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何少玲

关键词: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不良反应, 护理
摘要: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护理效果的观察,来探讨护理对策及预防.方法 2006 年6 月至2010年5 月在本科室实施外周静脉同步换血的45 例患者中7 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对其不良反应临床护理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总结发生原因、处理及转归.结果 4 例发生类休克样症状,暂停换血,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进行保暖、吸痰、吸氧以及遵医嘱药物处理,症状缓解;2 例动脉穿刺点近周皮肤发白,暂停抽血并减慢换血,实施保暖的同时局部按摩3~5min 后,症状缓解;1 例因局部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穿刺点在拔针后出血不止,进行加压包扎止血的同时采用血凝酶静脉推注后缓解.术后经护理无不良现象出现.结论 临床治疗迅速、有效,操作简单,但是实际操作中的情况相对复杂,有一定的不可测性,因此,应在高度重视护理工作,预防不良状况发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论厌氧菌感染用药

    厌氧菌分为有芽胞厌氧菌,无芽胞厌氧菌和厌氧球菌三大类.梭状芽胞杆菌属(clstridia)是有芽胞杆菌,主要的致病菌有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气性坏疽),肉毒杆菌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前三者存在于自然界,污染伤口或食品后,可致病.后者可存在于人的消化道中,是可能引起伪膜性肠炎的病原菌之一.无氧芽胞杆菌种类繁多,主要有双歧杆菌属,真菌杆菌属,乳酸杆菌属,丙酸杆菌属,放线杆菌属(以上各属均为革兰阳性菌),拟杆菌属,梭形杆菌属(后二者为革兰阴菌)等.临床上常用抗厌氧菌感染的药物有: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亚胺培兰、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人工合成喹诺酮类抗菌药,克林沙星、司帕沙星等;治疗敌虫感染药甲硝唑以及其他类抗厌氧菌药等,分别概述如下.

    作者:何光荣;周俊;蒋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壁横切口二次剖宫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壁横切口二次剖宫产的手术效果.方法 将2010 年1 月至2011 年8 月我院收治的二次剖宫产产妇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 例(腹壁横切口)和对照组30 例(腹壁纵切口),对两组的手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盆、腹腔的总粘连率为56.67%(17/30),对照组的为20.00%(6/30),两组的总粘连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两组的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壁纵切口剖宫产二次手术较腹壁横切口剖宫产二次手术结局好,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同时减少手术的创伤.

    作者:韦玉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山茶花总黄酮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山茶花总黄酮(TFC)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H2 肝癌移植瘤模型,将60只接种H22肝癌细胞悬液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TFC高、中、低剂量组,给药12d,末次给药后1h处死全部小鼠,称小鼠肿瘤重量,观察TFC对H22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小鼠免疫器官、巨噬细胞吞噬、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另取60只小鼠,分组造模同上,观察小鼠给药后存活时间的变化.结果 TFC高、中剂量组可明显抑制瘤体重量;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增加小鼠脾和胸腺指数,且高、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转化能力;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结论 TFC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黄明玉;罗胜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如何提高护士职业素质

    目的 医院创建优质化服务是一种趋势,主要是面向社会、服务患者的窗口单位,要不断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全方位的满足患者要求.方法 医院管理者重视对提高护士基本素质和形象,以及对护士的自身修养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培训.结论 有效的学习新的医学护理模式和提高护士职业素质才能承担当今的护理工作.

    作者:祁炳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抗菌药物临床的监控

    抗生素的使用监测和控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具有重大意义.抗生素的使用不合理会促使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反过来,耐药菌株的增加又会给医院内的感染造成恶性循环.从目前情况来看,对抗生素使用的监控已是当务之急.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2006年1 月至2010 年1 月这四年时间里,抽取160 例在我院就诊的被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患者病例,再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80 例患者,A 组患者选择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术进行治疗;B 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宫腔镜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B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 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 0.05);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书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A 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 0.05);且出现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较A 组少,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利用宫腔镜技术对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患者转归、并发症情况,均较开腹手术理想,且具有安全性高、微创等独特优势,可以作为临床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进行应用.

    作者:李素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耳鼻喉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以喉源性咳嗽为例,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耳鼻喉科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25 例喉源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75 例,对照1 组采用西医治疗;对照2 组采用中医治疗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1 组总有效率85.33%;对照2 组总有效率82.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耳鼻喉科喉源性咳嗽效果满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周振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负压封闭引流(VSD)在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护理

    目的 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 2009 年4 月至2011 年7 月,对12 例应用VSD 治疗损伤创面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结果 12 例患者行负压吸引5~14d 后,创面感染控制,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行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术闭合创面,植皮或皮瓣全部成活,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术前积极充分准备,术后维持有效负压吸引,密切护理观察是护理关键环节.

