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归及其常见伪品东当归和欧当归的鉴别

王翰华;胡双丰

关键词:当归, 东当归, 欧当归, 鉴别
摘要:目的 对当归及其常见伪品东当归和欧当归药材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等方法对当归、东当归和欧当归进行鉴别研究.结果 当归、东当归和欧当归的薄层色谱图基本一致,但在Rf 值=0.95 处东当归和欧当归较当归多出一个斑点;从紫外光谱扫描图中可以看出三者的曩大吸收波长几乎没有区别.结论 用薄层色谱方法可有效地鉴剐和区分药材当归、东当归和欧当归.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醋酸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醋酸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7 年10 月至2011 年9 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 和观察组66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静脉持续泵入给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醋酸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止血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静毅;禹蔚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55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治疗乳腺癌中临床选择标准、临床疗效以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8 年至2011 年55 例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通过ER、PR、Her2 等相关免疫检查以及影像学分析,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4 个疗程蒽环联合紫杉类药物术前化疗后行全乳腺切除术或保乳手术.比较55 例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远期康复效果.结果 ① 33 例ER(-)、PR(-)、Her2(+)患者在接受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后发生乳腺癌复发、淋巴转移、3 年、5 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其余免疫分类患者,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② 33 例ER(-)、PR(-)、Her2(+)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在全乳切除术或保乳手术治疗后3 年、5 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 > 0.05,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 55 例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占、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5 年生存率明显优于我院传统手术治疗患者,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疗效,提高保乳手术机会,降低术后癌肿复发率,但针对患者具体不同情况仍具有一定差异,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康昆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异位妊娠药物治疗患者存在恐惧、焦急、怀疑、绝对、自卑心理.及早给予信息支持、心理护理、饮食活动指导等早期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压力,引导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药物保守治疗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士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益肾养元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提高益肾养元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金樱子、何首乌、狗脊,用高效液相法鉴定并测定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 葡萄糖苷含量.结果 益肾养元合剂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金樱子、何首乌、狗脊可行,高效液相法鉴定并测定2,3,5,4'- 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 葡萄糖苷含量的专属性均符合要求,各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改良后的检测方法可行.

    作者:罗茂芝;薛凤宁;李玲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黄瓜子的药学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近年来黄瓜子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对其植物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进行鉴别研究.结果鉴定黄瓜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详细描述了其生药鉴别特征及化学成分的理化鉴别.结论为黄瓜子药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深度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李壮;李盈;翟铁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MMP-2和MMP-9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MMP-2 和MMP-9 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67 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MMP-2 和MMP-9,同时检测66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组血浆MMP-2 和MMP-9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生化标志物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及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板块的破裂,临床上检测MMP-2、MMP-9 等生化标志物对预测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出血患者血清NSE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出血(ICH)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出血量10 ~ 30mL 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46 例,分为NGF+ 常规治疗组24 例和常规治疗组22 例.正常对照组20 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用ELISA 法动态测定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以及随访6 个月后进行ADL 分级.结果 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清NSE 浓度在发病12h 内至28d 时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GF 组患者血清NSE 浓度在发病14d 内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1d 以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NGF 组患者血清NSE 浓度在发病7d 内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14d 以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6 个月后随访,两组ADL 分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足量外源性NGF 可以保护神经元,减少脑出血后的继发性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宋伟健;胡深;李玉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实验误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在此期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检验学也逐渐独立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技术的进步为临床诊断工作的优质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医学检验工作中的误差大多集中在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这三个环节当中,因此工作人员想要对检测误差进行更好的控制,关键就是要从这三个环节入手,严格把关,只有这样,才能在大程度上避免误差的发生,为医师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科学的依据.

    作者:崔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胶原海绵填充甲状腺手术残腔与止血疗效临床观察

    甲状腺疾病多发为女性患者,近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甲状腺肿块临床为明确诊断与治疗,原则上应手术切除加病理检测,而甲状腺肿块切除后导致局部甲状腺组织缺损、创面渗血、渗液等,大多将创面止血,缝合甲状腺组织缺损部位,同时留置颈部引流管以排出术后创面渗血渗液,我们采用胶原海绵填充甲状腺手术缺损部位,治疗2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可以减少创面出血与术后创面渗液,有利颈部外观保持与术后恢复.报道如下[1].

    作者:陈运;邵大畏;任伟业;周勇;缪雪华;卞卫和;姚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大蒜提取物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的抗衰老作用

    目的 探讨大蒜提取物对D- 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D- 半乳糖和生理盐水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组.同时,对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大蒜提取物,连续培养2 个月,测定大鼠肝及脑组织中MDA 和SOD 含量、血清IL-2 水平、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等指标.结果 大蒜提取物能显著提高D- 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肝及脑组织中SOD 的活力、降低肝及脑组织中MDA 含量;提高衰老大鼠血中IL-2 含量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 大蒜提取物可以有效对抗D- 半乳糖所致的大鼠亚急性衰老和免疫功能降低.

    作者:李焕宇;曲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关于耳鼻咽喉科护理教学的思考

    五官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耳鼻咽喉科护理,占教材的内容接近50%,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有较强的专业性.为适应高职护理教育的要求,应紧跟耳鼻咽喉科学和现在护理学发展的步伐.

