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50例效果观察

付美华

关键词: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 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对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实施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治疗方法的不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常规西医治疗+杞菊地黄汤治疗;通过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以及HAMA评分方面,以突出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在合并症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在HAMA评分方面,两组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治疗方法选择杞菊地黄汤加减,可以确保合并症疗效获得大幅度提高,焦虑状态获得大幅度改善,凸显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疾病的临床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效果

    目的 比较研究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另外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颈部紧缩、颈前区疼痛、切口粘连、颈部麻木、皮下结节、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6.98%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4.88%相比,明显更低,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 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相比,小切口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利于加快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士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在改善损容性痤疮患者心理状态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在改善损容性痤疮患者心理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损容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甲组患者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心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甲组患者焦虑心理及抑郁心理评分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护理总体满意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 给予损容性痤疮患者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选取90例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患者和观察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①对照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3.33%,观察组的为97.78%,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65,P=0.3063>0.05).②观察组的醉药量、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术后清醒时间等麻醉指标值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的重度疼痛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度疼痛比例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气管插管全麻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并且患者疼痛程度更轻,因此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斌;刘卓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50例在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是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护理后,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观察组患者在循证护理后,患者的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尿路感染、发生尿失禁等并发症的情况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吕丽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50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实施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治疗方法的不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常规西医治疗+杞菊地黄汤治疗;通过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以及HAMA评分方面,以突出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在合并症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在HAMA评分方面,两组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治疗方法选择杞菊地黄汤加减,可以确保合并症疗效获得大幅度提高,焦虑状态获得大幅度改善,凸显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疾病的临床价值.

    作者:付美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所收治的86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3例,给予其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给予其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量自评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焦虑量评分上,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亦同样优于对照组(93.35%>72.0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况,提升其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刘秀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养阴益气活血方对缺血性中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予以血栓心脉宁治疗,观察组予以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分别为(12.34±5.28)、(12.45±5.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为(5.93±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5±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效15例,有效19例,显效14例,基本痊愈19例,总有效率为75.86%(44/58);观察组无效5例,有效11例,显效25例,基本痊愈19例,总有效率为91.67%(5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7,P=0.017).结论 养阴益气活血方能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的症状,提高治疗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孟繁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一体化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角色转换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妇产后实施一体化护理,对其心理状态及角色转换的影响.方法 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行剖宫产的产妇中随机抽取110例,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产妇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将11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一体化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及角色转换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角色转换评分、新生儿照护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剖宫产产妇产后护理过程中,对其实施一体化护理干预,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对产妇不良心理进行缓解,且有利于实现角色转换,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汪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

    目的 分析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入选此研究中的75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普外科急腹症患者,选择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究.结果 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治愈率为100%,护理满意度为98.67%,均住院天数为(8.2±1.8)d.结论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使病情予以缓解.

    作者:惠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立体定向与开颅手术对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立体定向与开颅手术对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3例,其中有41例患者选择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命为观察组,有42例患者为选择开颅治疗,命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一般临床指标及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好,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后患者可更快的恢复,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孙宇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高龄老人白内障术后前房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

    目的 分析高龄老人白内障术后前房出血原因,研究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115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护理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前房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前房出血时间为术后1~5 d,其中,28例患者为术后1~2 d;23例前房积血的液平面为1 mm,9例为2 mm,2例为3 mm,1例超过5 mm;出血吸收时间为2~15 d,其中29例出血吸收时间为2~7 d,占比为82.96%;34例制动休息,使用血栓通进行治疗的患者30例,使用止血敏和安络血治疗的患者4例.结论 老年患者白内障术后前房出血原因较多,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前房出血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海旭虹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对改善子宫瘢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预后的效果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改善子宫瘢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 从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到我院住院的产妇中选取260例再次剖宫产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260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每组130例产妇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并两组产妇的预后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观察组130例的产妇当中,有87例(66.9%)产妇子宫瘢痕妊娠预后改善效果明显,43例(33.1%)产妇预后无明显改善效果;对照组130例的产妇有35例(26.9%)子宫瘢痕妊娠预后改善效果明显,95例(73.1%)产妇预后无明显改善效果.两组差异较大(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优质护理对改善子宫瘢痕妊娠再次剖宫产产妇具有很好的预后效果,值得在对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作者:邵慧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辅以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中随机抽取98例,所有患儿均实施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将98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针对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73.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辅以针对性护理,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促使患儿症状、体征尽快改善,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王银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护理事故、护患纠纷、护理差错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心内科患者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志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在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20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各类心内科疾病老年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影响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然后针对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睡眠质量优异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内科患者在分析影响其睡眠质量因素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优异率.

    作者:王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以及产后出血造成的影响.方法 本文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4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产妇护理意愿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0例产妇,分别给予温馨助产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产妇分娩方式、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以及24 h平均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产妇提供分娩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温馨助产护理干预的运用改善了产妇的分娩方式,缩短了各产程的时间,降低了产后出血率和出血量,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张秀茹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单纯性甲状腺切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单纯性甲状腺切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单纯性甲状腺切除术的120例,采取随机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包括手足抽搐、喉上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窒息、呼吸困难等).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8.02±0.94)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9.65±1.10)d,经t检验,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费用为(3467.13±23.35)元,对照组的住院费用为(5865.31±30.05)元,经t检验,观察组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6.67%,经卡方检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33%,经卡方检验,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单纯性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护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高玉芝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干预性护理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的影响

    目的 探析干预性护理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肾内科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干预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安全隐患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安全隐患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肾内科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晶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细胞周期蛋白E在白血病中的表达与临床检验学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在白血病中的表达与临床检验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2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CyclinE的表达情况.结果 急、慢性白血病各组的CyclinE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表达高,急性白血病治疗缓解后CyclinE阳性表达下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加速期CyclinE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缓解期.结论 提示CyclinE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CyclinE表达对白血病在监测病情进展、指导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吉芳;赫俊雅;王镱达;杨晓樨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姜冬梅;王茜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