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卒中后排尿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刘路然;张惊宇;刘岩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排尿障碍,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排尿障碍的表现、特点、转归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急性脑卒中伴排尿障碍患者1 561人,统计学单因素分析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特点、转归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高龄及患有前列腺疾病和泌尿系感染的脑卒中患者更易发生排尿障碍(P < 0.05);脑卒中后排尿障碍与性别及脑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饮酒)无关(P > 0.05);脑卒中患者发病部位和类型与排尿障碍类型有相关性.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发病部位、类型及患者的年龄、是否患有前列腺疾病、是否患有泌尿系感染是排尿困难发生的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对待.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非脱垂子宫阴式与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非脱垂子宫阴式与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切除术(TVH)4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TLH) 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 TVH组出血量(115±52)ml及治疗费用(4134±368)元均显著于少TLH组的(159±47)ml及(5675±772)元;但TVH组手术时间(89.2±31.2)min与TLH组(80.7±25.6)min、肛门排气时间TVH组(24.2±4.73)h与TLH组(24.7±6 15)h、使用抗生素时间TVH组(4.15±0.86)d与TLH组(4.23±0.77)d及住院天数TVH组(8.5±1.6)d与TLH组(8.3±1.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符合微创全子宫切除手术适应证者,应首先考虑选择TVH.

    作者:吴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同途径子宫切除术的分析比较

    目的 评价和比较经腹、经阴道、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共有120例,其中经腹42例,经阴道41例,腹腔镜辅助经阴道37例.结果 经阴道、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两种术式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均较开腹手术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手术方式各具优势,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可使创伤降到低,并发症减到少.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左卡尼汀对心肌炎患者心电图T波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对心肌炎患者心电图T波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心肌炎心电图T波倒置或低平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予以黄芪40 ml/d,静脉滴注,另一组给以左卡尼汀2 0 g/d,静滴,共2周,继之口服2周;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T波变化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的倒置心电图T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两组比较,左卡尼汀组倒置心电图T波恢复更明显.结论 左卡尼汀能有效地恢复心肌炎患者倒置的心电图T波.

    作者:冯向飞;侯圣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无血管并发症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合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血尿酸(UA)以及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结果 与无血管并发症组相比,伴血管并发症各组血清CRP水平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r=0.282,P=0.001)、胆固醇(r=0.159,P=0.034)、低密度脂蛋白(r=0.151,P=0.042)、收缩压(r=0.172,P=0.024)、血尿酸(r=0.181,P=0.019)与CRP密切相关.结论 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齐晓玲;徐礼五;袁玲;余洋;王郭伟;段成;王江宁;刘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理措施.方法 CRT植入术者55例,男性38例,女性17例,年龄(62.5±9.6)岁,其中扩张性心肌病(DCM)41例,缺血性心肌病(CHD)1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心脏扩大2例,致密化不全性心肌病1例.NYHA心功能分级均为Ⅲ级-IV级.均成功植入三腔起搏器.术后常规应用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随访2~60(24.9±15.5)个月,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效果.结果 55例患者中左室电极置入失败1例(1.8%),发生电极导线脱位3例(5.5%),膈肌刺激2例(3.6%),术中急性左心力衰竭竭1例(1.8%),血管迷走反射(VVR)1例(1.8%),均妥善处置,未发生恶性结果.结论 CRT植入术术中和术后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以电极导线脱位常见;针对不同的情况妥善处理才能充分发挥CRT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吴华清;严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关于中老年生长激素缺乏及补充疗法的探讨(三)胰岛素抵抗与生长激素补充治疗

    众所周知,生长激素不但能促进人的生长,而且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生长激素与血糖之间关系的各种临床表现.如在肢端肥大症患者中,生长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常常伴有血糖的升高;而在临床控制血糖的治疗过程中,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具体表现为:所使用的抗糖尿病药物剂量大,且高血糖难以控制.而在低血糖出现时,生长激素水平升高;在糖尿病人中,常常表现为低血糖后的高血糖.