    作者:孙昌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对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目的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为诊治乙型肝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至2010 年符合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的患者156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予以西医结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与中医辩证治疗,均以3 个月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状况,复查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等情况.结果 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症状缓解、肝功能、HBV 标志物的改变情况明显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87.2%,对照组总有效率62.8%.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比单纯使用西医疗法能更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加快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的转换,减少拉米夫定长期使用产生病毒变异及停药后复发等缺点.

    作者:袁石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当归及其常见伪品东当归和欧当归的鉴别

    目的 对当归及其常见伪品东当归和欧当归药材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等方法对当归、东当归和欧当归进行鉴别研究.结果 当归、东当归和欧当归的薄层色谱图基本一致,但在Rf 值=0.95 处东当归和欧当归较当归多出一个斑点;从紫外光谱扫描图中可以看出三者的曩大吸收波长几乎没有区别.结论 用薄层色谱方法可有效地鉴剐和区分药材当归、东当归和欧当归.

    作者:王翰华;胡双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某市2006至2010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辽宁省铁岭市2006 至2010 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铁岭市2006 至2010 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 至2010 年,铁岭市共报告乙型肝炎病例8657 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9.43/10 万;平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县区是银州区(76.86/10 万)、昌图县(73.30/10 万)、清河区(61.23/10 万);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91:1;病例集中在20 ~ 44 岁(4851 例,56.04%);乙型肝炎发病居前三位的职业分别是农民(48.48%)、家务及待业(12.68%)和工人(10.38%);乙型肝炎病例以慢性病例为主(4519 例,52.20%).结论 以加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对降低全市乙型肝炎的发病水平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武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现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中医学长期以来一直是高等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但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困境颇多,主要表现在课程设不合理,教学过程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缺少必要的教学设施,教学方法落后等,虽然经过多年的探讨与改革,处境仍十分尴尬.本文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质量.

    作者:李锦鸣;张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同产地两面针浸出物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两面针浸出物含量.方法 用冷浸法和热浸法测定不同产地两面针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 水溶性浸出物中,以广西产两面针含量高,冷水18.3%、热水21.6%;以广东两面针含量次之,冷水17.4%、热水19.6%.醇溶性浸出物中,以广西两面针含量高,冷浸18.3%、热浸21.6%;以广东两面针含量次之,冷浸17.4%、热浸19.6%.结论 不同产地两面针浸出物含量有一定差别,广西、广东产两面针含量高,为更好地控制两面针质量及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作者:杨水清;江霞;刘纪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肌钙蛋白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讨论高敏C- 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cTnI)浓度的测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6 月至2011 年10 月于我科诊断为CHF 并接受治疗的98 例患者为实验组,并以60 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将对照与实验组治疗前后CRP、cTnI 水平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①治疗前实验组患者CRP、cTnI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各心力衰竭组患者随着心力衰竭水平的升高CRP、cTnI 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RP、cTnI 水平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敏C- 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cTnI)浓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并且可以通过CRP、cTnI 水平判断治疗效果.

    作者:张忠明;林治瓯;周新浪;黄亦军;郑祥;何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新时期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其预防控制的策略

    在人类历史上,传染病曾经猖獗流行,给人类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天花、鼠疫、霍乱、流感等曾肆虐流行,如1347年至1351年的欧洲鼠疫大流行导致该地区1/3人口死亡,1917年至1918年流感世界性大流行造成全球7亿多人发病,2000万人死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染病占据人群死亡谱的前几位.人类始终在与传染病进行长期的斗争.尽管随着医学科学和社会的进步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得到遏制,但是新时期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的具有新的特点,已经给人类造成病将继续造成危害.人类又一次处于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威胁之中,面临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传染病防治形势更为复杂和艰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任重而道远,仍是目前我国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之一.

    作者:穆子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低白蛋白血症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 观察低血清白蛋白老年住院患者中不同年龄段老年冠心病的发生率,初步探讨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否可以作为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提高对低血清白蛋白老年住院患者的疾病结局的治疗管理.方法 从2009 年至今我院住院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患者共155 名,作为观察对象,排除原发性冠心病,进行年龄分层研究,统计冠心病的发生率.结果 71 ~ 75 岁、76 ~ 80 岁以及81 ~ 85 岁三个年龄段发病率较高,分别是18.06%,18.06% 和27.74%.而在低血清白蛋白合并冠心病患者当中,同样是71 ~ 75 岁、76 ~ 80 岁以及81 ~ 85 岁三个年龄段发病率较高,分别是15.79%,21.05%,36.84%.结论 低血清白蛋白与疾病不良结局有一定相关性,低血清白蛋白老年患者在 71 ~ 75 岁、76 ~ 80 岁以及81 ~ 85 岁三个年龄段的治疗管理初步认为应注意血清白蛋白水平的改善有助于减少冠心病危险因素.

    作者:涂健铭;丘熙廉;许兴强;王憬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从而为以后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8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在我院共收集了48 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预防并发症、饮食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病情缓解及后遗症的情况.结果 止血成功共计43 例(89.6%),主动放弃治疗3 例,2 例(4.2%)因发生肝性脑病而死亡.结论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精心的心理、基础护理,积极的预防并发症发生,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均是降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病死率,提高本病的治疗疗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肖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