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莉莉;王秋容;曾燕芬;潘玲玲;易冬娟
目的 探讨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采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的1628例患者为观察目标,对其检测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影响检测结果 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影响1628例患者检测结果 准确性的因素具体如下:实验前标本准备工作不充足、检验人员的素质与水平较差、血清标本质量不达标、检验操作程序不规范、检验结果 研读不准确等.结论 乙型肝炎两对半应用ELISA法检测过程中,检验人员必须保持高度负责、严谨慎重的工作态度,妥善安排实验前的标准准备工作,规范操作,准确评定检验结果 ,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切实提高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参考.
作者:王迪;张锦伟;韩亚男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在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癌症疼痛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品管圈活动的癌痛护理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62例(60.19%),总有效率90.29%;对照组,显效42例(40.78%),总有效率71.85%.观察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癌症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茂新;迟丽梅;何丽颖;张春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当前影响中药疗效的几点因素.方法 结合自己工作20多年来的实践体会,从药品方面和医务人员方面两大因素分析;药品方面因素包括(产地的不同、品种的差异性、贮藏和保养、炮制的规范性、煎煮时间);医务人员方面因素包括(科学的配伍、医务人员的素质).结果 总结出当前影响中药疗效的多种因素.结论 提醒同行必须明确影响疗效的因素并加以注意,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尹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在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过程中,辅以高压氧治疗措施,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神经性耳聋患者70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和患者意愿,将患者划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每组35例.对常规组患者行一般性药物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行一般性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0%,数据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结论 在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过程中,辅以高压氧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立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儿科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17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化护理,对比组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哭闹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哭闹率(2.27%)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45%)和护理满意率(94.32%)显著高于对照组(80.68%,81.12%),经统计学软件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减少患儿的哭闹行为,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对于儿科静脉输液智力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ZOP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ZOP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纳洛酮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醒脑剂治疗,比较两组意识恢复时间及生命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除轻度中毒意识恢复时间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研究组中度、重度中毒程度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得以改善,但研究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ZOP中毒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其意识恢复时间,并改善生命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振修 刊期: 2016年第30期
肝纤维化是一个持续而可逆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是由于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下,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并且肝纤维化为早期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如果损伤因素长期没有得到去除,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必然会诱发肝硬化.因此,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成为阻断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关键之所在.超声作为当前临床为常用的辅助诊断工具,因其清晰度及分辨率高、成像清晰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本次研究围绕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超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探讨当前先进的诊断技术,以为病症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周晓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对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99例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49例,50颗患牙)和治疗组(50例,50颗患牙),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根管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对患者术中疼痛指数以及术后6个月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VAS评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尖周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有效率与常规多次根管治疗术相近,且患者术后所承受的痛苦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秀荣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卵巢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同时为其提供个性化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6例卵巢癌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分析并总结其以往的临床资料,从而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科学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62例患者中有效5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的62例患者中有效4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2.58%.;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对卵巢癌患者的心理进行科学分析和细致总结,使护理人员清楚的认识到卵巢癌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需求,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
作者:隋丽娜;孟艳杰;金南顺;王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探讨ICU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102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数量均为51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ICU常规化观察与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常规化观察基础上展开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结果 结果 表明,观察组患者心前区疼痛、心源性休克以及心律失常的患者分别为12例、2例和5例,对照组患者心前区疼痛、心源性休克以及心律失常的患者分别为19例、9例和10例,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心率状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ICU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在其治疗的时候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荣;马蕊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肝良性肿瘤的25%左右,是一种少见的肝细胞来源的良性肿瘤,其临床特点为发病年轻化、诊断困难、手术难度大等.我科曾对数十例FNH患者行手术切除,效果满意,目前就1例肝右叶巨大FNH作一报道.
作者:杨步荣;叶秋文;李刚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脑钠肽、脂联素及Ⅲ型前胶原蛋白的影响.方法 80例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期间,确诊为慢性心功能不全(NYHAⅡ~Ⅳ级)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应用雷米普利(ACEI)(北京赛诺菲)/不能耐受者给予缬沙坦胶囊(ARB)(北京诺华)、螺内酯、呋塞米、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针剂等药物治疗.其中只有治疗组加用芪苈强心胶囊(以岭药业)4粒,每日3次,口服.观察用药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血清脑钠肽、脂联素及Ⅲ型前胶原蛋白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脑钠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前胶原蛋白治疗6个月后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血清脂联素水平治疗后3个月、6个月有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能明显降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脑钠肽水平,改善心功能,具有抗炎,改善心室重构,改善患者症状的作用.
作者:赵军;刘艳萍;张冬青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终止妊娠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至2014年在我院住院并分娩的足月轻度子痫前期孕妇86例(A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分娩血压正常孕妇75例(B组)为对照,两组均选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对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A组剖宫产率18/86,B组剖宫产率12/75,无统计学差异.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在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在轻度子痫前期促宫颈成熟.
作者:金良怡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的宫颈癌患者48例,其中术后出现尿潴留2例,泌尿系感染2例,盆腔淋巴囊肿2例,下肢静脉栓塞1例.将四种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临床护理对策,观察并发症的痊愈情况.结果 2例尿潴留患者,1周内完全恢复;2例泌尿系感染患者,1周后复查尿培养为阴性;2例盆腔淋巴囊肿患者,1个月内囊肿全部吸收;1例下肢静脉栓塞患者,1周后血栓消失.结论 通过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再做出相应的临床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燕;曾义;周英华;竭淑菊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儿予以分组研究,即对照组与干预组,各组31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施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儿5 d内体温恢复率为96.8%,与对照组患儿的74.2%进行对比,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是一种适合临床广泛应用与普及的护理方法 .
作者:张荣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大黄粉与白芨粉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大黄粉治疗,治疗组采用大黄粉和白芨粉治疗,服药1周后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痊愈35例(54.69%),显效18例(28.12%),有效10例(15.63%),无效1例(1.56%),总有效率82.81%;对照组痊愈29例(45.31%),显效19例(29.69%),有效14例(21.87%),无效2例(3.13%),总有效率75.00%.两组数据比较,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3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69%.结论 大黄粉和白芨粉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止血率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唐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5%米诺地尔液治疗斑秃的方法 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5%米诺地尔,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4.0%和64.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5%米诺地尔液治疗斑秃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雅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与依达拉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抽签分为2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3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丁苯酞与依达拉奉治疗.并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的有效率低于观察组(67.44%vs 88.37%),(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纤维蛋白质、血浆黏度与血小板聚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对比(P>0.05).结论 丁苯酞与依达拉奉使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效改善,使纤维蛋白含量、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液黏度有效降低.
作者:杨秋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意义.方法 将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睡眠质量、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偏头痛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高.
作者:魏继凤 刊期: 2016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