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目的:对硝酸甘油在心血管内科应用时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心脑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均进行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2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患者26例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患者满意度远远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资料中的所有患者均没有病例因护理干预措施不当发生重症不良后果。结论对于硝酸甘油在心血管内科应用时及时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使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得以大大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得以大大提高,心脑血管患者应用硝酸甘油的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作者:史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损伤控制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损伤控制策略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的18例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4例死亡,14例患者在进行确定性手术治疗后9例转入普通病房,5例痊愈出院。ICU住院时间3~47 d,平均13 d。结论在ICU中应用损伤控制策略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监测以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君丽;王佳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价值并总结经验。方法抽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记录数据并处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早分压、呼吸频率及心率等在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76.1%,治疗组的气管插管率4.56%和病死率4.4%均低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23.56%和病死率23.9%,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挽救患者生命,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白内停联合消朦片治疗三硝基甲苯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选择在我科诊治的确诊的三硝基甲苯白内障患者共2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白内停滴眼液,1~2滴/次,3~4次/天,滴双眼滴,消朦片,3片/次,3次/天,口服。结果24例患者共48只患眼,治疗4个月后,有效17只眼,不变21只眼,无效10只眼,有效率达到35.4%,稳定率达到79.2%。结论白内停联合消朦片治疗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由于观察时间较短,具体的疗效及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雷洪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分子生药学是集多学科交叉一门新课程,必须具备遗传学、生物化学、生药学、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本文从我校本科生、研究生中开设分子生药学课程的实践出发,分析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课程建设的思路,以期为中医药院校分子生药学课程的开设与建设提供借鉴。
作者:俞年军;戴敏;谢冬梅;彭华胜;许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采用LC术治疗合并血吸虫性肝硬化的胆囊结石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与传统手术的区别。方法患者42例,根据肝功能Child分级,A级32例,B级10例,全麻插管后,采用三孔或四孔法,行LC手术,术后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术后42例均成功实施LC术,术后12例放置腹腔引流管,5例出现一过性腹水,2例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结论血吸虫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行LC首先把握好手术指征,其次把握好分离技巧,对胆囊三角区胆囊床曲张血管的恰当处理,对于腔镜手术有经验者是相对安全的。
作者:肖瑾;李宏发;赵利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成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68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及180例首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瘢痕子宫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5%,显著高于首次剖宫产组出血发生率6.1%,且瘢痕子宫组产妇出血量为160~800 mL,显著高于首次剖宫产组出血量60~540 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瘢痕子宫组患者出血原因主要为胎盘因素(66.7%)、宫缩乏力(4.7%)及子宫破裂因素(14.3%)等。结论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首次剖宫产医疗技术,加强瘢痕子宫孕妇围生期保健等工作能有效降低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
作者:王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腹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2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例行常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和腹穿抽液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配合注入氯化钠溶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配合注入尿激酶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6.86%,两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腹腔积液吸收时间、腹膜粘连的发生率、腹膜厚度、腹膜穿刺次数等都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抚摸内注入尿激酶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患者腹腔积液的吸收时间、降低腹膜粘连的发生率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徐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患者手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6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呼吸功能的训练及手术后的康复指导等;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的呼吸系统功能、胸管留置时间及出院时间、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呼吸系统相关指标及胸管留置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心胸外科术后患者肺功能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伟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选取100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精细化管理应用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前,100例手术患者,65例满意,占65%;实施精细化管理后,100例手术患者,96例满意,占96%,明显具有较好应用效果(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好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4年115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均经手术或CT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所有患者扫描方式采用常规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发现病灶后对病灶区域加薄层扫描或进一步增强检查。结果边缘分叶28例,长短毛刺征41例,胸膜牵拉征19例,肺泡征11例,支气管气相征12例,空洞征2例,钙化灶2例。增强扫描特征:CT值增强幅度为25~60 Hu左右。结论多层螺旋CT定位准确,可以为周围型小肺癌的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杜云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强迫症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在对30例强迫症患者的药物及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12周末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评定效果。结果患者强迫症状及与强迫相关的症状明显缓解,研究组有效率80.00%。结论对强迫症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助于强迫症的治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内心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回归社会。
作者:杨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怎样减少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荧光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2012年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重度反应有8例,其中6例需转院观察治疗。2013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无重度反应。结论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进行有效的质控,还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宋清雪;冯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合并感染者与非感染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T细胞和CD4、CD8分子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者的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T细胞和CD4、CD8分子的百分比,并与对照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未感染者进行比较。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CD127low调节T细胞高于非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D4、CD8分子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合并感染者的外周血中表达低于非感染者,CD4/CD8比值感染组则高于非感染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者可能与外周血中的CD4+CD25+CD127low调节T细胞的表达上升和CD4、CD8分子的表达下降有关,从而可以从免疫学角度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这一难题。
作者:董真;王业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手术室护理对策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患者为本次医学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同时结合系统的手术室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在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手术室护理措施,有助于巩固手术效果,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高血压常引起心脏、肾脏、血管内皮的病理生理改变,其中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诱发各种心血管并发症。而通过开展逆转LVH的高血压治疗,能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对改善临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此本文从高血压引起LVH发病机制入手,着重对药物逆转左心室肥厚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文标;苏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结核病是全球社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我国为了加强结核病的治疗和控制,已经探索出一套接近完整的结核病防治、医疗专业机构(疾控中心结防科)。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针对公私医疗合作体系的特点都已经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并作出了有效的成果。但针对国内网络媒体中对于医疗合作策略、机制以及实施效果综合评价分析还鲜有报道,同时国内医疗机构的制度缺乏良效的改正。
作者:王玉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以及预防。方法对333例老年患者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8例(2.4%),穿刺孔出血5例(1.5%),尿潴留21例(6.3%),腹胀、排气困难11例(3.3%),低血糖3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虽然腹腔镜手术腹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易接受等优点,但对于伴有糖尿病、肺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来说,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很大,因此手术后的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有很大作用,与老年患者术后康复息息相关。
作者:张金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本文介绍新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的研究近况。
作者:张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耐受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18克/次,3次/天,倍他乐克12.5~25毫克/次,3次/天;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9克/次,3次/天,倍他乐克25~50毫克/次,3次/天;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耐受性。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78.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小剂量倍他乐克联合较大剂量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可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使心肌自律性降低,较好的保护心律失常。
作者:娄菊利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