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迪
目的 探讨泡泡浴水疗法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 年6 月至2011 年9 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60 例婴儿随机分为泡泡浴组(32 例)和对照组(28 例).对照组的婴儿接受常规的营养咨询和保健,而泡泡浴组的婴儿除了常规保健疗法外,定期接受泡泡浴水疗法.一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两组婴儿的体质量和发育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泡泡浴组和对照组的体质量增长分别为(0.65±0.23)kg 和(0.61±0.30)kg,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项发育指数方面,包括运动能、应物能、应人能和语言能的发育增长,泡泡浴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泡泡浴水疗法能够积极促进婴儿体智能的发育,值得在儿童保健门诊中推广应用.
作者:屈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在校大学生发热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0 年3 月至2011 年11 月我校医务所收治的128 例发热大学生患者,配合药物治疗给予以下护理措施:采用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给予降低体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补充营养和水分,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128 例患者体温均恢复正常(36.4 ~ 37℃),咽部充血、头痛、头晕、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喷嚏等临床症状均消失,所有患者全部治愈,无1 例发生肺炎等并发症.结论 对在校大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疾病预后、加快疾病痊愈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泽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62 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1 例,将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与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痊愈50 例(61.73%),总有效率93.83%;对照组痊愈34 例(41.98%),总有效率72.8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了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一例两次螺钉断裂和一次钢板断裂的原因.方法 分析总结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一例两次螺钉断裂和一次钢板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导致螺钉或钢板断裂的原因是术后患肢过早负重、医疗技术操作不规范等.结论 加强内固定术后的正确的康复训练、加强术后的康复护理和提高医疗技术为预防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螺钉或钢板断裂的根本原因.
作者:洪建;蔡昌平;杨俊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随着我国教育布局的进一步调整,对我国的农村中小学校采取了调整和合并,使部分农村的中小学校规模加大,所以出现寄宿制学生的增多,尤其部分农村的中学,平均学生人数达到1500 人至2500 人,由于学生的大规模增多,对我国农村学校的卫生安全以及学校的传染病控制提出了巨大的考验.
作者:唐秀春;游少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对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预后情况的相关探讨和研究.方法 将从2004 年3 月至2010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与同期收治的120 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实验对照统计,对经过常规基础治疗的两组病患的伴随病症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其预后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随高血压、糖尿病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性缺血性病患(P<0.05),继发发热和感染无明显差异(P>0.05);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患的预后较非进行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患差(P<0.05).结论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在多种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发生,其预后较差,恢复缺血区供血、防止并发症可能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
作者:黄建中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状态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7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间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9732 例,分为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HBV 表面抗原阳性)组(A 组)及非乙型肝炎病毒携带(HBV 表面抗原阴性)组(B 组),比较两组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的发生率.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GDM 及GIGT 发生率与非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不增加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
作者:谢钻玲;顾菁;冯桂芬;雷慧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为了消除结肠镜检查治疗术患者的紧张心理,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检查者在睡眠、无痛苦中进行.方法 ①心理护理:应用异丙酚、芬太尼作为麻醉剂,让患者在舒适情况进行下行结肠镜检查治疗术.②做好检查前准备:术前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患者有无心、肺、脑疾病及严重程度;指导患者术前一天吃软食,术日晨空服;术前仍然要安慰和鼓励患者,减少恐惧心理.③术中配合:帮助患者取正确的体位配合检查.④术后护理:告知患者术后注意的事项.结果 术后恢复平均时间3 min,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全无痛觉,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通过对无痛性结肠镜患者的心理疏导,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检查治疗效果.
作者:张可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按压内关穴对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90 例化疗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化疗前后应用止吐药)和观察组(在化疗前后应用止吐药的同时正确按压内关穴),观察两组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63.33%)和观察组(94.4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按压内关穴可减轻对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
作者:吴翠荣;王芹;周秀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报告1 例因静滴赖氨匹林溶液过敏引起急性喉头水肿的患者实施了紧急救护,且转危为安.对于首次用药的患者,要询问过敏史,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各种反应及疗效,认真做好用药期间的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用药的关键.当出现严重变态反应后不但要及时救护,还要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对患者的后期治疗和护理起着极大的鼓舞作用.