    作者:史虹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同方式口服丁卡因胶浆对胃镜检查的影响

    目的 探索一种较好的胃镜检查前麻醉用药方式.方法 对照组:检查前5 min口服丁卡因胶浆10 ml,嘱患者含于喉部3 min后吞下;实验组:检查前5 min口服丁卡因胶浆10 ml并耐心地指导和协助患者取昂头举颌位(让患者的面孔形成水平位),使麻醉药物自然地停留在患者的咽部,同时嘱患者似漱口状自咽喉部发出水泡声为准,含3 min 后吞下.结果 实验组用药接受率72.5%,对照组用药接受率64%;实验组插镜成功率94.5%,对照组插镜成功率87.5%;实验组医生满意率87.5%,对照组医生满意率78%.结论 经改进后的麻醉方式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麻醉方式,大程度减轻患者胃镜检查时的痛苦.

    作者:张咏;王韵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药物联合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极化液、利尿剂和胺碘酮联合用药治疗心房颤动(AF)患者的临床转复率和巩固率.方法 根据AF时血流动力学紊乱的病理生理机制,观察了67例AF患者联合应用极化液和硝酸甘油静滴7 d,胺碘酮静滴3 d后改为口服,同时口服小剂量利尿剂联合治疗方法 的转复率和巩固率的情况.结果 在联合用药中,67例患者AF转复65例,2例未能转复,AF转复率为97%.对65例复律成功的患者进行随访,3例反复发作不能维持窦性心律,余均能维持窦性心律,巩固率达95%.结论 根据AF血流动力学的紊乱病理生理机制联合用药治疗AF,可明显提高AF的转复率和巩固率.

    作者:高历男;陈士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治疗重症鱼胆中毒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治疗重症鱼胆中毒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重症鱼胆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予以血液透析为主的综合治疗,并比较血透前后肾功能、肝功能变化;观察中毒至首次血透的时间、服鱼胆量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14例重症鱼胆中毒患者死亡1人,病死率为7.1%,其余13例患者痊愈;血透治疗后,患者肾功能、肝功能明显好转,较血透前显著下降(P<0.01);首次血透时间愈早,疗效愈好(P<0.01);服不同量鱼胆的患者,其血透次数和肾功能恢复的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充分的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治疗重症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作者:任伟;黄业华;兰雷;刁秀竹;杨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独立行走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时间介入康复治疗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脑血管意外患者40例,发病后≤1个月进行康复治疗的20例为早期治疗组;>1个月的20例为对照组,均以物理治疗为主,结合中医传统疗法,治疗30 d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Brunnstrom分级及行走能力.结果 治疗30 d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Brunnstrom运动分级无明显提高,χ2=3.6,P>0.05.治疗组患者Brunnstrom运动分级明显提高,χ2=17 36,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对照组3种分类,χ2=6.88,P<0.05.治疗组独立步行率80%,与对照组40%比较,χ2=6.67,P<0.01.早期治疗组Brunnstrom运动分级及行走能力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脑血管意外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恢复效果好.

    作者:肖洪波;陈瑞全;朱宗俊;罗金发;潘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人糖耐量异常的患病率分析

    目的 调查老年人群糖尿病(DM)、糖耐量异常(IGT)及其合并症的患病率.方法 对辖区内715名参加年度体检的离退休老干部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空腹血生化指标及口服葡萄糖2 h后血糖.结果 新诊断2型DM患病率为5.87%,人群DM总患病率为29.43%;IGT患病率为22.66%;DM患者TG异常率为26.12%,HDL异常率为37.89%;IGT患者TG异常者为29.01%,HDL异常率为35.80%;DM/IGT患者TG、HDL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DM合并高血压患病率为77.07%,其中血压控制达标率为38.43%;IGT合并高血压患病率为68.52%,其中血压控制达标率为58.56%;DM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IGT患者(P<0.05),血压控制达标率显著低于IGT患者(P<0.01).结论 老年人群DM/IGT及其合并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能及时诊断DM/IGT患者.

    作者:尹秋生;周书明;曹少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 治疗方法 和疗效.方法 45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58~76岁,前列腺重量为24~72.4 g,采用开放手术治疗20例,前列腺汽化电切(TURP)治疗25例, 20例患者术前口服抗生素1~2周,31例术前口服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均排尿通畅,15例患者出现膀胱痉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术前口服抗生素和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术中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以胆碱能受体阻滞剂预防膀胱痉挛,安全、有效.

