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王玉洁

关键词:肺结核, 患者, 护理, 老年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0~2011 年收治的112 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传染性大、病程长、并发症多且心理状况差.结论 老年肺结核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复发率、误诊率、病死率较高,必须根据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特殊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和措施,以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是脑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急、后遗症多、预后差,为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痛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inemia,HHcy)与脑梗死关系密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近年来脑梗死研究的热点.本文就HHcy与脑梗死的关系进行总结,现将二者的研究进展阐述如下.

    作者:刘一尔;林燕妮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农村常见妇科疾病高发的原因及对策

    妇女的健康关系着家庭生活的和谐,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妇女的健康情况来看,还有很多地方不尽人意,农村妇女的妇科疾病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阐述一下我国农村妇女的妇科疾病的现状.

    作者:卢琪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相关因素探讨

    据大庆市油田总医院普外科新数据显示,甲状腺肿瘤患者住院人数近年来显着增加,翻了4倍多.尽管我国现在还没有甲状腺肿瘤发病率的较新统计数据,但从临床角度分析,甲状腺肿瘤患者有明显的增多趋势,而且甲状腺癌的比例也在增加.2009年前医院头颈外科每年的甲状腺肿瘤手术例数平均在100例以内,2011年11个月甲状腺手术例数已经超过300例.当然一家医院的甲状腺手术例数有明显增多肯定有患者对医生的认可程度等几方面的原因,但作者认为甲状腺肿瘤发病率的绝对增高是其主要的原因.

    作者:王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尼美舒利分散片与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5 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32 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乙组患者33 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治愈2 例,显效13 例,有效11 例,无效6 例,显效率为46.88%,总有效率为81.25%,乙组患者治愈7 例,显效21 例,有效3 例,无效2 例,显效率为84.85%,总有效率为93.94%,两组患者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对比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池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开放性腹部外伤的救治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护理方法对开放性腹部外伤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 46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 例和对照组21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救治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死亡2 例,对照组死亡1 例.观察组的救治有效率为92.0%,低于对照组的95.2%;观察组患者或家属满意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6.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开放性腹部外伤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效果与常规护理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效果明显,患者及家属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小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氯沙坦抑制ROS/ERK1/2信号途径减轻AGEs诱导的大鼠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目的 探讨果糖制备的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大鼠脑基底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BASMC)的增殖以及氯沙坦对增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培养大鼠脑基底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用CCK8 法测定不同浓度(1,5,10μmol/L)氯沙坦对果糖制备的AGEs(200mg/L)预处理48h 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 检测AGEs 以及氯沙坦处理后对ERK 蛋白表达影响.结果 AGEs 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0.827±0.069 比0.364±0.052,P <0.01).给予氯沙坦(5,10μmol/L)后,细胞增殖明显下降(0.658±0.064 和0.381±0.058 比0.827±0.069,P <0.01).AGEs 还使平滑肌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生成增多,并显著增加ERK1/2 蛋白表达,氯沙坦则明显抑制ROS 和ERK1/2 蛋白水平.结论 果糖制备的AGEs 诱导脑基底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氯沙坦可能通过阻断AT1 受体而抑制ROS和ERK1/2 表达,减少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

    作者:郑凌云;梁艳玲;梁静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和分析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情况,探讨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1 月至2011 年1月在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高龄患者40 例,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通过对并发症的早期观察和护理干预,40 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护理,且并发症均治愈无复发.结论 早期观察和护理干预能很好的治疗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焕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感染后咳嗽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症状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 年1 月至2011 年6 月住院期间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92 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 例予静滴阿奇霉素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静滴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组患儿咳嗽症状消失快,缓解率高,二者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所引起的咳嗽症状有明显疗效.

    作者:陈智锋;吕波;禤瑞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精神科住院患者拒食拒药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本文是针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拒食拒药原因分析与对策的探讨.方法 主要是通过临床调查分析了精神病患者在拒药拒食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相关对策.结论 重视心理护理,通过认真分析与研究,通过相关的解决措施,有效的降低了精神病患者拒食拒药的不良现象.

    作者:黄传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不同年龄大鼠心血管组织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目的 通过检测大鼠心肌及主动脉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探讨:①大鼠心脏和主动脉组织中CaN 活性有无差异.②不同月龄大鼠心脏和主动脉CaN 活性的变化.方法 随机抽取1 月龄组大鼠12 只作为幼年组、6 月龄组大鼠12 只为青年组和24 月龄组大鼠12 只为老年组.用CAN 测试盒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其心脏及主动脉组织中CaN 活性.结果 ①三组大鼠心肌组织CaN 活性显著高于同月龄组主动脉平滑肌CaN 活性(P < 0.05);②大鼠心肌组织CaN 活性随月龄增加而依次降低,三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5);③主动脉平滑肌CaN 活性也是随月龄增加而依次降低,三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①大鼠心肌CaN 活性比主动脉组织中高,显示CaN 分布有组织学差异,这与其生理分工不同有关.②大鼠心肌和主动脉组织中的CaN 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CaN 可以作为心血管老化的一个指标.