    作者:陈世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白内障术后高眼压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白内障术后高眼压的高危因素,以为其治疗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8 年1 月至2011 年6 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26 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其与年龄、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是否高度近视、是否有眼外伤及是否有炎症等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1526 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共发生高眼压34 例,发生率为2.23%,其中年龄65 岁及以上发生率高于65 岁以下,合并基础疾病者高于未合并基础疾病者,高度近视者高于其他患者,眼外伤者高于无眼外伤者,合并眼部炎症者高于无合并疾病者,P 均< 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白内障术后高眼压的原因较多,在围术期应引起重视,以尽量降低高高眼压发生率.

    作者:王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析制药企业实施变更控制保证产品质量

    简要介绍了变更控制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变更控制体系中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变更,以及如何实施,以保证产品质量.

    作者:袁彦稳;张文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老年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肠溶阿司匹林对老年性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院2007 年1 月至2011 年7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整肠生胶囊2 粒每次,每天3次口服,观察组在应用整肠生胶囊的基础上加用肠溶阿司匹林每次0.1g,每天3 次口服,统计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43 例,2d 后治愈30 例,治疗2d 时的治愈率为69.77%,对照组43 例,2d 后治愈18 例,治疗2d 时治愈率为41.86%,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肠溶阿司匹林能够减慢肠蠕动,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并且具有抗炎作用,能够调节菌群失调,抑制肠道炎症,与地衣芽孢杆菌制剂整肠生胶囊联合使用,对老年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童弱视36例分析

    目的 对36 例儿童弱视的分类,诊断,治疗进行分析,使家长对儿童弱视予以正确认识.方法 对在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治疗的36例儿童弱视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戴合适屈光不正眼镜,遮盖,中西医加弱视治疗仪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应积极治疗并定期随访.结论戴镜,遮盖,中西医加弱视治疗仪只要持之以恒就能预后良好.

    作者:车维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16 例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患者,做好术前的用药观察、心理护理、术前的健康教育及术后的监测及外科护理.结果 16 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术期,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如期出院.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手术前后细致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扬;张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如何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目的 研究加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我校2009 年以及2010 年药理学实验开课学生进行研究,其中2009 年实验课学生设为对照组,2010 年实验课学生设为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干预性实验教学,对照组进行常规实验教学,对两组学生进行托伦斯创造思维测验和考试成绩测试.结果 实验组学生其流畅性、独特性、标题抽象性以、总体评分以及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通过改革其教学方式可以明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者:刘玲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加强感染控制科聘用人员培养工作的做法和体会

    新时期,在军队编制和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聘用人员和非现役文职人员等非军人、正式工作人员逐渐成为各级各类军队医院(特别是军队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主要技术力量.在长期的培养、锻炼和工作实践中,其中的一部分人员甚至成为医院的技术骨干和技术中坚,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和决策者、科室管理者和全体医务人员的重视.

    作者:陈黔;周雪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以腹痛、呕吐为主要表现的淡漠型甲亢1例

    甲亢的典型症状为多食、易怒、怕热,老年淡漠型甲亢则多表现为消瘦、抑郁、缺乏高代谢症候群症状.本例患者女性,年龄75 岁,以腹痛、呕吐为首发症状,未发现消化道器质性病变,经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为老年淡漠型甲亢.提示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老年患者,在除外其他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的同时,需重视检查甲状腺功能.

    作者:谢靖;范如英;韩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大肠癌临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青年期较少见.但近年文献资料显示,青年期大肠癌发病率有所增加.但由于大肠癌症状不典型、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加之临床医师和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常导致本病被误诊,延误治疗.

    作者:秦国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5例临床分析

    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不典型,处理较棘手,并发症多,预后差,现将近年我科收治的5例病例予以分析讨论.1 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经临床诊断慢性肺心病.诊断依据第六版内科学肺心病制订的标准,急性心肌梗死依据WHO制订的标准,均有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演变.其中2例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2例入院后确诊,1例继发于不稳定性心绞痛.

    作者:陈秀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开胸手术的康复护理

    目的降 低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80 例开胸手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分术前康复指导和术后康复护理进行.结果 80 例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康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 运用康复护理能加快开胸手术患者的早日康复,降低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解风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例术中使用自动气压止血带出现休克原因及对策的讨论

    自动气压止血带在临床四肢手术中广泛的被应用,不仅是因为自动气压止血带能有效减少术中创面及血管出血量,使得手术视野清晰,方便操作,大大缩短手术时间,而且降低了输血的概率,患者术后的康复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应用自动气压止血带治疗136例手术患者,其中有1例出现止血带休克[1],及时对症处理,患者转危为安,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海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