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冯明声;姚其正
爆裂性骨折是脊椎骨折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易发生的部位是脊椎的胸腰段[1],可致前中后三柱破坏、生理曲度改变、椎体高度缩小、骨片从椎管前方侵入,岁脊髓和神经根造成压迫,CT检查是诊断脊椎损伤的一项重要手段.吉林省大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近年来对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63例患者进行CT检查,为明确损伤部位、制订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庆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做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使腔镜手术的顺利完成.方法 对2636 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使患者的手术能顺利完成.结果 2636 例妇科腹腔镜手术,都能顺利完成.结论 做好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黄锦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预防产后出血的药物选择及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 对300 例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分别用卡孕栓、米索前列醇及催产素,观察第3 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血压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在促宫缩方面,卡孕栓>米索前列醇>催产素,三者具有差异(P<0.05).三种药物对产后血压均有影响,催产素无统计学意义,米索前列醇使血压小幅度下降,卡孕栓可使产后血压小幅度上升,两种药物对产后血压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米索前列醇组有少数产妇寒战、呕吐,卡孕栓组未见这种症状.结论 促宫缩效果依次为:卡孕栓>米索前列醇>催产素,且有显著差异性,卡孕栓可使血压轻微升高,妊高征等疾病患者慎用,对其他产妇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更合适.而米索前列醇可使血压一过性轻微下降,特别适合于妊高征、高血压等患者的产后出血防治.
作者:于亚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MP-2 和MMP-9 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67 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MMP-2 和MMP-9,同时检测66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组血浆MMP-2 和MMP-9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生化标志物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及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板块的破裂,临床上检测MMP-2、MMP-9 等生化标志物对预测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介绍了现阶段医院门诊药房常出现的医患纠纷情况.介绍了我院在解决医患纠纷时的对策.
作者:唐静;夏祖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术后定期复查,观察术后效果.结果 36 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效果.术后随访,患者咬关系良好.开口度恢复满意,关节区无不适表现.结论根据患者髁状突骨折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巨利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水、脂肪同时抑制技术的使用缩短患者MRI 检查时间,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行颅脑MRI 扫描时使用水、脂同时抑制序列.结果 水、脂同时抑制技术与常规水、脂分别抑制技术对比优越性明显.结论 水脂同时抑制技术可明显缩短患者检查时间,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军;李波;杨开;穆家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型抗真菌药硝酸舍他康唑的药理作用及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0 年7 月至2011 年5 月收治的体股藓患者64 例、手足癣患者70 例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新型抗真菌药硝酸舍他康唑治疗,对照组均给予联苯卡唑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体股藓患者中,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88%(31/3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13%(25/32);手足癣患者中,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3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6%(29/3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新型抗真菌药物硝酸舍他康唑治疗体股藓和手足癣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选择药学院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课程,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及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并总结教学实施方法和体会,为现代仪器分析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及考核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和研究生素质提供参考.
作者:谢彩侠;胡亚楠;白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帮助脂肪肝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消除疾病、预防并发症.方法 对我科2010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期间收治的46 例脂肪肝患者从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对脂肪肝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使脂肪肝患者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能促进疾病痊愈.健康教育是低成本、高效益的有效护理方式,值得提倡.
作者:张爱军;魏文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以愉快及非愉快气味为刺激气味,可以引发人的不同情绪体验,所以愉快及非愉快气味嗅觉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Resonance Image,fMRI) 研究不仅可以定位嗅觉脑功能区,还可以定位调节情绪体验脑功能区.本文综述了愉快及非愉快气味激活脑区定位和调节情绪体验脑区定位研究的进展.
作者:高万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辽宁省铁岭市2006 至2010 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铁岭市2006 至2010 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 至2010 年,铁岭市共报告乙型肝炎病例8657 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9.43/10 万;平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县区是银州区(76.86/10 万)、昌图县(73.30/10 万)、清河区(61.23/10 万);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91:1;病例集中在20 ~ 44 岁(4851 例,56.04%);乙型肝炎发病居前三位的职业分别是农民(48.48%)、家务及待业(12.68%)和工人(10.38%);乙型肝炎病例以慢性病例为主(4519 例,52.20%).结论 以加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对降低全市乙型肝炎的发病水平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武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于绝经后妇女摘取宫内节育器.方法 将164 例绝经后要求取环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联合用药;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取环成功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镇痛效果、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可减少绝经后妇女取环并发症和痛苦,提高取环成功率.
作者:石丽琼;宋任航;张成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在临床输血中,重要的就是保证血液输注的安全性.目前国内各血站血液中心都按照国家卫生部的规定的检测标准对采集来的血液进行检验,将合格血液发放到临床输注,随着血液筛检程序的改进和病毒血清学灵敏度提高,经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性已经很低,使用ELISA法检测HBsAg是目前各血站常用的检测方法,ELISA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但是由于人感染病毒后,在血液检测时存在检测的窗口期,使得病毒阳性的献者的漏检存在一定几率,因此将试剂盒阳性判定值(Cut.off)下一段区域20%设定为灰区,对灰区内的标本进行初复检双孔重新测定,其初复检标本OD值仍在灰区内的,进行HBVDNA定量测定和乙型肝炎五项系列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五官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耳鼻咽喉科护理,占教材的内容接近50%,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有较强的专业性.为适应高职护理教育的要求,应紧跟耳鼻咽喉科学和现在护理学发展的步伐.
作者:孙昌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甲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分析及药物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256 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设为对照组,观察组312 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使用甲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别患者治疗的显效率,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显效率、有效率为,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为,经卡方检验χ2 分别为0.15、0.44,P 均> 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别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经卡方检验χ2 分别为、P > 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甲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轻中度高血压治疗方面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为诊治乙型肝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至2010 年符合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的患者156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予以西医结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与中医辩证治疗,均以3 个月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状况,复查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等情况.结果 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症状缓解、肝功能、HBV 标志物的改变情况明显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87.2%,对照组总有效率62.8%.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比单纯使用西医疗法能更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加快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的转换,减少拉米夫定长期使用产生病毒变异及停药后复发等缺点.
作者:袁石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双氯芬酸栓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 例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术时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镇痛;观察组术前半小时双氯酚酸栓塞肛,术时宫颈注射利多卡因联合镇痛.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 ①疼痛程度:观察组患者镇痛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宫颈软化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中能直接插入6 ~ 7 号宫颈扩张器者分别占90% 和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78±1.25min)和平均出血量(20.5±5.0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4.78±0.34min)和出血量(31.2±3.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有2 例患者诉诉术后下腹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有3 例诉术后下腹痛,轻度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联合双氯芬酸钠栓用于人流镇痛是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方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值得在基层推广.
作者:吴亮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24 例不同程度颅骨缺损患者行颅骨修补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CT 薄层扫描三维重建个体化塑形钛网修补.结果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颅骨修补手术使用CT 薄层扫描三维重建钛网修补其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荀雨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绝大多数是由高血压伴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然升高的时候发生.出血的特点多为单发,血肿呈块状,临床上以发病急,恢复慢,致残率及致死率高为其特征,因此及早以小的损伤清除血肿是挽救患者生命及降低致残率的关键.我科自2007年10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YZ-I型一次性颅脑引流器,以CT确定穿刺部位及进针深度,CT定位在局麻下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将一软性吸引管置于颅内血肿中心靶点,迅速建立通向颅内的安全通道从而达到清除血肿的目的.该手术自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对软通道微创治疗5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例进行观察与分析,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韩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