    作者:苏华山;张辉;吴学飞;徐英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熏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客观评价中药熏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以随机开放性原则选择RA患者62例,分为非熏蒸常规治疗组(简称非熏组)和中药熏蒸治疗组(简称熏蒸组),后者在给予前者同样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疗程均为20 d.结果 熏蒸组治疗20 d后,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熏蒸组的总有效率为93.5%,显效率为45.2%;熏蒸疗法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的有效率为96.8%,显效率为45.2%;与非熏组比,熏蒸组在患者的症状体征、中医症候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优于非熏组;熏蒸组在血沉、C-反应蛋白等急性炎症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非熏组;同时发现62例伴有轻-中度贫血的RA患者,经中药熏蒸治疗20天后,Hb及RBC明显上升,而PLT明显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熏蒸疗法可协助抗风湿药物控制病情,有效抑制关节炎症,加快病情好转.

    作者:于水莲;沈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57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在基层防盲治盲中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效果.方法 对570例570眼白内障,在表面麻醉下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并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1.0者48眼(8.42%),0.3≤视力<1.0者390眼(68.42%),0.05≤视力<0.3者92眼(16.14%),<0.05者40眼(7.01%).术中术后并发症有术后后囊破裂9例(1.58%),术后角膜水肿33例(5.79%),虹膜炎性反应21例(3.68%),暂时性高眼压6例(1.05%),前房出血3例(0.53%),玻璃体积血2例(0.35%).经治疗后恢复.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与超声乳化相似,手术安全、器械简单,术后视力恢复快,学习曲线短.值得在基层大批量白内障复明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忠民;齐海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性谵妄的研究现状

    谵妄一词由Hood于1870年首先命名,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急性的可逆性的脑器质性疾病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意识障碍为基本特征,合并意识、注意力、认知、精神运动性行为以及情感的障碍,是常见的、可危及患者生命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赵丽霞;郭瑞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口腔护理液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腔护理液漱口对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口腔黏膜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放疗+口腔护理液)52例和对照组(放疗+0.9%氯化钠注射溶液)52例,比较两组发生口腔黏膜反应的程度.所有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口腔护理液漱口治疗的52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达90.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放疗期间及放疗后坚持含漱口腔护理液,可控制口腔黏膜反应的发展,加速溃疡面愈合,有效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有利于放疗计划顺利完成.

    作者:朱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护理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型的抗CD20抗体,能特异性地与B淋巴细胞上的CD20结合,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及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终导致细胞凋亡[1],95%以上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瘤细胞表达CD20,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NHL)行利妥昔单抗加CHOP治疗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表阿霉素+强泼尼松)可明显提高CR率和延长无病生存时间,据报道化疗有效率达90%以上[2].但利妥昔单抗输注过程中易发生不良反应,现将我院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NHL患者的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68例护理

    桥小脑角是后颅窝中桥脑与小脑之间形成的腔隙,此处肿瘤有一定的生长空间,肿瘤起病隐袭,早期引起的症状轻微,而等症状明显来就诊时肿瘤体积已很大,对邻近的颅神经,脑干、小脑产生压迫.由于肿瘤毗邻脑干,结解剖结构关系较复杂,术后并发症、后遗症较多,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1].所以术后的护理及监护显得尤为重要.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科共收治桥小脑角肿瘤61例,由于手术得当,术后严密的监测、观察,细致的护理使手术成功率得到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斌;蒋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150例

    目的 探讨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 3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降颅压、护脑),试验组口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对照组口服曲克芦丁.结果 (1)试验组:基本痊愈率52%,显效率22%,有效率16%,无效率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基本痊愈率44%,显效率18%,有效率16%,无效率22%,总有效率78%,经R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血液流变学、ET、CGRP 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肝肾功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优于曲克芦丁.

    作者:何胜彬;伦演荭;彭庆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脓毒症患者血磷浓度变化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者血磷水平变化及其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脓毒症患者血磷水平变化,及其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脓毒症组血磷水平[(0.79±0.27)mmol/L]较对照组[(1.04±0.43)mmol/L]低(t=3.296,P<0.01);正常血磷组与低磷血症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7,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血磷低于正常值的标本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3,P<0.01);血磷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值呈负相关(r=-0.239,P<0.01).结论 脓毒症患者易出现低磷血症,并且血磷水平低者,预后较差,血磷水平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简易指标之一.

    作者:陶晓根;赵劲松;王锦权;刘宝;承韶晖;范骁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北京医院 中共安徽省委保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