急诊外科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施行清创缝合术的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肾上腺激素水平( E)、血压、心率的变化,比较术中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术中、术后血压、心率、E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但对照组患者的应激反应升高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中度、重度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968,P=0.007);护理满意度93.18%高于对照组78.57%(χ2=4.835,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清创缝合急诊病人负性情绪应激反应,使患者术中血压、心率保持平稳,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