    作者:周立远;吴天清;张旭东;王家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特点及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对2010 年3 月至2011 年6 月我院收治的36 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采取GOS 进行评定.恢复良好:27 例,轻微残疾:4 例,严重残疾:3 例,植物人:4 例,2例因治疗无效死亡,回访时间0.5~4 年不等.结论 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多数需要马上进行手术抢救治疗,迅速、适当的制定抢救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屈乐艳;兰春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消化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08 年5 月至2009 年9 月期间收治的86 例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急诊救治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护理基础上再予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出院前后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观察组患者就诊前后的焦虑情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于消化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如果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作者:韩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IL-13与气道高反应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气道高反应性(AHR)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IL-13 是气道高反应性高度相关的细胞因子,主要由Th2 细胞产生,通过一种或多种可能途径引起气道杯状细胞增生,促进黏液的过度分泌,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下诱发AHR.以IL-13 本身及其相关信号通路调节因子为靶向的AHR 的治疗具有充分的研究价值.

    作者:辛琪;李浩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新生儿窒息是指出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是新生儿死亡与伤残的主要原因.目前,根据国内外统计,新生儿重度窒息合并脑病导致的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仍占到的20%~30%,因此,新生儿窒息正确和规范的复苏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预后.20世纪50年代,Apgar提出了新生儿窒息的分级方法,主要是根据患儿的皮肤颜色的改变、心率的变化、呼吸频率及肌收缩力量等判断方法,这五种方法总共评分为10分,每项2分,给予的分值越低,则表示患儿的窒息度越重;≤3分说明患儿是重度窒息状态;>3分而≤7分则说明患儿处于轻度窒息状态;>7分而≤10分则说明新生儿处于正常状态[1].

    作者:张真;曹利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德国美创AMAX-200 全自动血凝仪和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54 例肝硬化患者和38 例健康者.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中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血小板压积(PCT)则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在凝血四项中PT、APTT,TT 明显时间延长,FIB 明显减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的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其凝血机制的障碍,有助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预后和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诊疗意义.

    作者:黎雪英;邓丽花;曹龙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医院门诊药房二级仓库管理与维护的探讨

    目的 发现并解决目前医院门诊药房二级仓库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方法 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管理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来优化门诊药房仓库管理的操作流程,并发现问题根本所在,作出相应对策.结果 二级仓库作为药房的后方,其管理和维护尚存在问题,其具体操作还需规范化,部分方法可以进行优化,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结论 作为医院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药房二级库的管理维护应值得我们重视,目前药房二级库需建立以责任药剂师为主体,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具备完善的台账管理,拥有合理的药品储存模式,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入出库计划制定的管理模式,为门诊药房发药终端提供稳定的药品供应,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取药方式,为医院的顺畅运作保驾护航.

    作者:蔡玉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止痛泵固定方式的对比与体会

    剖宫产手术后采用硬膜外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其具有镇痛效果确切,患者能尽早下床活动,术后生理功能恢复快,减少住院时间等优点而倍受患者的欢迎与钟爱.我院开展硬膜外术后镇痛已经有12年的历史,由于价格低廉、优点突出,每年都有近2000例患者使用,但是由于孕妇剖宫产后保暖温度要求高,身上容易出汗,术后又要哺乳婴儿,活动比较频繁的原因,我们发现与止痛泵所连接的硬膜外导管脱落或拽断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我们经过仔细分析与观察后,改变了传统的固定方式,大大减少了此类现象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金国;刘莲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经面罩BiPAP治疗急性肺水肿的舒适护理

    目的 探讨经面罩BiPAP 治疗急性肺水肿的舒适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为进一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09 年2 月至2012 年1 月收治的32 例急性肺水肿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经面罩BiPAP 治疗,并实施舒适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在治疗和护理前后RR,HR,MAP,pH,PaO2,PaCO2 以及SaO2 指标的变化.结果 32 例急性肺水肿患者经面罩BiPAP 治疗和舒适护理后,其RR,HR,MAP,pH,PaO2,PaCO2 以及SaO2 较治疗和护理前有明显改善(P < 0.05).结论 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舒适化的护理有助于患者的症状改善和功能恢复,减少患者的不适,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积极治疗有重大意义.

    作者:霍艳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进展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及现状,运动训练、行为方式的改善、纠正危险因素等非药物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药物治疗有传统的利尿药、a1 受体阻滞剂等.新研究进展和突破的药物有ACEI 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抗哇巴因制剂.

    作者:王俊巧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球面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正12~20岁近视患者伴高度角膜散光视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球面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通过234 眼(142 人)符合条件的散光患者,根据散光度数分成-2.50DC~-4.00DC,> -4.00DC 两组,并对上述两组分别随即分成四个亚组A1,B1;A2,B 2.其中A 组戴硬性角膜接触镜B 组戴框架眼镜,并对验光视力与初戴镜视力对照分析.结果 戴镜前验光视力及戴镜后视力差值A1(0.20±0.14)、A2(0.47±0.08)、B1(-0.07±0.06)、B2(-0.13±0.10).结论 硬性角膜接触镜是矫正角膜散光很好的方法,此方法优于戴框架眼镜,大大提高视网膜成像的质量,防止弱视的产生.

    作者:张利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