作者:毛伟;王妍妮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行胆囊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接受胆囊切除术的68 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康复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68 例患者手术顺利,1 例患者出现轻度胸部皮下气肿,经积极护理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全部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 通过对68 例胆囊摘除术的护理观察,加强对术后疼痛、腹胀、呕吐等常见但有潜在危险的症状的护理和T 型管引流等关键环节的护理,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谢桂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分析妊娠期治疗是否规范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提高对妊娠合并甲亢的认识.方法 选取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31 例,按妊娠期治疗是否规范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18 例和观察组13 例,再选取同时期健康妊娠妇女30组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分娩情况、母体及新生儿结局的差异情况.结果 分娩情况:治疗组的剖宫率为61.1%(11 例),观察组为53.8%(7 例),对照组为33.3%(10 例);母体情况:治疗组的妊娠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5.5%(1 例)和0%,观察组为38.5%(5 例)和15.4%(2例),对照组为3.3%(1 例)和0%;新生儿情况:治疗早产和窒息的发生率均为5.6%(1 例),观察组为30.8%(4 例)和23.1%(3 例),对照组为3.3%(1 例)和0%.结论 妊娠合并甲亢治疗是否规范对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王素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老年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65 例肺癌患者的CEA、CA125、CA19-9,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NSE、CYFRA21-1 和29 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五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比较.结果 NSE、CEA、CA125、CYFRA21-1、CA19-9 的特异性为:88.6%、84.3%、85.3%、82.5%、83.9%.敏感性分别为:16.8%、55.9%、55.6%、26.6%、24.9%.结论 NSE 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1)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崔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及不用抗菌药物的切口愈合情况的比较,了解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前后合理用药进展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09 年上半年甲状腺,腹股沟疝等手术100 例作对照组,随机选取2011 年上半年甲状腺以及腹股沟疝等100 例手术病例作为试验组,制定好相应的医疗计划,记录好患者医院治疗期间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如使用药物的时间、药物品种与给药方案,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 例Ⅰ类切口抗菌素使用率70.0%,两组间抗菌药物和药品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药师可以与临床医师有机结合起来,使给予患者更加合理的用药.
作者:黄社霄;李全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子宫收缩乏力可分为2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宫腔压力低,持续时间段,间歇期长不规律,当子宫收缩达到极限时,子宫体不隆起和变硬,用手指压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产程延长或停滞;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子宫收缩极性倒置,节律不协调,宫缩时宫底部不强,而是中段或下段强,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不能完全放松,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常常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发现不及时,得不到及时治疗,往往致产妇体力衰竭、缺氧,此时再进行处理,不但效果不佳,产妇亦无力承受分娩负担,大部分孕妇皆以手术助产结束分娩,甚至做剖宫产手术,术时、术后的并发症也增多.根据临床观察体会,现将宫缩乏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作者:王冬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索一种适合民营医院老年患者康复的护理模式,以减轻家庭和单位的照顾压力,提高患者身心健康.方法 将80 例意识清晰伴有一定的躯体功能障碍的老年康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生活护理,争取社会非专业志愿者的客观支持;实验组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生活护理,争取专业志愿者的主客观支持,提高其社会利用度.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满意度量表(LSR)及康复护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RNADL)在社会支持前后进行测评.结果 实验组在客观支持的基础上加强主观支持和社会利用度,患者抑郁程度减轻,生活满意度提高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患者康复期应强化社会支持,在重视客观支持的前提下,更应重视主观支持和社会利用度,实行以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支持(包括义工和其他医院专业志愿服务者)相结合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减轻照顾压力.
作者:王水英;杜凌阳;丁炜;周仙琴;赵志宏;何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对比探讨心肺复苏术中行气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起搏及无创性经皮体外心脏起搏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确诊收治的45 例慢性心率失常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5 例行气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起搏,对照组20 例行无创性经皮体外心脏起搏.随访期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95.0%,两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气囊漂浮电极在心肺复苏术中行床旁心脏起搏,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避免患者死亡,具有安全、及时、有效地临床特点.
作者:刘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地方性医学院校打有地方属性的烙印,一是办学资金和教学资源共享的短缺,二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为地方人民防病治病服务,培养基层高级医药卫生应用型复合人才.只有依靠行业背景搭建学校和医院合作办学模块,创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升临床实践教学水平,促进创新精神和临床实践能力成长.拓展社区服务实践教学新路子,实现全员育人和环境育人,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养成,可提高院校的知名度,增强办学的竞争能力.
作者:李勇;袁章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查儿童、妊娠期妇女及老年人IDA 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将2010 年至4 月至2011 年8 月收入我院的67 例IDA 患者,根据自身贫血特点给予合理规范的治疗,记录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1 例儿童治疗后均痊愈;22 例妊娠期妇女治疗后主要症状消失,指标恢复正常;14 例老年人中6 例因恶性肿瘤治疗无效,8 例逐渐好转.结论 儿童和妊娠期妇女经过及时治疗均可达到正常,而老年人常因合并恶性疾病给治疗带来困难,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作者:纪孝联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小切口皮内缝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常规切口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的疗效差别,为临床治疗提出推荐治疗方式.方法 2008 年我院正式引入小切口皮内缝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2008 至2010 年在我院治疗的68 例乳腺癌的患者(治疗组)均进行该疗法治疗,并将其治疗效果与我院2006 至2008 年给予常规切口改良根治术的74 例患者(对照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别.结果 治疗组平均胸壁切口长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前者平均手术耗时略大于后者(P<0.05);两种手术方法的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小切口皮内缝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小,且疤痕不明显,更适宜作为不幸罹患乳腺癌的爱美女性的治疗手段.
作者:谈太习 刊期: 201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